詹红兵
(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云南·昆明 650208)
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当前教育界公认的主流学习模式。自主学习与素质教育相辅相成,与传统的被动学习、“填鸭式”教学、应试教育形成鲜明对比。作为学生,学习是首要任务,自然应该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终身学习已成为普遍共识,无论身处校园还是身处社会,无论年长还是年幼,同样需要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应用自主学习理论的分析框架,结合消防院校学员的实际状况,分析消防院校学员自主学习的情况,探索提高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我国学者庞维国指出,自主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又称自我调节的学习,一般是指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庞维国,薛庆国.中国古代的自主学习思想探析.心理科学,2001,(1).自主学习理论的分析框架包括元认知理论和自我心理结构因素。其中,元认知理论是自主学习理论的认知起点,也是自我心理结构因素的认知基础。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提出的,是指人类对认知的自我认知。*蒋艳杰,黄兆媛.试论元认知理论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教育探索,2009,(1).它是以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为对象、以对认知活动的调节和监控为外在表现的认知。对于学习活动而言,元认知就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在元认知的支配下,自我心理结构因素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规划、自我选择、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激励6个方面的因素。在此自我心理结构因素基础上,自主学习能力体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认知学生身份、自主确立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调控学习进程、自主评价学习效果、自主调整学习方向的能力。
经过问卷调查发现,消防院校学员学习能力现状呈现菱形结构,即中间大两头小结构。具体数据如下:在被调查的一个中队80名学员中,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学员为51人,占64%,有很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学员为14人,占17%,缺少自主学习能力的学员为15人,占19%。*该数据来源为抽样调查,其中被调查的一个中队80名学员中,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学员为51人,占64%,有很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学员为14人,占17%,缺少自主学习能力的学员为15人,占19%。中间部分是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学员,这一部分人数约占学员总数的2/3。两头部分中上一部分是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学员,下一部分是缺少自主学习能力的学员,这两部分约各占学员总数的1/6。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对自己的学员身份及学习目标有清楚的认识,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会自觉计划安排学习时间,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率做出合理的评价,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能够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有积极进取和开拓创新精神。这一部分学员往往思维活跃,学习成绩优异,是“优秀毕业生”、“优秀学员”的代表和骨干力量。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学员。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对自己的学员身份认识不清,对学习目标存在错误认识或偏差认识,把考试及格或拿到毕业证当成学习的终极目标,甚至有的学员认为考试及格与否不取决于自己的学习成绩,而取决于与任课教师的关系或自身的家庭背景及社会关系。在这些错误认知和偏差认知的误导下,这些学员不仅缺乏自主学习的正确认知,更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些学员毫无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往往表现为被动厌学、消极懈怠、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一问三不知,是教师重点关注的对象,也是“挂科”的对象和重点“保护”的对象。中间部分,也就是主流和大多数人,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不是很强。这大部分学员同样缺乏独立的和正确的自我认知。在这部分学员看来,来到学校目标就是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完成学业,顺利毕业,实现从消防战士到消防警官的转变。对于学习目标,只要完成学校的课程设置和任课教师的教学要求,最主要是考试及格就万事大吉。事实上,这时仍然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学习心态,同样缺乏自主学习的认知和能力。这也是消防院校学员普遍存在学习兴趣、学习氛围不浓,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所在。
总体来看,消防院校学员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现象有其深刻的根源。以下应用元认知理论和自我心理结构因素进行分析。
造成消防院校学员自我认知意识偏弱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消防部队特殊的军事性强化了消防院校学员的共同认知,弱化了自我认知。显然,进入消防院校,顺利毕业,实现从消防战士到消防警官的转变,是所有消防院校学员的普遍共识和共同目标。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80%的缺乏独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在受调查的71名学员中,57名学员把消防院校学员这一共同认知当作个人的自我认知,换句话说,57名学员除了消防院校学员这一共同认知外,完全缺乏个人的自我认知,只有14名学员认识到自己的性格特点,认识到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该数据也是抽样调查的结果,在受调查的一个中队71名学员中,57名学员的自我认知都是消防院校学员,只有14名学员有简单的正确的自我认知。我是谁?我是消防院校学员。这便是学员的普遍身份认知。相对于外部人员,这一共同身份认知是正确的。但在消防院校内部,强调的是整齐划一、标准统一,而不强调此学员与彼学员的差别,不强调学员因个体的差异而形成的千差万别的自我认知。二是消防部队特殊的职业性强化了学员的共同认知,弱化了自我认知。从消防部队来,到消防部队去,无须为找工作担忧,没有就业压力。这样明确具体的职业道路同样强化了消防院校学员的职业身份认知,弱化了在消防部队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的自我认知。消防院校学员这一共同的身份认知替代了学员个体的自我认知,这是认知上的偏差。实际上,个体的自我认知与整体的共同认知是同时存在的,是并行不悖的,是需要共同强化、相互促进的。与此类似,消防院校学员容易犯另外一个认知错误,那就是用消防院校的特殊性取代高等教育的普遍性,错误地或片面地认为消防院校的学习必然不同于地方高校,普遍的学习规律不适用于消防院校。事实上,消防院校的学员从共性上来说同样是学生,首要任务同样是学习,同样需要掌握普遍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同样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不同的只是学习内容的特殊性。
消防院校的学员有明确的学习动机,但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即所有学员学习的动机都是实现从消防战士到消防警官的身份转变,至于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学到什么程度这样的学习目标则非常不清晰。绝大多数学员的学习目标认知是“消防院校学员=考试及格=毕业=消防警官”。这种片面的错误的认知导致学员学习目标的扭曲,即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考试及格,而罔顾学习的根本目标是学习知识,是提高能力素质,错误地把考试这一检测手段当成学习的最终目标。这种肤浅的、错误的认知和学习目标在基础课程中表现更为突出。消防院校的课程体系与地方高校相似,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部分。学员普遍认为,专业课程更贴近学员的知识结构和消防业务实战,更实用,而基础课程枯燥乏味、艰难晦涩、了无生趣、考试难考、又不实用,甚至有的学员认为基础课程根本没有开设的必要。实际上,基础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也非常明了。所谓基础课程就是一切学问的基础,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是工程学的基础,语文、英语、写作等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政治工作、管理工作的基础。基础课程犹如万丈高楼的地基、金字塔的底座,地基不结实,底座不牢固,万丈高楼和金字塔何以矗立。
这主要是由于学员文化知识基础差、底子薄造成的。消防院校学员多数是高中学历,来部队之前学习成绩就不太理想,文化基础不扎实。来部队后,长时间在基层部队当兵,主要任务是执勤作战,没有时间和机会学习文化知识。进入消防院校以后,大专起点的教学要求让很多学员难以适应,原因在于学员的文化基础知识与院校教学脱节,甚至存在很大差距。这种现象在特招队学员身上更明显。消防院校学员的结构包括普招队和特招队两部分。一般而言,普招队学员的文化基础好于特招队,而特招队学员的消防业务素质强于普招队。特招队学员年纪偏大,思想成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都很强,但苦于基础太薄弱,实在跟不上,确实听不懂。事实上,普招队学员的基础知识也不乐观,绝大部分学员都存在跟不上、听不懂的情况。这一现实问题导致绝大多数学员心有余而力不足,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失去了自我调控学习进程的能力。
导致消防院校学员缺乏正确的自我激励意识的根源在于“人情世故”。如前所述,绝大多数学员被动学习的根源在于客观上的基础差、底子薄、跟不上、听不懂,而主观上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是迎难而上,而是旁门左道。消防院校学员在基层部队历练,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尤其熟谙社会的“人情世故”。在困难面前,想的不是自己的艰苦奋斗,而是用“关系”、拉“关系”,以私人关系、私人感情代替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最终用关系换取考试及格,换取毕业证书。这样的价值取向不仅误导了学员的学习目标,而且阻碍了学员自我激励意识的发展。每当遇到困难,遇到挫折,学员表现出强烈的依赖思想,依靠父母、依靠老师、依靠关系,一旦这些“可靠因素”靠不住了,学员便失去了自我,失去了面对困难的勇气,更失去了迎难而上、克服困难的能力。
(一)强化学员的自我认知意识
自我认知意识是自主学习能力的认知起点。如果学员对于我是谁,我为什么要学习,我要学习什么,我要学到什么这些自我认知的问题模糊不清,或者稀里糊涂,怎么能指望学员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必须在强化消防院校学员这一共同认知、共同身份的同时,重点强化学员的个体自我认知。要让学员树立牢固的自我认知意识。我是谁?我就是我自己,我独一无二,我不同于任何其他人。我是消防院校的学员,学习是我的首要任务,我要独立自主地开展我的学习,我对我自己的学习负责,没有谁能替代我学习。
(二)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强化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要提倡和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前提,也是经过检验的有效的学习规律。消防院校的学员也是学生,消防的军事性和职业性并不能取代学生的共性,因此消防院校学员也必须掌握自主学习这一普遍规律。此外,自主学习能力也是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1世纪,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终身学习已成为普遍共识,那么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是终身学习时代的一项基本技能。
(三)端正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犹如端正入党动机一样,到消防院校学习的动机也要端正。学习是为学知识,是为了培养素质,提高能力,而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和职业资格的获取。要打破“学习=考试”的错误认识,牢固树立学习是掌握更多知识、增强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途径。要明确考试只是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目的。要正确认识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相互关系,打破基础知识无用的错误认识,相反要扎实巩固基础知识,为今后的长远发展打牢根基。
(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主动调控自己的学习
学员的基础知识、基本功底及学习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才需要到消防院校深造。要打破“基础差导致跟不上,跟不上导致基础差”这样的恶性循环。基础差的学员要敢于正视现实,要迎难而上,要笨鸟先飞,别人付出一倍努力,自己就要付出两倍三倍甚至十倍的努力争取赶上。要重视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不能总是依靠死记硬背,这样只会成为存储器,只会成为考试的机器,只会越学越不会。
(五)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学会自我激励
学习是为自己学。自己是否真的学会了,是否真的学到东西了,学员自己要有清楚的认识,要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基本的求学态度。同时要建立良好的自我激励机制。如果自己学习很刻苦,确实比别的同学学得快学得多,不要沾沾自喜,但可以充分肯定自己,鼓励自己再接再厉,更上层楼。如果自己落后了,或者基础差了,或者遇到困难了,也不要气馁,更不要心灰意冷、消极怠惰,而要正确认识困难,自己不要否定自己,而要鼓励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寻求帮助,最终克服困难,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