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与失

2014-03-11 01:47徐文芳
预防职务犯罪专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子罕流汗行贿人

文/徐文芳

得与失

文/徐文芳

得到不流汗的钱财,失去流血也换不回的当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左传·襄公十五年》)后来,人们就用“不贪为宝”这句成语来形容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

趋利避害的人性背后,得与失是每个人时刻面临的拷问。贪腐之人,视不义之财或非法利益为宝,权力使其得到了利益最大化。短期看,贪腐之人用较少的付出,得到了别人需要奋斗许久才能得到或难以企及的利益。衣食住行、吃喝玩乐都走在了原本不相上下之人的前面。甚至会像兔子一样回望一下缓慢爬行的乌龟,暗自窃喜。但是,在这个人生的赛场上,试图靠兴奋剂获胜的运动员注定是要出丑并被逐出赛场,最后的赢家是那些真正努力和拼搏过的人。因此,这种得到恰恰是一种失去。一旦有了贪欲的邪念,内心的不安就接踵而至,反复的思量、预谋、掩饰、惶恐就会吞噬安全感。所谓“廉洁奉公,家事国事皆为心头事;贪污受贿,风声雨声都是警笛声”。廉则年如一日,好过;贪则日似一年,难熬。没有安全感,何来幸福感!

花别人送来的钱财,不觉得心疼,只顾花得潇洒,花得忘乎所以。但只要接受一次,哪怕是偶尔疏忽,也成了“湿手抓面,想甩也甩不净”。送钱者,是经过成本、利益计算的,经过权衡,是有利可图的:行贿人是给权力送钱,而不是因为跟你关系好。他要通过失去一小部分利益,获得更大利益,让你获得一时的痛快,利用一部分特权给他开绿灯。行贿人能计算利益得失,你能同时计算自己的成本代价吗?

清廉如同健康,失去之后才觉可贵。一旦东窗事发,身陷囹圄,失去的是宝贵的自由,伤害的是整个家和亲情。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金钱成为人们心灵的主宰,悲剧也就上演:得到了浊富,失去了清廉;得到不流汗的钱财,失去流血也换不回的当初;得到一厢情愿的宝,失去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健康、快乐、幸福、尊严、亲情、家庭、前途,甚至生命!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意谓富裕和显贵,是人们所期望得到的,但不用正当方法得到,那是君子不能接受的。

“镜不蒙尘可照人,人无贪贿可正气。”以廉为宝,才是衡量得失的最佳尺度。

栏目编辑:冯晓淑 fxs0914@163.com

猜你喜欢
子罕流汗行贿人
子罕不受玉
子罕不受玉
行贿人末路
行贿人末路
走进科学
老牛不流汗
夏天为什么会流汗
子罕弗受玉
论审讯中如何把握行贿人心理
子罕却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