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仁顺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严重并发症,常见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发病凶险,出血量大,易导致失血性休克,病死率高,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1]。奥曲肽能有效减少内脏血流,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盱眙县第二人民医院采取微量泵和皮下注射两种方式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并比较两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盱眙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64例,其中男42例,女22例,年龄32~69岁。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5.8±2.6)岁;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6.3±1.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断标准[1]:(1)入院前24 h内有呕血或持续黑便,出血量约>50 mL者;(2)经腹部CT、彩色多普勒等检查确诊为肝硬化,行胃镜检查确诊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3)有乙型肝炎肝硬化病史。
1.3 排除标准 (1)排除消化性溃疡肿瘤及急性胃黏膜病变等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者;(2)排除严重高血压、合并心脑疾病者;(3)排除已发生肝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者;(4)排除妊娠和哺乳期妇女;(5)排除对奥曲肽过敏者。
1.4 方法 两组均给予禁食、纠正休克、预防肝昏迷和继发感染、止血抑酸、补充血容量、保肝、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
1.4.1 治疗组32例患者给予微量泵方式注射奥曲肽,将0.1 mg奥曲肽加入2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缓慢静脉注射,然后将0.3 mg奥曲肽溶于50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微量注射泵,以2~25μg/h的速度进行静脉滴注,持续泵注48~72 h。
1.4.2 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皮下注射方式注射奥曲肽。将0.1mg奥曲肽加入2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每6~8 h皮下注射1次。
两组均用药到出血停止后24 h,观察患者呕血量及次数、大便颜色、潜血、心率、脉搏、血压等, 注意是否有不良反应。
1.5 疗效判定指标
1.5.1 止血情况 当患者符合以下2项即为出血停止:(1)呕血停止,胃管冲洗液清亮;(2)大便由黑色渐转为黄色,潜血阴性;(3)胃镜证实出血停止,溃疡面无新鲜出血征象;(4)患者一般情况改善,生命体征平稳,血压心率恢复正常。
1.5.2 疗效判定[2]显效:患者无呕血、黑便,胃液清亮,血压、脉搏平稳;有效:黑便次数减少,颜色变暗,胃液颜色变淡红;无效:仍呕血,黑便频繁,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尿素氮持续升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止血情况比较 由表1可知对照组24 h内止血7例(21.87%),72 h内共止血26例(81.25%);治疗组24 h内止血14例(43.75%),72 h内共止血31例(96.97%)。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为(30.1±5.2)h,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为(26.4±5.7),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24 h内止血率和72 h内止血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止血时间短(P<0.05),治疗组的止血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止血情况比较[n(%)]
2.2 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78.13%,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90.62。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临床疗效比较[n(%)]
乙肝肝炎肝硬化是由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成的[3]。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和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性发展为肝硬化[4]。肝硬化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水、癌变等并发症。在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严重并发症之一[5]。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常见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发病急,出血量大,病死率高,再出血发生率高。常因血流动力学改变,血容量减少,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脉压缩小,体内各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引起失血性休克。严重者诱发肝性脑病,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6]。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传统治疗方法是使用垂体后叶素。垂体后叶素通过对内脏血管的收缩作用,减少门脉血流量,降低门脉压发挥止血作用[7],虽能有效控制出血,但并不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且因为垂体后叶素是全身的血管收缩药物,易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不良反应大。
奥曲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8肽环状化合物, 通过减少心脏输出量、扩张血管而控制出血[8],作用强而持久,不良反应少,对全身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奥曲肽还可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及刺激黏液分泌,保护胃黏膜及其上皮细胞,增加对食管下段静脉丛的收缩作用,促血小板聚集和血块收缩,有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在本文所采取的两种治疗方案:静脉注射、以及皮下注射方式当中,通过组间对比的方式发现:应用静脉注射的治疗组患者24 h内止血率为43.75%(14/32),72 h内止血率为96.87%(31/32),均高于对照组,且平均止血时间为(26.4±5.7)h,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为90.62%(29/3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上数据说明:以缓慢速度控制静脉注射,配合微量注射泵泵入的方式,能够使奥曲肽迅速作用于患病区域,见效速度快,且持续时间长,因而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对出血症状的有效控制。
临床研究表明微量泵给药方式治疗效果更好,使用安全方便,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3-255.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肝纤维化学组肝纤维化诊断及疗效评估共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10(5):327-328.
[3]林万宝,陈海燕.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09,15(24):147.
[4]杜振华,张磊,刘树业,等.血清代谢轮廓分析在评估乙肝肝硬化病程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2011,39(8):1279-1283.
[5]王学兵.探讨奥曲肽治疗乙肝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5):25-26.
[6]孙良秀.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4):252-253.
[7]杜伟,李利安,曾艳丽,等.奥曲肽联合内镜密集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疗效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3,21(7):74.
[8]徐加夫.奥曲肽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6,46(1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