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克仁
青海省民和县甘沟乡兽医站,青海民和 810805
种草养羊的益处及发展建议
柏克仁
青海省民和县甘沟乡兽医站,青海民和 810805
针对农(牧)区长期存在优质牧草不足的矛盾,加上封山育林、禁牧等生态保护制度的实施,虽然对农作物秸秆进行了调制加工利用,青绿饲草仍供不应求,养羊业何去何从愈来愈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种草养羊是种植业结构调整与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有机结合,是发展养羊生产、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实行种草养羊、引草入田、草田轮作和退耕还草,建设优质高产人工草场,大力发展现代养羊业,是提高养羊业产品产量和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提高广大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1.1 种草养羊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趋势
70~80年代,广大牧区为防草原沙化与退化、减轻草场压力、使草畜平衡,采取了人工草播、轮牧、休牧及禁止在草原采金、挖沙、挖药等措施,尽力保护草原植被。近几年为保护生态环境,在实行禁牧、轮牧、休牧制度的同时,设立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在农区开展退耕还林(草)建设工程,建羊舍,倡导舍饲圈养。因此,种草养羊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现时代的必然趋势。
1.2 种草养羊是发展节粮型草食动物的物质基础
古人早就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战术,给今人点明粮草极端重要的哲理。羊属草食动物,饲草是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一般羊日粮中干物质采食量占其体重的3%~5%,其中2%~3%为粗饲料(干草和秸秆)。积极开发草业生产,在利用天然青草的同时,用耕地种植优质饲草来补充羊的日粮,不但能解决羊的日粮问题,为养羊提供基础条件,而且优质饲草粗蛋白质含量较高(12%~25%)、粗纤维素低、适口性好、易于消化,可以为羊提供较为丰富的营养。
1.3 种草养羊可解决冬春饲草缺乏的问题
我国大部分地区夏秋青草丰盛,而冬春缺乏。通过种草可以解决养羊过程中存在的“夏壮、秋肥、冬瘦、春乏(死)”和“丰年大发展,平年保本,灾年大量死亡”的问题;同时能实现随时补充草料,做到全年供青,以青代精,节省精料,有利于羊群四季营养均衡。
1.4 种草养羊可推动农畜联动、草畜结合
种草不仅可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水和光热条件,而且能给羊提供大量优质饲草。种植的豆科类牧草通过生物固氮作用,可增加土壤有机质,进而可改善土壤结构。羊粪尿中氮、磷、钾的含量较高,1只羊年排净粪量750~1 000 kg,总含氮量8~9 kg(相当于硫酸铵35~40 kg),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施用羊粪肥,可明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既肥肥,又肥田,凸显“草多—畜多—肥多—粮多”的良性循环及农牧优势互补的特点。在牧区,还把羊粪当燃料,用作生活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2013年利用耕地种植多年生、一年生优质牧草7万hm2(产鲜草55万t)、玉米包裹(订单收购)18万hm2,加工饲草量达40万t,羊饲养量44.13万只,羊出栏量24.84万只,收入496.8万元;把收购的饲草经过青贮、粉碎加工等,除内部消化外,还配送到本省青南牧区和甘肃等邻近省份8.5万t,在农畜联动、草畜结合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强化了畜牧强县战略。
1.5 种草养羊可获取农牧双赢
传统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单产量相对较
低。而以引草入田的轮作方式,经过倒茬,可增强土地后劲;同时利用农区闲散地二茬饲草复种,加大了绿色植被覆盖面积,相对提高了单产量。以前养殖业方面出现“猪发展、羊滞后,轻羊重猪”的现象,精料损耗大,致使畜种内部结构不合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皮、毛等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节粮型草食畜(羊)数量日益增加,导致优良饲草的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因此,推广耕地种草养畜,既能为耕地输入能源能量,又能解决舍饲圈养家畜的饲草问题,获取农牧双赢。
1.6 种草养羊可增加农民收入
国内外经验表明,开发利用农闲田地资源推广种草技术,生产成本低、见效快,显然种草养羊是富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如,2013年甘肃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镇年过6旬的马老汉承包邻居耕地,种植10 005 m2的草中之王“紫花苜蓿”,产青草69 000 kg,饲养120只能繁母羊,年育肥出栏250只,收入5万元,比单种小麦每667 m2收入高500元,这个镇子里像马老汉一样的种草养羊户还有几十家。种草养羊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而且还增加了养殖场(户)的青饲草贮备量,增加了农民收入,已成为积石镇畜牧业发展的亮点。
种草养羊是现代生态养羊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现实状况下正确的出路,是发展优质、高效、高产畜牧业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发展种草养羊,需做到以下几点。
1)畜牧部门需进行一条龙式的服务,负责调运优质饲草种子、提供技术指导,并与种草户(场)制定制度,播种季节不定期监督检查,逐户落实播种面积,做好末尾验收工作。
2)调整种植业结构,利用转让、土地承包等不同形式动员养殖户种草;同时利用政府运转补偿机制发展退耕种草;发展草粮间作、果草套作,建设人工草场,以便扩大优质牧草的种植面积,实现草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草业开发方式的根本改变和实施草业的可持续发展,千方百计给种草养羊户(场)打基础、助活力,达到增收致富。
3)对种植户进行实用性技术培训,提升整体素质;抓好饲草栽培、收获、加工3个关键环节,提高单位面积的草产量及贮备量;争取项目资金,逐年在每个乡(镇)积极扶持家庭小牧场40~50户,与其签订责任合同(即在加强品种改良的基础上,户均修一处标准化棚圈,建60~100 m3的青贮池1座,种2 000 m2的饲草,以舍饲圈养的方式养20只基础母羊,年育肥出栏商品肉羊50只,达到收入1万元的目标),更进一步发展种草养羊,使羊有棚圈、地有饲草。
4)通过各种渠道,广辟种草养羊之路,使农牧协调发展、优势互补。广泛动员全社会,创造合理的保护屏障,形成恢复草原草山植被和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的良好氛围。要求养羊户(场)饲喂无污染的饲草(料),养生态羊,生产出高质量、风味美的绿色产品,进一步打造知名品牌,加大羊肉出口量,力争使中国生态羊肉经得住国际肉食品市场竞争中的重重考验。
[1] 王玉琴.种草养羊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2014-01-14
柏克仁,1959年生,大专,兽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