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逢非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 儿童呼吸内科,江苏无锡214023)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合并腹泻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许逢非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 儿童呼吸内科,江苏无锡214023)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多见于1-6个月的婴儿。为了解毛细支气管炎出现腹泻的原因,探讨相关的护理对策,我们对本病房收治的14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我科2012年1~12月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48例,其中男102例,女46例,年龄2.0~22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符合《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本组患儿用药前合并腹泻17例(11.4%),用药后合并腹泻85例(57.4%)。均符合卫生部关于腹泻病的诊断标准。收集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患儿的流行病学及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胎龄、个人史、家族史、喂养方式、被动吸烟史,以及一般临床特点,记录主要治疗、主要实验室指标。
2.1 特异性。本组有特异性个人史/家族史的患儿合并腹泻比无特异性者多11.5倍。特异性疾病是指Ⅰ型免疫反应引起的各种皮肤和呼吸道疾病,包括特异性皮炎、变应性鼻炎和变应性哮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特异性疾病还包括一类临床常见却被忽略的疾病——过敏性腹泻病,牛奶、鸡蛋是最常见的变应原,患儿接触变应原后,轻者可引起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重者可导致其他系统的过敏症状。婴幼儿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既直接侵犯呼吸道,引起气道炎症,同时也诱发胃肠道过敏,从而产生腹泻等症状。
2.2 非母乳喂养。在本组患儿中发现,母乳是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患儿的保护因素,其中含有大量具有活性的免疫因子,如SIgA、活性溶菌酶和乳铁蛋白等,能增强患儿的抗病能力。此外牛羊乳蛋白为异种蛋白,可侵犯婴幼儿未发育成熟的肠粘膜而引起过敏。非母乳喂养的儿童易合并腹泻,还与家长不注意奶制品与奶具的消毒有关。
2.3 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的使用使肠道菌群失调、紊乱,是本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继发腹泻发生率最高的因素。由于抗生素的大量及不适当的使用,降低了肠道的正常防御功能,扰乱了肠道的生态平衡而导致腹泻。同时抗生素还可以直接刺激肠道或刺激植物神经引起肠蠕动增快,并可使葡萄糖吸收减少,双糖酶活性减低而引起腹泻,导致继发性乳糖不耐受。腹泻的病原学检测,用药前后合并轮状病毒、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的差异,以用药后发生率高,同时毛细支气管炎在感染后应用抗生素使肠道菌群紊乱而导致腹泻。
2.4 糖皮质激素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通过免疫介质引起毛细支气管上皮的坏死、脱落,粘液栓塞等病理改变。因此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许多学者主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的全身应用势必影响患儿各系统的免疫功能,可产生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粘膜的感染症状。本组患儿发现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儿比未用激素者更易发生腹泻。
3.1 落实优质护理服务。以患儿为中心,通过分析确定每位患儿在治疗、恢复过程中腹泻的易感因素及影响因素,采取各种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保证患儿的安全与舒适。
3.2 重视健康宣教。通过各种方式向患儿家属宣传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原则,有利于家属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医疗护理工作。宣传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对有特异性病史的患儿,帮助其寻找可能的过敏原,对已明确过敏原的患儿要指导家属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同时注意教育家属注意患儿奶具、食具的消毒和陪护人员自身的清洁卫生,避免病从口入。
3.3 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的适应症,遵医嘱合理使用,避免滥用。
3.4 加强呼吸道护理,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正确进行雾化吸入、体位引流以及恰当的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环节。虽鉴于其免疫发病机理,RSV毛细支气管炎是糖皮质激素的适应症,但对于轻症患儿,静脉用糖皮质激素不但无助于疾病恢复,还会增加其他系统感染的机会。因此临床应严格控制糖皮质激素的全身应用,对轻症患儿可采用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同样能达到抗炎的目的。
3.5 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有报道:污染的氧气湿化瓶、氧气管道、雾化器、床头柜、公用洗涤池是儿科病房交叉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重视这些物品的消毒工作,同时要增强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勤洗手、勤换工作服,对血压计、听诊器、雾化吸入器等医疗器械也要做到定期消毒。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文昭明,编著,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诊治[M].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317-332.
[3]周雪艳,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机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4,16(6):772-773.
[4]张伟,李锦燕,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的危险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0):920-921.
[5]黄瑞凤,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8):593-595.
2014-05-05
R473.56
B
1002-2376(2014)09-0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