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霞
摘 要: 本文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建构主义教学观,探讨了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英美文学教学模式,还进行了教学实验和失效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英美文学教学模式能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关键词: 建构主义 网络 英美文学 教学模式
一、引言
如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各种教学元素和资源被横向整合,且相对成熟。我们应该考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下一步方向和方式。横向整合趋于完善,我们该走向纵向深入。学习者一旦通过语言的学习开阔了视野、培养了思维,就不再满足于枯燥的词汇、语法和篇章的学习。大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的期待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单词的用法和进行日常口语训练。正如人文主义的伟大倡导者纽曼所说:“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人的理智,大学的真正使命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并随之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1]针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日益重视学生文化素养和英语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二、理论依据
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2]根据这个思想,我们可以看出大学英语课程和英美文学课结合的必要性。
建构主义教学观是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是对传统教学观或者客观主义教学观的批判和发展,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由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进行协作、讨论、交流及相互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3]在整个建构过程中,建构主体是学生,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而教师的角色只是建构的促进者,通过教学任务为学生搭建知识构建的平台与氛围,指导和监控学生知识建构的程度和方向,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达到良好的知识建构效果。学分制改革下大学英语课程时间为每学期24个学时,这对老师和学生课外进行网络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研究旨在通过网络交流平台,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知识融入的必要性
杨叔子先生指出,高等教育存在“五重五轻”,即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4]我国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更多地强调英语语言的工具性、基础性和实用性,过于注重语言技能方面的训练。在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界定上只是以四、六级考试的成绩为依据。这种教学使得许多学生陷入“高分低能”的局面。从对一些理工科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人文科学类等选修课持轻视态度。将文学素材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世界文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思想道德。加强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还有利于培养高层次、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
2007年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致力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5]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坚持大学英语与英美文学的有效结合不仅是顺应改革潮流的需要,还是积极响应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核心表现,是大学英语研究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四、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英美文学教学模式
选择我校2012级理工科两个成绩相当的平行班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一个班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为对照组。在保证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实验组进行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对对照组采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对实验组进行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英语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如下。
1.建立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英美文学作品资源库。
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学英语课时本来就少,大量时间还用来操练学生的语言技能,现有的图书参考资料相对匮乏。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效激发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文学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呢?利用网络将英美文学知识与正在学习的教材内容结合在一起,设立英美文学网络课程以提供多姿多彩的资源库无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首先搜集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及相关的音频、视频、图片讲解等资料,然后在自主学习中心进行分类汇总。应以篇幅相对简短、文字易懂、具有现代气息的作品为宜,特别是与课文相关的作品应作为重点推荐。
2.形成一套课堂授课、课外网上学习、师生交互的教学模式。
(1)教师在课堂上花较少时间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学作品。重点讲解作品传达的文化内涵和思想。
(2)学生课后到自主学习中心在文学作品资源库中学习相关作品。视频的观赏可以使学生对作品更感兴趣,更直观,学习起来更容易。
(3)老师利用文学论坛、聊天室、电子邮件、微博等交流工具增强与学生的交互性。文学论坛和聊天室以班级为单位,全班同学加入,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4)老师要求学生写读后感,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一部分。优秀的读后感可以发布到网上供大家学习。
3.对该教学模式进行实效研究。
一个学期后,对两组分别进行结合测评,对测评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然后将横向和纵向比较的数据进行SPSS统计分析,检验该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方面和人文素质方面的差异。数据结果显示,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和学习的自觉性都有大幅度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增强,从期末考试的成绩来看,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五、结语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均已设置了英美文学课程,并且作为一门必修课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美文学课一般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本研究能对大学英语改革起到推动作用。将英美文学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并利用网络拓展学习,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大学英语教学具有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
参考文献:
[1]约翰·亨利.何曙荣译.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刘丹,杨力明,严宇.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下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22.
[4]杨叔子.求学的方法[A].学术报告厅[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