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日光温室番茄高效栽培技术

2014-03-09 10:05:47
中国蔬菜 2014年8期
关键词:水溶番茄植株

(1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2寿光市农业局,山东寿光 262700 )

蒋卫杰博士:聚焦生产一线(二)

寿光日光温室番茄高效栽培技术

刘春香2杨维田2赵志伟2蒋卫杰1*余宏军1

(1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2寿光市农业局,山东寿光 262700 )

寿光以设施蔬菜的种植面积大、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好而闻名全国。番茄是寿光最主要的设施蔬菜之一,每667 m2年产量可达1.8万~2.0万kg。本文详细介绍了寿光日光温室番茄生产的主要种植经验,这些经验来自生产一线的农民和技术推广人员,可操作性强。

寿光市日光温室种植番茄已经有20 a(年)的历史,种植面积约为10 000 hm2(15万亩)。番茄主要种植茬口为秋冬茬和早春茬。秋冬茬番茄7月中下旬定植至元旦前后拉秧,每667 m2产量8 000~9 000 kg;早春茬则是从元旦至2月定植,6月拉秧,每667 m2产量10 000~11 000 kg。番茄生产每667 m2年效益达到4万~8万元,为农户的增产增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经过菜农及技术人员多年来的种植实践,已经形成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可操作的日光温室番茄种植技术,现将主要技术经验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番茄种植品种包括大红果番茄、粉果番茄以及樱桃番茄等。大红果品种一般选择齐达利,粉果品种有:博粉1号、改良博粉6号、欧盾、欧曼、圣粉3、凯泽168等,樱桃番茄品种有:改良千禧、春桃、富红宝、112等。秋延迟番茄必须选择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的品种,因秋延迟栽培的时间以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为主,且虫害如粉虱发生较重,利于TYLCV的侵染及发生为害。

2 茬口安排

日光温室秋冬茬栽培番茄,一般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定植,9~10月陆续进入果实膨大期和采摘期。因此,播种时间一般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中下旬,苗期为1个月。目前,农户一般从育苗企业签订供苗合同,秋延迟栽培番茄已全部采用工厂化育苗。

早春栽培的番茄约在元旦至2月定植,定植后2个月开始收获,一直到植株拉秧。

3 嫁接栽培

近年来,番茄根腐病、茎基腐病及细菌性髓部坏死病发病较重,宜选用抗病的番茄品种或用野生茄子作砧木,嫁接后番茄植株长势好,抗病性增强,且对番茄果实的品质和商品性没有不良影响。

番茄嫁接可采取劈接或斜贴接的方式。劈接法:当砧木6~7片真叶,接穗5~6片真叶时嫁接。选茎粗细相近的砧木和接穗配对,在砧木2片真叶上部,用刀片横切去掉上部,再于茎横切面中间纵切深0.5~1.0 cm的切口;接穗留2~3片真叶,横切去掉下端,再小心削成楔形,斜面长度与砧木切口相当,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对齐后用固定夹夹牢,放到苗床地上。

斜贴接:将砧木在第2和第3片真叶间用刀片向下斜切一下,切口为约30°、长0.6~0.8 cm的斜面。接穗在第2和第3片真叶之间用刀片向上斜切成30°的斜面,斜面长0.6~0.8 cm,与砧木接口大小接近。将接穗切口与砧木的切口对准形成层,贴合在一起。并用方口嫁接夹夹住嫁接部位,然后将嫁接苗放入已经准备好的小拱棚内,再喷施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可预防病害(图1)。

图1 番茄斜贴嫁接苗

用野生茄子作砧木嫁接亲和性略差,番茄嫁接苗生长势较弱,苗期的肥水供应可适当增加,苗期每667 m2可冲施水溶肥(N-P-K为20-20-20,下同)2~3 kg,坐果前再增施1次水溶肥,每667 m2用5 kg左右。

4 土壤处理

在每年番茄定植前的休棚期(6月至7月初),为减少土壤中的病菌和虫源,可对土壤进行处理,为下一茬番茄的种植提供有利的生长条件。

4.1 深翻土地 一般土壤深翻20 cm,种植3~5 a(年)的土壤可深翻至40 cm。此方法可改变土壤状况,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透水透气性,利于番茄根系的生长。

4.2 调节土壤酸碱性 由于连年种植,施用化学肥料过多及不当,常导致很多地块在湿度大时,表层易生成青苔,土壤表面呈绿色;而在较干燥时,则土壤表面呈红锈色。土壤板结、酸化严重的地块更易出现上述情况,一般每667 m2可用生石灰50~75 kg,或土壤调理剂(硅-钙-钾为20-20-6)50~60 kg调节土壤酸碱度。

4.3 土壤熏蒸 在休棚期每667 m2用35%威百亩水剂40~60 kg,或用氰氨化钙40~80 kg进行土壤熏蒸,可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注意熏蒸完毕后要翻耕土壤,晾晒5~7 d(天)以释放有害气体。 由于在熏蒸过程中有益菌也被杀灭,因此要注意向土壤中添加EM、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菌肥料。

5 底肥施用

施用的有机肥,如鸡粪、鸭粪、猪粪、牛粪、羊粪、豆饼等要提前进行腐熟,避免因有机肥未完全腐熟而造成烧苗、气害或虫害为害。每667 m2有机肥的施用量为2 500~3 000 kg,也可选择施用其他有机肥或商品有机肥,成本与施用普通鸡粪成本相当即可;如硫酸钾型复合肥(N-P-K为15-15-15)施用量为50~70 kg,也可选择磷酸二铵30~40 kg、硫酸钾20 kg;硝酸钙或硝酸铵钙施用量为25~35 kg;微量元素施用量为硫酸亚铁和硫酸锌各2.5~3.0 kg,硼砂、硫酸钼各1.0~1.5 kg。

秋冬茬番茄以起垄栽培为宜,也可平畦栽培,后培土,可避免因浇水量过大而导致植株发生根部及茎基部病害。每667 m2定植1 800~2 200株;单干整枝的株距为35~40 cm、双干整枝为40~45 cm,行距75~80 cm。

6 穴盘苗处理

为利于番茄幼苗定植后缓苗快、根系发达、植株健壮,定植前进行穴盘苗处理,可用72.2%霜霉威水剂600~800倍液或62.5%咯菌腈·精甲霜灵1 500倍液,加入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500~5 000倍液等浸泡穴盘5~10 s(秒)。此方法可提高植株抵抗能力,利于缓苗及根系的生长,同时可有效防治苗期虫害。

7 地膜覆盖

定植后7~10 d(天)进行地膜覆盖,白色地膜或黑色地膜均可。秋延迟栽培番茄时,易出现杂草为害,如黄花酢浆草等,可覆盖黑色地膜,能有效防除草害。早春季节地温低,可覆盖白色地膜或黑白相间地膜,利于增加透光性,提高地温。

8 植株调整

8.1 控制苗期植株长势 秋冬茬番茄定植后在高温下生长迅速,易出现营养生长过盛而生殖生长不足的情况。若植株营养生长过盛,例如大果番茄节间距离超过10 cm、叶片过大,在植株长到25~35 cm时,可先将植株下部茎秆折向地面,此方法可抑制植株生长过快,避免出现节间距过长的情况,有蹲苗的效果;期间可喷洒磷酸二氢钾300~1 000倍液,促进花芽分化,同时可抑制植株生长过快;在植株生长过旺时,也可选择250 g·L-1甲哌嗡(助壮素)水剂1 000~1 500倍液于晴天下午喷洒,可有效控制植株旺长,促进花芽分化。注意在喷洒生长调节剂时,不宜与其他杀虫剂或杀菌剂混合施用。

8.2 留果 秋延迟番茄生长期4~5个月,无限生长型植株需要摘心。秋季栽培一般留5~6穗果,每穗留果3~5个,平均每穗留4个果实。留果过多会影响番茄的单果质量及果实商品性;温度过高时第1穗果可不保留,同时每序花的第1朵花若与其他花开花时间相差太大,超过5 d(天)以上,会影响到整穗果实的正常生长,为保证果实营养的一致性,可不保留第1朵花坐的果。

春季栽培的大果番茄通常要较秋季栽培的多留1~2穗果,一般留6~8穗果,樱桃番茄则要多留3~5穗果。

9 熊蜂授粉

秋延迟栽培的番茄,因生长期内温度较高,易出现花芽分化较差的现象,而采用熊蜂授粉,可促进番茄花期能够授粉完全,且增加单果质量,提高果实风味品质。番茄盛花期用熊蜂1箱,每667 m2放蜂80~100头进行授粉。保持适宜授粉的温度为15~25 ℃,夜间最低温度在8 ℃以上,棚室内的相对湿度控制在50%~90%之间。放置熊蜂后,尽可能不要喷施杀虫剂,必须使用杀菌剂时可先将熊蜂搬离温室,喷药24 h(小时)后再搬进温室内,且不宜选择残留期长的药剂。

10 肥水管理

番茄栽培浇水以膜下暗灌为主,肥水管理应遵循“看天看地看苗”的浇水原则。“看天”是指阴雨天气及之前一天不宜浇水,否则会造成保护地内湿度过大。“看地”则是要根据土壤状况来浇水,即用手攥土壤能成团,则先不用浇水。“看苗”是指根据植株的长势来确定是否浇水或施肥,番茄植株生长过快时,如大红果番茄和粉果番茄节间距在10 cm以上,叶片颜色较浅,叶片过大过薄,则应减少氮元素的补充,每667 m2适当冲施水溶肥(N-P-K为10-34-18)3~5 kg;植株生长过慢时,大红果番茄和粉果番茄的节间距小于5 cm,叶色浓绿,生长点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则要增加氮元素的补充,每667 m2冲施水溶肥(N-P-K为30-10-10)4~6 kg。果实膨大期着色不良,建议多补充钾元素,包括冲施和叶面补充两种形式,每667 m2可冲施水溶肥(N-P-K为13-9-39)5~10 kg,也可叶面喷洒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如果植株茎秆在中上部变扁,甚至有孔隙出现,说明植株生长过快或氮过剩或硼钙不足,则需要少施氮元素,多补充硼钙元素,以叶面喷施为主, 可用9.5%瑞培钙1 500倍液与21%瑞培硼2 000倍液交替使用,也可每隔2水每667 m2冲施硝酸钙或硝酸铵钙10~15 kg。

10.1 苗期肥水管理 秋季定植后要浇缓苗水,此期间温度较高,可适当浇大水,3~5 d(天)后浇第2水,此时每667 m2可冲施大量元素水溶肥1.0~1.5 kg;若植株生长过快,可冲施高钾含量的水溶肥(N-P-K为13-9-39),植株生长弱、缓苗慢的可冲施高氮水溶肥(N-P-K为30-10-10)1.5 kg。

早春茬番茄定植后,地温低,根系生长差,植株生长弱,每667 m2可冲施水溶肥(N-P-K为20-20-20)2~3 kg,15~20 d(天)施1次。

10.2 坐果期肥水管理 番茄坐果后,每667 m2可冲施水溶肥(N-P-K为20-20-20)约5 kg,可与高钾水溶肥料(N-P-K为20-10-30) 5 kg交替使用,也可选择硫酸钾型高钾复合肥料(N-P-K为15-10-20)10~15 kg进行冲施。根据气温与天气状况,秋延后种植的番茄7~10 d(天)或10~15 d(天)浇1次水,以后逐渐延长为15~20 d (天)浇1次水,每次浇水均可添加肥料,若冲施水溶肥,每667 m2冲施2~5 kg,含量(N-P-K为20-20-20或N-P-K为20-10-30)视长势而定;若冲施复合肥(N-P-K为17-7-17或15-10-20),用量为5~20 kg。可随植株逐渐长大而逐渐增加用量;温度低时减少复合肥料的用量,可添加腐植酸类、海藻肥、甲壳素类或氨基酸类肥料10~20 kg。早春茬种植的番茄坐果后,室外温度低于0 ℃时,每667 m2可冲施高钾水溶肥料(N-P-K为20-10-30)5 kg,20~25 d(天)冲施1次;气温在0~15 ℃时,15~20 d(天)冲施1次;气温在15 ℃以上时,可10~15 d(天)冲施1次,以后随温度升高而适当减少浇水的间隔。具体的浇水间隔天数及次数视天气和植株长势略有差异,每次浇水均可冲施肥料,每667 m2可加入明月海藻酸类肥料10~15 kg,地温在15~20 ℃时复合肥料(N-P-K为15-10-20)的用量可增加为10~20 kg。

坐果后,若果实膨大速度慢,则每667 m2可冲施高钾水溶肥(N-P-K为13-9-39)7~10 kg,或硫酸钾型复合肥或硝酸钾肥料(N-P-K为15-10-20)10~15 kg。冬春季节15~20 d (天)冲施1次,春末或秋季7~10 d(天)冲施1次。

另外,若因植株生殖生长过旺,即植株坐果过多或果实生长速度太快,而营养生长受阻,导致植株节间小于5 cm时,则每667 m2需要补充高氮肥料(N-P-K为30-10-10)7~10 kg。

10.3 促根技术 番茄生长过程中,常因缓苗差,或土壤环境不适合根系生长,或不当的浇水、施肥习惯等,易出现根系不发达的情况,需要注意养护根系。常用的方法有蘸根、灌根或冲施养根的肥料。蘸根可选择3%壳聚糖(甲壳丰)1 000倍液;灌根可选择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入生根壮苗剂1 000倍液;冲施养根的肥料则每667 m2可选择味丹浓缩糖蜜生物发酵液20 kg,或明月海藻酸类肥料10~15 kg,或阿波罗963甲壳素肥料20 kg,或腐植酸类肥料15~20 kg,可促进根系的正常生长,提高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

11 温湿度调控

11.1 温度控制 番茄白天温度在22~29 ℃为宜,夜间温度控制在12~19 ℃,上半夜控制在16~18℃,下半夜控制在12~15 ℃,早晨最低温度在12℃左右,超过15 ℃则植株生长过旺,影响植株坐果,而如果长时间低于10 ℃,则对番茄的生长不利。若植株生长过快,节间较长,如大红果番茄节间超过10 cm,叶片过大,则要注意控制夜温略低些,若植株只在风口下方出现卷叶或干边情况,则要控制放风口的大小及放风时间。

放风口的大小根据室内温度的高低进行调整,注意放风时要从小到大逐渐拉大放风口,避免因放风过急而造成植株叶片卷曲等情况。在温室温度24 ℃时放风口较小,达到26 ℃时逐渐拉大放风口,在28~29 ℃时放风口最大,注意温度以不超过30℃为宜。随着外界温度降低,可逐渐关闭风口,或是在室内温度逐渐升高时再逐渐放风。

为避免在放风时温度变化过大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同时也避免雨水直接进入温室,可在顶部放风口设置缓冲膜。

11.2 湿度调控 在冬春季节温度低时,棚室放风时间缩短,放风口也开始变小,棚室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时间较短,易造成棚室内湿度过大,同时二氧化碳等气体也不足,不利于番茄进行光合作用,且易发生病害。因此在室外温度下降到15 ℃以下时,可采用“一天三放风”的管理方式,即使早晨和下午外界温度降低到-5 ℃以上时也可采用此方式,但必须要在晴天进行。“一天三放风”:选择晴朗的天气,第1次放风可在早上拉开膜上覆盖物(草帘或保温被)之后,第3次放风是在傍晚盖上覆盖物之前,均先放风10~15 min(分),放风口大小根据当时的气温从5~20 cm不等。此方法利于温室内外的气体交换,且短时间的放风不会导致温室内的温度下降过快。第2次放风则是根据温室内的温度来确定,温度达到24~25 ℃时开始放小风,26~27 ℃时放风再大一点,28~29 ℃时放风最大,此时棚室内外温差较大,放风时棚室内的水蒸汽易随气流被带出棚室外,此方法可有效降低棚室内的湿度。

此外,若下午喷洒农药,应保证在温室覆盖草苫或保温被前药液能自然晾干,避免夜间湿度过大造成病害的侵染。

12 光照调节

高温强光时需在棚膜上铺设遮阳网或往棚膜上撒泥浆或喷降温涂料来遮阴降温,减少强光直射;而光照不足时,则可在温室内后墙铺设反光幕或用补光灯来补充光照,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如遇到连阴天,在无雨雪情况下,也要拉开棚膜上的覆盖物,让植株适当见光。

种植番茄的温室棚膜通常选择聚乙烯、EVA、PO薄膜等,透光性好,可促进番茄果实着色,不建议使用聚氯乙烯薄膜。

在春季(3~5月)时,也可用宽3~5 cm布条,上端系于温室通风口附近,下端系于棚膜的底部,每隔30 cm铺设一条,长度因棚室而有差异,注意布条长度略长于棚膜宽度,有一定的活动范围,春季风较大,布条被风吹动后可将薄膜擦拭干净,增加薄膜的透光性。

13 主要病害防治

秋延迟番茄因种植时期温度较高,不易出现灰霉病、晚疫病、叶霉病等早春栽培易出现的病害,但易出现灰叶斑病、细菌性髓部坏死病、溃疡病、软腐病等病害,可于苗期7~10 d(天)喷施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或33.5%喹啉铜悬浮剂750倍液。如果茎秆内出现黑褐色腐烂症状,除喷雾外,也可将茎秆劈开后刮干净伤口再用上述药剂直接涂抹于伤处。

另外,因高温干旱利于病毒病的发生,秋延迟番茄要重点防治TYLCY,建议用硫酸亚铁1 000倍液+硫酸锌1 000倍液,再加入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900~1 200倍液喷雾防治,7~10 d(天)防治1次。

早春栽培的番茄,则易出现灰霉病、叶霉病、晚疫病、灰叶斑病等病害。病害发生的重点时期有两个:一是刚定植之后3~20 d(天)内,此期易发生疫霉菌引起的茎基部病害及根腐病,造成番茄死棵。可通过定植前浸泡穴盘及定植后药剂灌根来处理,药剂可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62.5%咯菌腈·精甲霜灵1 500倍液。另外一个时期是坐第3穗果后,此期灰霉病、叶霉病、灰叶斑病开始发生较重,坐果后要重点喷雾预防,第2、3穗果坐住后7~10 d(天)防治1次,植株发病后5~7 d(天)防治1次。

灰霉病防治方法:一是降低棚内的湿度,通过多放风、浇小水来进行控制;二是及早摘除坐果后残留的花瓣,或在蘸花或喷花药剂中添加250 mg·L-1硼钙叶面肥1 000~1 500倍液来促进花瓣脱落,减少病害的侵染;三是叶面喷施含有硼钙的叶面肥进行预防;四是尽量采用烟熏剂进行熏棚,低温时少喷施药剂,避免温室内湿度过大;五是药剂防治,可选择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800~1 2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悬浮剂750倍液。

叶霉病可选择用40%氟硅唑乳油8 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灰叶斑病可选择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2.5%霜脲氰·恶唑菌酮水分散粒剂2 500~3 0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2 000~3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14 生理障碍

秋延迟番茄栽培过程中易出现生理障碍,如筋腐病(青皮)、着色不良(花脸、茶色果)、皴皮(果皮皴裂)、畸形果、卷叶、黄叶等生理障碍,粉果番茄还易出现裂果。生理障碍与植株的营养、水分供应、温度等变化有关,要及时补充含钾量高的叶面肥及冲施高钾水溶肥,7~10 d(天)喷洒1次,可减少生理障碍的发生为害。其中,番茄卷叶及生理性黄叶的发生呈越来越普遍的趋势。

14.1 番茄卷叶 在秋季及春夏相交阶段发生较重,与此期高温强光及空气湿度不足有关。除遮阴外,也可叶面喷洒清水来补充植株所需要的水分,或参照9.3中的促根技术,可有效缓解生理卷叶。

14.2 生理性黄叶 一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植株的中下部,且有向上发展的趋势,在第3穗果进入膨大期后开始出现,一般表现为植株中下部叶片叶脉之间变黄,叶脉绿色,且叶片无光泽、易折断,主要是由植株早衰引起,与缺乏镁元素有关,建议叶面补充含有镁元素的叶面肥,如0.3%硫酸镁水溶液。另一种情况则是出现心叶发黄,可能是由缺铁引起的,建议叶面补充铁元素,可喷0.1%~0.3%硫酸亚铁水溶液。另外根系不发达也可能会诱发黄叶,应注意养根。

刘春香,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电话:0536-5220341,E-mail:12382256@qq.com

*通讯作者:蒋卫杰,研究员,主要从事设施蔬菜的研究与推广工作,电话:010-82108797, E-mail:jiangweijie@caas.cn

2014-07-16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CARS-25),农业部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猜你喜欢
水溶番茄植株
番茄炒蛋
秋茬番茄“疑难杂症”如何挽救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1:52
番茄果实“起棱”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水溶肥生产工艺与技术
水溶肥标准修订即将启动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水溶肥磷酸二氢钾 你真的了解吗?
腐植酸水溶肥是水溶肥王冠上的明珠
腐植酸(2019年4期)2019-03-24 01:59:29
番茄‘7728’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松花菜花药培养再生植株
非洲菊花托的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