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过程设计
——以“机械工程基础”课程为例

2014-03-08 09:35韩树明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机械工程基础职业

韩树明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江苏 太仓 215411)

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过程设计
——以“机械工程基础”课程为例

韩树明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江苏 太仓 215411)

针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改造了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和机械设计基础等学科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序列,通过整合与优化,设计出工作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组织学习过程,将知识逻辑的传授转变为工作导向职业能力的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项目驱动;机械工程基础;教学设计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战略部署,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明确“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实行转型”.可以看出,未来将有更多的高校从事现代职业教育,面向职场需求培养技术应用型或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是以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职业行为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技术技能职业性”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因此,课程建设应构建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本位课程或工作过程课程,传授职业活动必需的职业技能、知识、态度,使学习者获取职业能力.“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能,具备选用工程材料的能力;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具备对机构的结构、运动特性的分析能力;熟悉机械技术标准,具备选用、设计机械零部件的能力;选用常用工、量具,具备对零件进行质量检测的能力.针对机械工程课程传统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的问题,笔者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采用以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应用技术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高职院校“机械工程基础”课程现状分析

近年来,高职院校“机械工程基础”课程开展了教学改革,教学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课程教学本质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1.1 学科式教学模式突出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和机械设计基础等方面的知识点,大多采用的是以知识的传承、信息的获取和保存为中心,以间接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地学习的学科式教学模式.表现为以教师讲授为主,过多地倚重接受性学习方式,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忽视发现、探究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价值.再加上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知识学习能力较弱,这种被动地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1.2 内容陈旧无创新

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职业岗位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给学生的应该是前沿的理论知识和适用的实践经验.而在“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性,表现在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学科式知识的压缩,教学内容较陈旧,未及时更新,针对性与实用性不足,影响了高职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的实现.

1.3 知识和技能割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89年于北京召开的国际教育会议就提出教育要实现“五个转变”,其中之一为“从知识分割过细、缺乏联系转变为强调知识的整体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理念,高职教育应该适应这种转变,才能更好地培养实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机械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采用局部分段授课,缺乏将交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使机械工程技术的知识结构难以有机地贯通,学生没能接受到针对性的适用性技能训练或综合性的机械工程设计,导致不能学以致用,造就了大量的“高分低能”的学生,这与高职教育的目标相悖.

2 基于任务驱动的“机械工程基础”课程的建设思路

任务驱动就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建立起工作任务与显性知识之间必然联系,突出理论知识与工作过程要求的有效衔接,从知识逻辑的传授转变为职业活动的工作导向能力训练.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2.1 基于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内容

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传授完成现实工作任务所必备的知识、技能.根据“机械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了9个典型的工作任务,按每个工作任务所涉及到的紧密相关的知识要素,将工程力学、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对应的知识点,经精选、融合、删补、贯通及优化融入到工作任务训练之中,突出知识与技能的关联性与应用性.

2.2 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

工作过程知识是隐性的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的集成,能够直接指导实际工作.设计教学过程就是将工作过程知识进行教学化处理,形成任务驱动的教学化的工作任务,来获取实践经验、技能和理论.“机械工程基础”课程中每个工作任务的教学实施都包括任务需求描述和任务分析、资料及信息收集、任务计划、任务实施、任务检验以及展示和评价等教学过程,按照工作过程组织学习过程,强调“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这种集“教、学、做”与“反思、改进”于一体的教学活动,更趋于工作岗位的需求.

2.3 基于工作情境设计考核方式

分析企业专业技术工人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结合具体的工作情境,设计时效性考核和工艺性考核相结合考核方案,既要考查学生工作任务的完成程度和质量,又要考查工作过程的操作规范和要求,同时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作出评价.“机械工程基础”课程中的每个工作任务实施过程都是按照工作流程进行,每个环节都设置考核内容,按权重进行量化得分,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

3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设计引入能力本位的教育理论,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建设路径,以真实工作情境的任务为载体,教、学、做相结合开展项目教学.

3.1 工作任务的选取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工作任务的设计紧紧把握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所要求的“必需、够用”原则,提炼出知识点、技能,按照学生能力成长和习得职业技能的规律,由易到难,从机械工程技术运用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由浅入深地确立典型工作任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典型工作任务,改造了工程力学、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的内容和顺序,建构技术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训练相结合的工作过程性知识,把受教育者所需要的不同的知识体系统一并连接起来.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吸收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机械工程知识的运用能力.针对“机械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笔者设计了滑动轴承座的拆装、金属材料的硬度测定、自行车的装配、万向联轴器的维修、带传动的实验分析、凸轮机构运动参数的测定、缝纫机的拆装、减速器的拆装与测绘、车床主轴箱的装配等9个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见表1.

表1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教学分解表

(续表)

3.2 教学环节设计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以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主线,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每个小组经讨论交流、学习探究等工作过程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每个任务时,严格遵循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不仅强调知识、技能和态度与各工作任务之间的对应关系,更注重工作思维的培养、行动知识的积累和职业情感的陶冶.“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每个工作任务的训练教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教学过程的逻辑顺序和层次,如图1所示.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所采用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做中学”、“边做边学”的教学方式,做到了“为行动而学习”、“在行动中学习”,不但建构了学生职业行动所需要的实践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情操,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及合作态度,进而达到培养现代职业人的目标.

3.3 考核方式的改进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展开教学,每个工作任务的考核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纵向,以工作任务为单元,逐项考核,教师要对学生在完成该项工作任务过程中的工作计划、工作方法、工作规范、参与程度、操作结果以及训练领悟等给予评价和认定;横向,考核学生能力发展的渐进过程,评价所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实操能力.在评价方式上,采取学生自评、同学间互评、教师评价有机结合,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和互评;既注重过程性评价,也注重终结性评价.设计开放、多元的考核方式,不仅掌控学生对课业学习的具体情况,更培养了学生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态度.

图1 教学过程流程图

4 结语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通过以典型工作任务中开发的教学项目来组织实践和理论教学内容,克服了理论和实践教学脱节、错位的问题,使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从原理性向应用性转变,实现了理论向技能的迁移.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教学融教、学、做于一体,多种活动并存,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等多方面的潜在智能,促进了学生高级思维的培养和技术素养水平的提高;

2)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应对岗位任务,解决机械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学生为完成工作任务,就要不断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这就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职业习惯,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对制造大类专业的其他课程具有示范作用,2011年,《机械工程基础》教材被评为省精品教材.

[1] 邓宁. 基于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观的教学设计实例分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11(10):132-134.

[2] 韩树明.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探微[J]. 职业教育研究,2008(11):118-119.

[3] 陈东. 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职业教育课程[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2):39-41.

[4] 娄锐.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过程设计[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6):46-48.

[5] 张成霞. 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责任编辑:李 平)

Teaching Process Design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Found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Project-driven Approach

HAN Shu-ming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Chien-Shiu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Taicang 215411,China)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cours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Foundation alters some curriculum’s course offering and teaching sequences including Engineering Mechanics,Engineering Materials,and Basics of Mechanical Design. Through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it intends to design task-oriented teaching content driven by project. Learning processes are organized according to working processes,and knowledge-oriented teaching is transformed to work-oriented vocational skill training. Good teaching results are achieved.

project-driven;mechanical engineering foundation;teaching design.

G718.5

A

1008-5475(2014)04-0085-05

2014-05-28;

2014-06-30

韩树明(1967-),男,黑龙江绥化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机械工程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机械工程基础职业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简介
《中国机械工程》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机械工程》第五届编委会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简介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