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 林,黄焕森,郑志远,邓玉萍,许阳英
(广州医科大学 附属第二医院,广东 广州 510260)
麻醉生理学教学中的创新实验培养模式
阮 林,黄焕森,郑志远,邓玉萍,许阳英
(广州医科大学 附属第二医院,广东 广州 510260)
麻醉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麻醉学专业基础主干课程,实验教学是新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医科大学麻醉学系建立“动物实验+模拟教学+临床见习+网络学习”的实验教学创新模式,大大地促进了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理论、建立临床思维和拓展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
创新模式;实验教学;麻醉生理学
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新形势下,高校培养质量问题、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要想提高医学高等教育的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就要打破以往单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尝试对医学生进行个性化、多样化的培养,以适应人才市场的不同需求。1999年广州医科大学实行临床医学—麻醉方向教学,同年获得麻醉硕士学位授予点。广州医科大学采取综合培养的方式,充分整合学校、附属第二医院及麻醉学系实验室师资、学科、临床专科、实验室资源,在创新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十五年来在麻醉学专业尤其是麻醉生理学基础教学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逐渐形成了“动物实验+模拟教学+临床见习+网络学习”创新实验培养模式,取得初步成效。
麻醉生理学是麻醉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除基础生理学知识外,还涉及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麻醉药理学、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和疼痛诊疗学等方面,其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着重强调的是围手术期的生理及病理生理改变。掌握好麻醉生理学知识,对临床麻醉相关课程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多角度、多方式、多角色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开展麻醉生理学实验课程,从而让学生更加容易活学活用麻醉生理学知识,为临床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1]。
根据临床手术专科特点,紧密结合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和疼痛诊疗学临床主干课程的需要,围绕着本学系麻醉实验室科研方向,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设计二氧化碳气腹和急性疼痛实验动物模型,多个教师指导,建立新型动物实验教学体系。
1.1 二氧化碳气腹模型
目前人们对微创手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腹腔镜技术在妇科手术、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等各临床手术专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因此,设计二氧化碳气腹新西兰兔模型模拟临床腹腔镜下二氧化碳气腹环境,进行气管插管联接动物呼吸机、颈总动脉置管、二氧化碳气腹操作,在不同气腹压力(5、10、15mmHg)和不同时间点(气腹前、气腹30min、以及撤去气腹后30min)下,采用导管接生理记录仪观察人工气腹对实验兔的呼吸、心电图、血压、脉搏,采取动脉血进行血气结果进行分析,实时观察其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结合麻醉生理学理论课知识,既加深了学生对二氧化碳气腹过程中二氧化碳排出综合征和高二氧化碳血症的认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了其基本科研素养,也密切联系临床技能,为临床培养创新人才服务。
1.2 急性疼痛实验动物模型
随着麻醉学科发展,出现相应的重要分支学科如疼痛诊疗学,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疼痛科独立建科。采用经典的大鼠后足掌切口痛模型模拟围手术期急性切口痛,在异氟醚麻醉下,消毒右后肢足底后,用11号刀片在大鼠右后足掌中间距离足跟0.5cm处向脚趾方向纵行切开皮肤、筋膜,长约1.0cm,用镊子提起跖肌,纵行切开,保证肌肉起止部位完整,轻压止血后5-0线2针褥式缝合皮肤。待大鼠在30℃恒温的玻璃板上适应至少30min以后,将辐射热光源对准大鼠后足底。大鼠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通过测痛仪上的计时器获取。并且蛛网膜下腔给予不同镇痛药观察大鼠辐射热痛行为测定。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自主选择设计,完全处于主动状态,进行探索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对疼痛这一章节有了深刻认识,适应创新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要求。
医学模拟教学是指运用医学教学模型、多媒体仿真病人、标准化病人等模拟教学方式对医学生进行医学基本技能训练。其类型包括基础解剖模型、局部功能性训练模型、计算机辅助模型、虚拟培训系统和生理驱动模型五种。广州医科大学麻醉学系在麻醉生理学模拟实验教学中主要采用生理驱动模型来模拟临床麻醉的医疗情境,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如手术视频、PPT教学等多种方法来丰富麻醉生理学实验教学[2]。
麻醉生理学的理论授课主要以人体系统为单元进行阐述,如麻醉与神经系统、麻醉与循环等。但是,在临床实际病例当中,由于药物、麻醉以及手术所引起的往往是人体多器官、多系统的生理功能变化,也就是综合性表现。因此,借助模拟教学系统,设计合适的模拟临床案例,模拟临床上少见的严重并发症如骨水泥植入综合征,学生可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通过生理监测做出判断、分析原因、紧急处理、处理效果转归等进行训练。此案例学习过程中,涉及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生理知识与理论,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将麻醉生理学各个单元知识进行整合,把理论和临床案例之间的联系巧妙地建立起来,可使学生对临床麻醉管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因为麻醉生理学课程设立在麻醉学专业低年级阶段,而医学模拟实验教学毕竟是模拟人教学,非真实病例教学,因此,为了让学生对课堂知识有更深刻的印象,麻醉生理学实验教学还安排了临床见习。学生可以亲自接触临床实际病例,得到早期接触临床的机会,是对动物实验和模拟教学的必要的补充和加强,对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为了紧密配合理论课程的学习,实验教学中的临床见习通常选取代表性手术如剖宫产手术、肾移植手术、腹腔镜手术等手术的麻醉,带教教师的见习重点并不是临床麻醉的操作,而是在详细地讲解在围手术期麻醉和手术操作过程中的麻醉生理学知识和现象,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在见习中看到的由于手术和麻醉等对患者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的影响,运用麻醉生理学知识解析看到的现象并简单提出一些处理的措施[3]。比如设置了麻醉与意识相关的临床见习,指导学生观察全身麻醉下患者在麻醉恢复室麻醉复苏过程,使学生对意识的概念、内容、组成部分以及各种意识障碍有了深刻认识,并且扩展新知识,包括采用循证医学知识讲解目前研究热点术中知晓的最新进展,提升学生对枯燥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
在如今科技蓬勃发展的情况下,网络教学越来越能体现其方法的优越性[4]。在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市教育局以及广州医科大学各级课题资助下,麻醉学系申请建立了麻醉生理学精品课程,将理论授课、动物模型制作过程和模拟教学病例进行摄像,上传视频文件和PPT文件,让学生自主从网站下载,既可以事先预习课本知识,也可以下课复习课堂知识,建立麻醉生理学试题库。另外设置学生和任课教师的账号,师生可以互问互答,开展病例知识讨论,消化课题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麻醉生理学习题集训练,而且强化训练学生对基础课程的重点知识。
同时,设置小额经费资助部分科技兴趣浓厚的学生自主设计探索性课题,上传课题标书,论证可行性,加强培养学生的临床和科研思维,鼓励学生将课外科技活动的成果转化为论文形式发表,再上传在课程网站上,让更多的学生学习了解。
创新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首先在于加深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并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还须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并运用所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鼓励学生对已有理论提出质疑,引导学生对新事物进行探索,实现新的创造。在这三个层次中,最重要的是最后这个层次,所培养人才素质的高低,创新能力的强弱,均取决于这个环节的培养。因而从人才培养的要求来看,广州医科大学麻醉学系实验教学的根本目标,始终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始终围绕创新能力培养这一目标进行。“动物实验+模拟教学+临床见习+网络学习”的实验教学创新模式促进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早期建立临床思维,加强科研素养的培养,为培养新时期的麻醉学人才服务,并且将不断改进和完善这一模式,更好地适应社会对麻醉学人才的需要。
[1]罗自强,谭秀娟. 麻醉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5.
[2]邓玉萍,黄焕森,许阳英,等. ECS高端模拟人在麻醉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121-122.
[3]宋 英,张咏梅,武静茹,等. 麻醉生理学教学中引入临床病例教学方法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4):333-335.
[4]胡 强,张 笑,赵群远,等. 网络学习平台在线学习时间对心肺复苏教学效果的影响[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25(2):123.
(责任编辑:赵伊昕)
ExperimentalInnovationTrainingModefromTeachingofAnesthesiaPhysiology
RUAN Lin,HUANG Huan-sen, ZHENG Zhi-yuan, DENG Yu-ping, XU Yang-ying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the Secon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60, China)
Anesthesia physiology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basic science in anesthesiology,which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an novel important part.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has established an ‘animal experiment, simulation teaching, clinical practice and network learning’ model of experimental innovation teaching. It greatly promotes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to establish clinical thinking and to develop good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innovation pattern;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esthesia physiology
2014-09-04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质量麻醉生理学精品课程(B14914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02400)
阮 林,博士,研究方向:麻醉与肿瘤、器官保护。
黄焕森,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麻醉与器官保护。
G642.0
:A
:1006-2769(2014)06-117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