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菊的遗传学和药理学研究进展

2014-03-08 08:55颜晓航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3期
关键词:标记技术白菊药用

颜晓航

(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安徽 合肥230051)



亳菊的遗传学和药理学研究进展

颜晓航

(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安徽 合肥230051)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综述近年来关于亳菊遗传学和药理学方面的研究发现:分子标记、细胞学和形态学等现代多种分析方法已被使用在亳菊的遗传学鉴定中。亳菊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心血管疾病、抗氧化、抗衰老、抗凝血、驱铅、镇痛等多种药理作用。

亳菊; 遗传学; 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菊花药材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中国药典》[1]收载了亳菊、滁菊、贡菊和杭菊。其性甘、苦, 微寒。 归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等病的治疗。

前人研究菊花的文章很多,但专门研究亳菊的文章很少。亳菊(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 Tzvel’Boju’cv.nov. )主产于安徽亳州,作为亳州的道地药材,是药菊中的佳品。《药材出产辨》[2]曰:“白者以产安徽亳州为最。”近代《中药大辞典》[3]载:“白菊主产安徽亳县,品质最佳。”笔者分析近年来中外文献报道中亳菊的遗传学和药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现综述如下。

1 遗传学研究进展

1.1 分子标记方面

分子标记技术在药用菊花种植资源研究中的应用为起源、亲缘关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以及品种分类和鉴定提供了丰富可靠的参考数据,分子标记有基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任意扩增片段的多态性 (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以及DNA指纹标记(如简单序列重复,SSR等)等不同方式,不同的分子标记技术对菊花的品种分类均起到了重要作用[4-5]。

1.1.1 RAPD分子标记 徐文斌等[6]采用2%CTAB法进行药用菊花的DNA提取,并用RAPD技术对八个主要产区22个类型的药用菊花DNA进行检测,经统计和聚类,小亳菊、怀小白菊和怀大白菊可聚为一类,同文献[7]中亳菊引自怀菊相吻合。

1.1.2 ISSR分子标记 吕琳等[8]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于不同产区的19份药用菊花(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种源及其近缘植物野菊和菊花脑等进行了比较研究。聚类分析表明,25个供试种源可聚为两大组,其中怀菊中的小白菊、祁菊、济菊、小亳菊、滁菊等遗传距离较近者形成一个分支,它们大部分为北方菊花品种。在南方分支中出现了安徽亳州的大亳菊。吕琳等[8]认为,大亳菊被当地称为“大马牙”,大亳菊和收集于河南的茶菊以及大洋菊、小洋菊的遗传关系较近。邵青松等[9]用ISSR分子标记对不同采集地的31份种源进行遗传关系分析,结果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结果相近,将药用菊花29份种源及其近缘植物野菊和菊花脑大致分为野菊和菊花脑、北方药用菊花(包括小亳菊、怀小白菊、怀大白菊、济菊和祁菊等)、南方药用菊花(包括大亳菊、怀小黄菊、滁菊、早贡菊、晚贡菊等)等3个类群。周春玲等[10]以12个菊属种和品种为试材,得到287个AFLP多态性片段,多态性达85.7%。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两品种滁菊(Chuju)和亳菊(Boju)间遗传距离最小,几乎可当同一品种处理。张莉俊等[11]指出,分子标记技术在具有其优越性和准确性的背后,反映的信息却很有限。因为分子标记技术只能反映菊花基因组中的很小一部分信息,而且这些片段的具体信息还均未知,不能排除长度一致的片段间的差异,多数研究报告的样本数不足100个,所以分子标记技术目前还不能取代传统的分类方法,必须与其它分类方法相结合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才能够保障结果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1.2 细胞学方面

王桃银等[12]通过常规压片对我国药用菊花21个栽培类型制备染色体标本,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小亳菊和大亳菊的核型为2A型,均为6倍体,大亳菊有2条随体(SAT),且第20和27对染色体为s染色体,而小亳菊则没有。小亳菊核型公式为2n=54=38m+14sm+2st;大亳菊核型公式为2n=54=42m(2SAT)+ 8sm+4st。染色体数目为49~55。

1.3 形态学方面

邵青松等[13]采用随机区组田间实验设计,对药用菊花的26个形态性状进行测定,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药用菊花种植资源的形态差异进行分析。通过建立亲缘关系树状图,将药用菊花种植资源分为两类,绝大多数来自于南方的栽培类型聚为一类,绝大多数来自于北方的栽培类型聚为一类,这与王德群等[14-15]对药用菊花产地及品种演变研究以及吕琳等运用分子标记方法对遗传研究的结论相类似。小亳菊、济菊、怀小白菊/大亳菊、祁菊、怀大白菊分属第二类的两组。

2 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菊花的药理功能包括抗菌作用、抗炎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抗氧化活性、抗肿瘤作用、驱铅作用、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等[16]。专门针对亳菊的药理研究不多,但亳菊中所含的一些已知成分的药理作用已被揭示。

2.1 抗肿瘤作用

孙向珏等[17]指出,亳菊中所含的木犀草素、芹菜素等抗肿瘤成分,主要通过细胞毒作用,阻滞细胞周期进展,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作用。

2.2 抗菌抗病毒作用

高宏[18]研究发现亳菊具有显著抗炎作用,添加微量元素后,抗炎作用明显提高。李英霞等[19]对八大主流菊花提取物进行了抗甲型流感病毒研究,发现贡菊、济菊、川菊、滁菊、杭菊、怀菊、亳菊、祁菊、黄菊均有一定抗病毒作用,其中亳菊、怀菊抗炎作用最好。菊花还具有抗艾滋病的作用, 能抑制ZV逆转录酶和HLV复制的活性,其中从菊花分离得到的金合欢素-7-O-B-D-半乳糖是其活性成分,且毒性很小[20]。亳菊中含有的绿原酸是其主要抗菌成分,对多种致病菌和病毒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艾滋病毒等。亳菊中含有的木犀草素、樟脑、龙脑也具有抗炎、抗菌作用,同时,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是抗菌抗病作用的有效成分[16、21]。近来研究显示[22],黄芩素还具有抗艾滋病病毒(HIV)的作用,能诱导感染HIV的细胞凋亡。亳菊乙醇提取物及氯仿分离物能明显抑制红内期疟原虫的生长发育,亳菊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抑制恶性疟原虫的生长。

2.3 抗心血管疾病

亳菊含有的黄酮类成分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作用,还有抑制血栓和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其中芹菜素具有降血压、舒张血管以及抗动脉硬化和抗血栓作用[23]。

2.4 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亳菊中的黄酮类成分如槲皮素、芹菜素、木犀草素等均具有抗衰老作用,作用机制主要与抗氧化作用有关[23-24]。

2.5 抗凝血作用

亳菊中含有的槲皮素具有抗凝血作用,可强烈抑制凝血酶诱导的猪血小板肌动蛋白凝聚,由于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于止血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故槲皮素对于血栓栓塞性疾病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23]。

2.6 驱铅作用

亳菊中所含的Zn、Fe等元素,对铅的吸收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在体内与铅结合成复合物使其排出体外,降低血铅[25]。

2.7 镇痛作用

各种菊花都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以亳菊、黄菊、怀菊最为突出,但都不如杜冷丁[25]。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 一部.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 292.

[2] 陈仁山.药物出产辨[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0:33.

[3]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 [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7:2009.

[4] 张莉俊,戴思兰.菊花种植资源研究进展 [J].植物学报,2009,44(5):526-535.

[5] 王彩云,陈俊愉.菊花及其近缘种的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研究 [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12):91-96.

[6] 徐文斌,郭巧生,王长林. 药用菊花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18-21.

[7] 戴思兰,陈俊愉,李文彬. 菊花起源的RAPD分析[J].植物学报,1998,40(11):1053.

[8] 吕琳,秦民坚,贺丹霞,等. 不同种源药用菊花、野菊和菊花脑的ISSR分子标记及遗传关系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8,17(1):7-12.

[9] 邵青松,郭巧生,张志远.药用菊花种植资源多样性的ISSR分析[J].中草药,2009,40(12):1971-1975.

[10] 周春玲,戴思兰.菊属部分植物的AFLP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5):71-75.

[11] 张莉俊,戴思兰.菊花种植资源研究进展 [J].植物学报,2009,44(5):526-535.

[12] 王桃银,郭巧生,汪涛. 21个药用菊花栽培类型的核型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2,35(6):13-18.

[13] 邵青松,郭巧生,李育川,等.药用菊花种植资源形态变异的数量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0):1261-1265.

[14] 王德群,刘守金,梁益敏. 中国药用菊花的产地考察 [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9):522-525.

[15] 王德群,梁益敏,刘守金. 中国药用菊花的品种演变[J].中国中药杂志,1999, 24(10): 584-587.

[16] 张清华,张玲.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07,9(2):60-63.

[17] 孙向珏,沈汉明,朱心强.菊花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8,39(1):148-150.

[18] 高宏.菊花中微量元素对其抗炎作用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1):24-25.

[19] 李英霞,吴维群.全国主流商品菊花薄层色谱鉴别[J].陕西中医,2007,28(5):600-601.

[20] CHANG QIHU, KE CHEN, QIAN SHI, etal. Ant-iaidsagents,10. acace-tin-7-O-B-D -galactopy -ranoside, an ant-iHIVprinciple from Chrysan-themummorifoliumand astructure activity correlationwith somerelated flavonoids[J].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1994,57(1):42.

[21] TSUJI-NAITO K, SAEKI H, HAMANO M. Inhibitory effects of Chrysanthemum species extracts on formation of advanced glycation and products [J]. Food Chemistry, 2009, 116:854-859.

[22] WU JA, AATTELE AS,ZHANG L,et al .Anti HIV activity of medicinal herbs usage and potentlal development [J].Am J Chin Med,2001,29(1):69.

[23] 张海红.药用菊花中黄酮类成分研究进展[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9,26(6):78-80.

[24] 李星霞,郭澄.木犀草素的药理活性研究[J].中国药房,2007,18(18):1421.

[25] 姚莉,靳龙文.药用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及转基因进展[J].淮海医药,2009,27(4):374-376.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4-03-03

颜晓航(1972-),女,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药物分析。

R285

A

1673-2197(2014)13-0038-02

猜你喜欢
标记技术白菊药用
应用分子标记技术改进作物品种保护和监管
会有吃不完的胡萝卜吗
会有吃不完的胡萝卜吗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重阳席上赋白菊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鱼类标记技术研究进展及在人工增殖放流中的应用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蒙药药用资源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柑橘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