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刺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2014-03-08 00:36覃华亮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皂角刺黄酮提取物

覃华亮,韦 怡

(1.广西柳州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 柳州 545006;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530011)



皂角刺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覃华亮1,韦 怡2*

(1.广西柳州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 柳州 545006;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530011)

介绍皂角刺的鉴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皂角刺; 研究进展; 临床应用

皂角刺,别名皂刺、皂针、皂角针、天丁,为豆科落叶乔木植物皂荚(GleditsiasinensisLam.)的干燥棘刺,为我国传统中药,全国广泛分布,江苏和湖北为主要产地,四季均可采收。其味辛,性温,归肝、胃经,具有消肿托毒、破坚削积、活血祛瘀之功效,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痈疽初起和脓成不溃,如疥癣、麻风及牛皮癣等疾病[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皂角刺主要含黄酮、酚类、氨基酸和三萜[2]等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抗凝血和抗癌等作用,可用于消炎、镇痛及癌症的治疗,为抗癌中草药之一。本文在前人大量科研工作和详尽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皂角刺从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四个方面进行综述如下。

1 鉴定研究

韩春辉[3]从性状特征和横切面组织显微特征上,鉴别了野皂角刺(GleditsiaheterophyiiaBunge)、山皂角刺(G.melanacanhaTang etWang)、日本皂角刺(GleditsiajaponicaMiq.)的棘刺以及插秧泡和杂木树枝段。胡旻[4]从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上,鉴别了皂角刺及其混淆品野皂角刺(为豆科类植物野皂荚GleditsiaheterophyllaBunge.枝条的棘刺),日本皂角(为豆科植物日本皂荚GlrditsiajaponicaMiq.的棘刺),酸枣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jujubeMil1.Var.spin osa (Bunge)Hu ex H.F.Chou.的干燥带刺枝条),槐树枝(豆科植物槐树SophorajaponicaL.的干燥带刺枝条),野蔷薇(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RosamultifloraThunb.的干燥枝条),荆条(马鞭草科植物刻叶黄荆VitexnegundoL.var.heterophylla(Franeh)Rehd.的干燥枝条),马甲子(鼠李科植物马甲子Paliurusramosissimus.的带刺枝条)。李永杰[5]采用性状、显微、TLC定性分析的方法,发现皂角刺正品与掺伪品在性状、显微组织特征上有较大的区别;但其TLC无明显区别,唯插田泡在对照药材主斑点上方位置有一亮蓝色斑点而有不同;掺伪品马甲子、树枝等仅性状上就有较大差别。王兰[6]对皂角刺及其混淆品山皂角刺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采用荧光分析法、茚三酮反应和FeCl3反应均能较好地鉴别二者。赵庆忠[7]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200~400nm范围,将皂角刺和山皂角刺的乙醇提取液进行扫描。结果显示,皂角刺的dλmax272nm(平滑),dλmin208,236nm;山皂角刺的dλmax272nm,dλmin240,292,350nm,从而鉴别二者。

2 化学成分研究

李万华等[8-9]采用溶剂萃取、反复柱层析等方法,对皂角刺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提取,并借助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分析方法确定其化学结构,最终确定了2种三萜类化合物和2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2种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刺囊酸和皂荚皂苷C,黄酮类化合物中有1种显示出明显的组织蛋白酶B抑制活性。 徐哲[10]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结合硅胶、葡聚糖凝胶等色谱方法,从皂角刺抗肿瘤活性成分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黄颜木素、白桦醇、木栓酮、棕榈酸、38-acetoxyolean-12-en-28-oic acid、β-谷甾醇、胡萝卜苷。田吉[11]建立了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皂角刺提取物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刘艳明[12]采用化学成分预实验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皂角刺中所含的各类成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经实验得知,皂角刺含有黄酮、香豆素、甾醇、酚类、内酯、三萜、有机酸、三萜皂甙、还原糖等成分,并建立了分析皂角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陈晓岚[13]通过提取、完全水解、层析等方法,从皂角刺中获得2种皂苷元。经红外、核磁共振、质谱和晶体衍射等分析,证实2种皂角皂苷元分别为3-羟基-12-齐墩果烯-28-酸和3,16-二羟基-12-齐墩果烯-28-酸。

3 药理作用

3.1 抗菌作用

刘建建[14]制备不同溶剂和浓度的皂角刺提取物,采用滤纸片法测其抑菌杀菌作用,二倍稀释法测其最低抑菌浓度。结果显示,皂角刺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念珠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杀菌作用不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杀菌作用。皂角刺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5.0mg·mL-1;皂角刺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mg·mL-1。

3.2 抗炎作用

皂角刺抗炎作用显著。张唐颂[15]用天丁颗粒治疗83例单纯性、化脓性急性阑尾炎患者,疗效显著。陈玉英[16]应用天丁颗粒治疗98例慢性结肠炎患者,其疗效明显优于补脾益肠丸;梁月俭[17]通过口服千金苇茎汤加皂角刺,静注鱼腥草注射液和左氧氟沙星,并配合纤维支气管镜局部冲洗治疗肺脓肿痈脓期,取得良好疗效。

3.3 免疫调节作用

王占彬[18]通过研究皂角刺的乙醇提取物对肉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皂角刺提取物可显著提高肉仔鸡T、B淋巴细胞转化率,对免疫系统有促进作用,同时有促进生长作用。

3.4 抗过敏作用

曹学锋[19]采用酶联免疫检测皂角剌总黄酮对ICR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影响,发现皂角刺总黄酮对TNF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可能是皂角刺抗癌活性的作用机制。

3.5 抗凝血作用

胡慧娟[20]用皂角刺水煎剂对小鼠和家兔灌胃,进行抗凝血实验。皂角刺水煎剂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明显抑制家兔血小板聚集,明显减轻大鼠动静脉血栓重量。皂角刺活血化淤作用机制与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于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途径,抑制凝皿酶形成,提高AT活性,对抗凝血酶的作用有关。

3.6 抗肿瘤作用

何光志[21]通过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用不同浓度的皂角刺总黄酮处理后,采用WST-1法检测皂角刺总黄酮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片段化,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色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皂角刺总黄酮对HepG2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皂角刺总黄酮能明显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和诱导其凋亡。刘明华[22]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皂角刺总黄酮对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33258荧光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显示,皂角刺总黄酮能明显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

3.7 抗肝纤维化

张珉[23]通过研究发现,PDGF诱导的激活的肝储脂细胞增殖与TGFβ1诱导的胶原合成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两个关键环节,从皂角剌中提取的化学成分黄颜木素,以剂量(6.25~50μmol·L-1)依赖性地抑制PDGF刺激的HSC-T6细胞增殖,并抑制TGFβ1诱导的细胞内胶原合成,从而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

4 临床应用

4.1 治疗痤疮

谭志贤[24]用五味消毒饮(青天葵、皂角刺、甘菊、地丁、蚤休、银花、香附、旱莲草、甘草)每日1剂水煎服,结合西药用洁霉素6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1次;阿莫仙0.5g和甲硝唑0.2g口服,每日3次,治疗痤疮18例,4日痊愈者10例,6日痊愈者5例,显效2例,无效1例。痊愈者1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4.2 活血止痛

刘玺珍[25]采用单味皂角刺为主,配伍少许药物,治疗各种坐骨神经痛117例,临床痊愈62.4%,基本控制17.1%,好转15.4%,无效5.1%。

4.3 治疗慢性盆腔炎

罗显民[26]用丹芍皂角刺汤(丹参、芍药、皂角刺、当归、乌药、川楝子、败酱草、桃仁、土茯苓、延胡索)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水煎服,1日1剂,痊愈40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

4.4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王蒿峰[27]用制川乌、肉桂、制南星、皂角刺、三棱、莪术、土鳖虫、全蝎、威灵仙、狗脊、白芷、制乳香、乌梅,加入白醋500mL,水煎开后热敷腰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3例,每日3次,每次20min。10天为1个疗程;配合手法,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痊愈32例,好转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3%。

4.5 治疗面部神经麻痹

罗志光[28]采用新鲜皂角刺、猪心共同煎煮,每日1剂分2次服药汁治疗面神经麻痹16例,结果痊愈9例,好转7例。

4.6 治疗臀痈

刘克龙[29]采用内服仙方活命饮加减(皂角刺、当归尾、甘草、银花、赤芍、乳香、没药、天花粉、陈皮、防风、贝母、白芷)和外用消毒散相结合治疗臀痈39例,治愈35例,占90%;好转4例,占10%;总有效率为100%。

4.7 治疗停滞不孕症

陈小刚[30]用孕坤通方(赤芍、皂角刺、路路通、败酱草、枳实、泽泻、千斤拔、没药、急性子、醋商陆)治疗停滞不孕症232例,痊愈64例,显效58例,有效67例,无效43例。受孕率为27.6%,愈显率为53.6%,总有效率为81.5%,无效率为18.5%。

4.8 治疗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

孙桂东[31]用金银花、皂角剌、连翘、紫花地丁、当归尾加减,结合西医治疗热毒炽盛型和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60例,结果均痊愈。

5 讨论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在皂角刺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药理学及临床应用的大量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现代临床应用中药及中西医结合应用有很大帮助。但是纵观皂角刺的文献报道,针对其有效成分的分离及含量测定方法建立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在中国药典中也是一项空白。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根据药理药效确定其药用活性,建立指纹图谱,并对其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与化学结构鉴定,追踪活性单体化合物或有效部位,建立合适的药理模型。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利用,对皂角刺抗癌有效成分的研究将不断深入,相信终有一天,科研人员能从皂角刺中提取到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癌成分,为癌症患者点燃生命的希望。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 .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 张敏,辛义周. 皂角刺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J].齐鲁药事,2005,24(3):164.

[3] 韩春辉,冷爱晶,王彬.商品皂角刺的真伪鉴别[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4):233-234.

[4] 胡旻. 皂角刺与常见混淆品的性状和显微鉴别[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8):673-674.

[5] 李永杰,冷爱晶,陈代贤,等.商品皂角刺真伪鉴别[J].中药材,2012,35(9):1418-1420.

[6] 王兰.皂角刺与山皂角刺的鉴别[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6):47.

[7] 赵庆忠,谭亚非,闻家伦,等.一阶导数光谱法鉴别皂角刺与山皂角刺[J].中药材,1994,17(8):23-24.

[8] 李万华,李琴,王小刚,等.皂角刺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6):763-765.

[9] 李万华,傅建熙,范代娣,等.皂角刺化学成分的研究——皂甙成分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0(2):l37-138.

[10] 徐哲,王漪檬,陈晓辉,等.皂角刺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与活性测定[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25(2):108-111.

[11] 田吉,何兵,李翅翔,等.HPLC法测定皂角刺提取物中槲皮素的含量[J].中国药房,2009,20(15):1156-1157.

[12] 刘艳明,徐青,薛兴亚,等.中药皂角刺的化学组成及液相色谱研究[J].精密化工,2006,23(10):967-976.

[13] 陈晓岚,屈凌波,韩维诚,等.皂角皂苷元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1,32(3):195-197.

[14] 刘建建,时鹏,黄涛,等.皂角刺提取物体外抑菌杀菌作用研究[J].医药导报,2013,32(3):300-302.

[15] 张唐颂,郭卫.天丁颗粒治疗急性阑尾炎83例临床观察[J].中药材,2004,27(6):465-465.

[16] 陈玉英,郭卫,张唐颂,等.天丁颗粒治疗慢性结肠炎98例[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190-2190.

[17] 梁月俭.中西药配合纤维支气管镜冲洗治疗肺脓肿31例[J].河南中医,2004,24(3):50-51.

[18] 王占彬,郭鲜敏,杨兰香,等.皂角刺提取物对肉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5,10(12):16-18.

[19] 曹学锋,郭澄,张俊平.皂角刺总黄酮对小鼠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10):588-58.

[20] 胡慧娟,祁公任,洪敏.皂角刺水煎剂的抗凝血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30-32.

[21] 何光志,邓树轩,何前松,等.皂角刺总黄酮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2,35(1):77-81.

[22] 刘明华,姚健,李荣,等.皂角刺总黄酮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作用[J].肿瘤防治研究,2011,38(6):643-646.

[23] 张珉,张俊平,王杰松,等.黄颜木素对HSC-T6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20(5):304-305.

[24] 谭志贤,李炳.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18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1,9(1):4-5.

[25] 刘玺珍,马智,刘印普.皂角刺煎剂治疗坐骨神经痛l17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4):21.

[26] 罗显民.丹芍皂角刺汤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1998(4):30.

[27] 王蒿峰.中药外敷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3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9,27(4):103-103.

[28] 罗志光.皂角刺治疗面神经麻痹16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0,8(8):44.

[29] 刘克龙.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臀痈39例实用[J].中医药杂志,2010,26(8):535-536.

[30] 陈小刚,农青,张顺平,等.孕坤通方治疗停滞不孕症232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1):59.

[31] 孙桂东.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6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7):904.

(责任编辑:宋勇刚)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Stings of Gleditsia Sinensis Lam

Qin Hualiang1,Wei Yi2*

(1.Liuzhou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Guang Xi 545006,China;2.Ruik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 Xi 530011,China)

Introduce the identification,chemical components,pharmaceutical action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stings of Gleditsia sinensis Lam.

StingsofGleditsiasinensisLam.;Research Progress;Clinical application

2014-05-13

覃华亮(1981-),男,广西柳州食品药品检验所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为中药鉴定。

韦怡(1980-),女,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及教学。

R284

A

1673-2197(2014)17-0054-03

猜你喜欢
皂角刺黄酮提取物
虫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希望
皂角刺侧柏膏治斑秃
皂角刺侧柏膏
中药提取物或可用于治疗肥胖
桑黄黄酮的研究进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皂角刺挥发油成分
神奇的落叶松提取物
皂角刺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补肾口服液中3种黄酮
紫地榆提取物的止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