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拥军
“再不疯狂就老了”,这句疯狂的话我还是听我夫人说的。从来不爱运动的她突然执意要去攀登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理由竟是多年前北大山鹰社社员的一句话:“你没有到山顶,无法体会在山顶的乐趣”。
乞力马扎罗最高峰5895米,海拔已经高过珠穆朗玛峰的大本营。经过仔细研究,她和同伴们选择了一条7天的线路,用5天时间登顶,2天返回。准备好了各种户外登山装备,夫人和朋友们就出发了。
估计连她自己也不会相信可以登顶,所以在机场反复跟我说她已经确认如果身体不行会有直升机接她下山,所以重在体验。我无可奈何。
山上的信号时断时续,到了海拔4600米以上就常常断线了。登顶预计在当地时间晚上11∶30,要连续走一夜。……,电话响了,夫人告诉我,经过8个小时,她终于成功登顶!完全出乎想象!我不知道平时看上去有些瘦弱的她怎么在零下20多度、海拔5000多米的山上走了一夜!但她很兴奋,说登顶时她哭了,不是所谓的登顶的喜悦,应该有委屈、有感动……。她说在向最高峰冲刺的时候,太阳正在升起,如同火焰一般,与雪山相映,那是从未见过的冰火境界!真是自然的魅力、造物的卓越(图1)!夫人还告诉我,当她站在顶峰,真的感觉周围的嘈杂渐渐远去,那一份属于自己内心的宁静让她觉得很幸福!
图1 乞力马扎罗的顶峰
听着夫人跟我说她的感受,我也很兴奋,真心为她高兴。她说她的登顶证书编号是297381(图2),是全世界第297381个登上乞力马扎罗山顶峰的人!这应该是她一生中挑战自己的一个辉煌印记!
图2 乞力马扎罗登顶证书
其实登顶只是一瞬间,而登顶之前,却是一步一步艰难的前行。在夫人的描述中,乞力马扎罗山并没有想象中的妩媚,但却有一种坚毅的美,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味。而攀登乞力马扎罗山本身只是一个过程,最终征服的不是那座山,而是自己的内心,是自己对自己的审视。
在经过多年艰难跋涉之后,2013年天坛脑血管病中心仿佛也在登顶,在这一年,我的同事登上3个脑血管病研究的顶峰。
第一个顶峰是医院以脑血管病临床试验与临床研究中心的方法学平台为基础,成功申办并获批了“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China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of Neurological Disease)”,也是目前唯一的神经系统疾病国家临床研究中心。2014年1月22日,这个中心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跃上一个新台阶(图3)。在这个新的平台上,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将会是另一个新的高度。
图3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启动
另一个高峰是天坛脑血管病中心的首席科学家赵继宗教授入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为中心未来凝聚更多的一流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图4),人才辈出才是中国脑血管病临床和研究的希望,是中国脑血管病研究事业蓬勃发展的动力。
第三个高峰是凝聚全国114家研究中心心血的氯吡格雷用于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疗效(Clopidogrel in High-risk patients with Acute Non-disabling Cerebrovascular Events,CHANCE)研究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图5),这是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研究实力的证明,标志着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研究跻身于国际一流的研究团队中。CHANCE发表以来,先后被欧洲、美国、加拿大评选为2013年全球卒中八大突破性成就、2013年全球神经系统疾病十大看点、2012-2014全球卒中研究十大成就中的标志性成果。
图4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继宗教授
图5 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CHANCE研究
今年年初在美国出差,和一位多年的朋友聊天,他告诉我:天坛脑血管病的研究像是一架稳稳起飞的飞机,迅速从地平线升起,在天空飞翔。但是,只有局内人才能知道这架飞机起飞前有将近10年的准备和积累,在之前的10年间,它在修整、加油,稳定而坚实的在跑道上滑行,10年稳健的助跑才有今天的腾飞。
登顶的瞬间是辉煌的,顶峰的风景也非常诱人,但是征服顶峰的过程需要的是坚毅和付出。当辉煌掠过,下一个更高的山峰在等着你,这就是征服的乐趣。
对于中国脑血管病研究如此,对于每个人的人生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