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迷雾 图+李晶
白乐天从民国飘来的火锅香
Bailetian The Oldest Hop-Pot in Chongqing
文+迷雾 图+李晶
八仙桌、红泥小火炉、二胡和扬琴、泛黄的老海报……它们代表着白乐天的民国记忆。脆爽的毛肚、嚼头十足的乐天牛肉、秘酿的米酒……它们则复原了白乐天的味道。在这家重出江湖的山城最老火锅馆内,香味从半个多世纪前飘荡而来,再次回到了开始的地方。
民国十年(1921年),渝中半岛连接上下半城的交通枢纽——较场壩(今较场口),一家馆子打开了大门。店门口围满了南来北往的人,一袭长衫的掌柜站在大门前,拱手笑迎四方来客。一旁拿着锣的小二瞅准了时辰,手上棒槌一敲,清脆的锣声伴随着洪亮的“开堂”二字,象征着馆子正式开张。早就等不及的客人们循着店内溢出的麻辣香味鱼贯而入。只不过,无论是迎客的掌柜、敲锣的小二还是进来尝鲜的客人们,估计都未曾想过,这一天竟会成为重庆火锅史上的一段传奇。
所幸还是有人记得这一幕。在1949年2月24日出版的《南京晚报》上刊发了一篇《毛肚火锅流源》,在考证了毛肚火锅的由来以及发展后还描述了一处细节:“民国十年以后,重庆有了第一家毛肚火锅馆,开设在校场壩,名叫‘白乐天’。”而白乐天之名从此传了下来,成了有文献记载的重庆第一家毛肚火锅馆。
不过那时的白乐天,还只能算作如今火锅馆的雏形。烫的主要是毛肚,做法则是源于码头上船工吃的“水八块”。《毛肚火锅流源》上对“水八块”有一段阐释:“用洋铁制八格的锅,下面生小炉灶,吃的时候每个人一格,加作料,烫牛杂。”这点倒是被如今的火锅继承了下来。
左右页图:要说味道,其实白乐天算不得重庆最好吃的火锅。不过光是重庆首家火锅的名头,已经让白乐天成了一个都市传奇。在白乐天,吃的不仅仅是复刻自民国的环境和底料,而是重庆人骨子里的火锅情怀。
后来不知道哪个老饕率先在“水八块”的基础上加入了毛肚,这在当时简直算是前所未有的革新。人们发现毛肚下到“水八块”后,口感生脆又相当入味,加上价格也不贵,一时间风靡全重庆。“水八块”也不再是“上不得台面”的市井小吃,摊子渐渐变成了铺子,铺子后来又变成了馆子。
作为最早也是味道最好的毛肚火锅馆,白乐天的名气自然越来越高。到了抗战时期达到顶峰,声闻全国。据说那个时候,到白乐天去吃顿毛肚火锅可是件相当有面子的事情。去白乐天的路上,遇见熟人问到哪儿去,回句:“走较场壩吃毛肚。”真是底气十足。
可惜的是,在重庆大轰炸时期,一颗炮弹恰好落到白乐天头上,一代名火锅从此销声匿迹。这一去,就是半个多世纪。直到不久前,较场口再次传来一记响亮的锣声,一声“开堂”穿越了数十年的时光,让那家传奇般的火锅馆再现于世。
归来的白乐天相当好找,依旧还是位于较场口。从得意世界往鲁祖庙花市方向走,白乐天恰好处在斜坡一旁。每个路过白乐天的人,不管是不是顾客,都会听到一句“客官,今天来烫毛肚吗”的热情招呼。如果你刚好在正午十二点经过白乐天,还能看到“开堂”的场景:小二拿着锣,狠狠敲上一记,然后扯开嗓门,高呼“开堂”,这是老白乐天的规矩,和1921年一模一样。
跨过门槛后发现白乐天的场子并不大,里里外外就一层,二十来张桌子。灯光有些昏黄,映照在墙上那些泛黄的老报纸之上,很是有些韵味。桌子都是统一的八仙桌制式,旁边是清一色的条凳。桌上摆着红泥小火炉,隔着老远就能听到木炭“噼里啪啦”燃烧的声响,为大冬天增添了一阵暖意。长衫褂子的小二们穿堂而过,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分秒中还真让人恍惚,好像回到了半个世纪前的较场壩。
正在感叹的时候,一段清澈的琴声响起。抬头一看,大堂正中的舞台上,两位老人正端坐。右边这位拨弄着扬琴,似在调音。左边那位则操起二胡,一脸从容。不一会儿,扬琴和二胡合奏起来,扬琴音色清亮,节奏感十足,而二胡也没有印象中的那份凄厉,反而显得欢快十足。就连我这种对民乐一窍不通的人都能听出乐声中骏马长嘶的意味,一曲《赛马》终了,满堂喝彩。
我上去和老先生攀谈了片刻,二位先生居然是从前的艺人,白乐天筹划重建的时候,专门找到他们,成立了白乐天乐团。这就有意思了,去重庆其他馆子烫火锅,只有菜单。但在白乐天,还有一份曲单。我拿起曲单浏览了一遍,上面多是些词牌名:《蝶恋花》、《一剪梅》、《钗头凤》……这些曲子全是上世纪30年代流行的调子。老人说白乐天点曲规矩有二:一是不点歌只点曲,二是行走江湖还是要讨个彩头,只是打赏全凭心意,客人吃着火锅,听着小曲,觉得舒坦就好。
左右页图:香醇的乐天果酒、脆爽的乐天毛肚、插着芦苇管子的精致酸梅汤瓶以及几位老先生精湛的曲艺演绎,都是你在白乐天无法拒绝的享受。
老人说完又弹了一曲《春江花月夜》,弹完之后,老人起身对喝彩的客人抱拳示意。青衫磊落,让人感叹,民国时候的艺人,大概也就是这个范儿吧。
白乐天的角落有张桌子和其他不一样。依然是八仙桌,不过凳子却是由两根重在一起的条凳构成。桌上的炉子也和其他桌的不一样,高脚样式,铁锅放在高脚炉子上面,显得有些高,坐在凳子上面的人,不得不站起来,才能夹到锅里的东西。
吃的人倒是开心,虽说要站着吃,不过热闹。据说这和1921年白乐天店中的情形如出一辙。那个时候还没有煤气炉,全部用这样的高脚炉子生火,木炭的火力比不上现在的煤气,但煮得久了,火锅的滋味就更加入味。因为锅高,坐着吃显然不方便,要么就叠凳子,要么干脆就站着吃,比现在更加随意。
同样传承下来的还有当年的锅底和特色菜品。吃惯了如今市面上的老火锅,我个人感觉白乐天的锅底稍嫌偏淡,没有那种恶狠狠的辣。上菜时小二说,这锅底是几位掌柜研究多年的成果,他们曾请了许多经历了民国时期的老人来品尝过,都说和当年味道相同。
至于特色菜,毛肚肯定是首选,切得异常大片的毛肚脆爽鲜嫩,和其他火锅馆还真是有些不同;乐天牛肉也值得一尝,明明看着像是普通的耙牛肉,却更加爽滑,中间又带着韧劲;而白家肥肠则用的全是肠头,一点都没有粉的感觉,嚼头十足。
环顾店中沉浸在火锅香味中的食客们,让我想起了一段应景的描述:“火光映红了兴奋的脸,板凳子矮了,便加一个,高高地坐着,女人们更露出了一截雪白的大腿,毫无顾忌地伸缩着筷子,尽情地往嘴巴里面送,往肚里咽,一停也不愿意停,任由汗珠子从毛孔中冒了出来,人们早已忘记了夏的炎热、秋的肃杀和冬的荒凉。”
在氤氲的烟火气中我陡然惊觉,这家山城最老火锅想要传承下来的,不全是民国的风情,甚至不全是民国的味道,而单单只是这个画面罢了。
推荐人语
面对重庆最早的火锅馆,重庆人还有什么理由不进去坐坐?在一锅麻辣鲜香的红汤和充满民国范儿的环境中,享受来自半个世纪前的火锅滋味。
地址:较场口石灰菜市场旁
最难忘的特点:敲锣喊“开堂”的堂倌,白乐天乐团的民乐演奏,民国范儿的环境还有脆爽鲜嫩的鲜毛肚。光是白乐天本身,也已经是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