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古北口

2014-03-07 01:46谢望南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4年1期
关键词:五棵松长城部队

谢望南

记得第一次来京是在冬天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想来那个冬季距今30多年了。

初来北京,还没来得及感受他的新奇,就感觉到了他的冷寒。来北京站接我们的是父亲的几个战友,他们抱着几件厚厚的军大衣,车上还放着为我们准备的军用大棉鞋。待我们“全副武装”后才开车。车子把我们送到了现处四环的五棵松饭店。因为这个“五棵松”的地名有点怪怪的,所以我几十年来一直记得。但是那个招待所的名字我是已记不清了,后来来北京时特地查了一下,原来是铁道兵第一招待所,现更名为五棵松饭店。次日,部队的一辆解放牌把我们带到了密云县的古北口。那时过河西还没有桥,车子涉水过了潮河,来到了地处河西古北口卧虎山长城脚下的父亲所在的89364部队营房。我老家地处南方的山区,地属罗霄山脉,山里也常会有雪,但像北京这么厚厚的积雪很少,棉鞋踩在厚厚的积雪上,“嘎吱、嘎吱”直响,脚是冻得生痛生痛的。部队起床号响后,战士们起来首先是铲雪,然后才能出操。

父亲从军16年,听他说从湖南的怀化参军后就出征去了越南,从越南回来不久就辗转来到了这古北口。他在部队后来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这13师64团度过的,而64团又在密云古北口驻军时间很长,父亲也就在这里度过了好些年的时光。我国对越反击战一结束,部队允许转业了,我父也将要带着我们转业回到地方。临走时,父亲和他的几个老战友,特地带上那个很有时代特色的120照相机,并拿了两把54式手枪,给我俩兄弟挎着,从古北口火车站沿着古北口一号隧道到二号隧道再到三号隧道,然后登上长城,进入河北境内的流水沟下来。转了一大圈回来,后来还过了潮河,去了我当时就学的古北口中学后面的长城以及古北口保卫战纪念碑,整整转了一天。当时我兄弟俩年纪尚小,还不能理解父亲的心境,现在想来他对自己付出青春的那条铁路,和那段令人遐想的长城是多么的深情,多么的依恋呀!

古北口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是燕山上拱护京城的一道天然屏障,是军事上的一道非常重要的关卡,杨家将就曾在此驻守雄关,出了此关口就是河北省了。当年这里曾有过古北口保卫战,许多保家卫国的先烈血洒长城,至今杨家庙里的长城上还留着当年激战时的累累弹洞。这里承载过帝王将相驶往热河的滚滚车轮,也曾遭受过日本鬼子万千铁蹄的践踏,历史的风云从这里不停地飞过。

父亲从军16载,转业后的第16年离开了我们。

转业回去时,父亲带着几个东北松木做的箱子,没有人知道,他在箱底下竟藏着一套从未曾穿过的军装,包括军帽和军鞋。父亲临走前交代我和弟弟,他要穿着那套军装走。父亲太依恋着那块土地了,太依恋他青春闪耀的军旅生涯了!

这次来京,正是秋意正浓时节,来到古北口我原住的地方,就住在当时我住的营房边上的邻居老同学赵哥家,赵哥有着满人血统,为人豪气大方,每次来我都是吃住在他家,他家的房子已经翻新,开了家民俗旅馆。第一天,赵哥陪我走了一天,又去爬了长城,去感受古镇古风。

次日一早我便独自上了屋后的铁路,沿着铁路一直走着、走着,走过了一号隧道、二号隧道、三号隧道,走到了流水沟。深秋的卧虎山长城内外满是红透了的野枣和挂满枝头的山楂,稍稍高大稠密些的树上总筑着大大的喜鹊窝,阳光刚刚出来,喜鹊就在树梢枝头间跳跃飞舞了,他们如同我小时就相识的伙伴,惊喜地看着我熟识的身影,关注着我的到来。

那天走下流水沟火车站,又走了七八公里的路来到了隶属河北的营盘圩,在营盘圩找了个个体的出租车,本想叫司机拐到小时去过的巴克什营看看,可时间不早了,赵哥家人的车还在等着我一同返京就没去成。唉!还是留一点点遗憾,给下次的来访留个借口吧。

猜你喜欢
五棵松长城部队
俄部队军演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儿在部队又立功
踏冰展“折扇”,斗球“五棵松”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守护长城
华熙LIVE·五棵松
老部队
2015年1月16日—1月31日全国影院票房TOP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