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副刊对现代文学经典建构要素的影响

2014-03-07 06:15黎妮
今传媒 2014年3期

黎妮

摘 要:晚清以来,以报刊为主要传播载体的大众传媒日益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变化,作为大众传媒与文学之间的纽带的报纸副刊,既是承担文学作品传播的载体,又对现代文学经典的生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本文拟从文学经典的建构要素出发,以《晨报副刊》作为切入点,探讨报纸副刊对现代文学经典内外部建构要素的影响。

关键词:报纸副刊;现代文学经典;建构要素

中图分类号:G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3-0059-02

一、引 言

大众传媒的形成与发展,对晚清以降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其中报纸副刊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共生共荣的关系,近年来一直是现代文学研究的热点。前人论述报纸副刊与现代文学之关系的文章已数不胜数,在报章对于文学发展之作用的研究方面,之前的论述主要是采用了以下两种范式,一种是将大众传媒(特指近代报刊)作为史料来梳理文学的发展脉络;另一种是在考察报刊文本的编辑、出版、流通的过程中,探讨报刊在文学生产传播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拟从第二种思路入手,从文学经典的建构要素出发,以《晨报副刊》作为切入点,探讨报纸副刊这一大众传媒形式对现代文学经典的建构要素所产生的影响。

经典的建构并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过程,学者童庆炳认为,文学经典建构因素起码有如下六个:“1.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2.文学作品可阐释的空间;3.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的变动;4.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价值取向;5.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6.发现人(又可称为赞助人)。[1]”回顾20世纪初现代文学的发生,可以看到报纸副刊对这六个要素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报纸副刊影响文学作品内部规律

作为大众传媒发展早期最典型的代表,报纸在中国的出现既是帝国主义经济入侵的结果,也是中国近代社会自身变化的产物。报纸作为当时最主要的媒介形式,所带来的冲击不仅仅在社会文化方面,在文学领域,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报纸副刊在当时已成为了文学传播的载体和媒介,给整个文学生态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具体到文学内部规律方面,它引起了如下改变。

1.创作主体:职业作家的出现。明清以前的文学作品多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大部分作品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然后再由专人进行加工整理形成一部作品,其传播方式也主要是说书等口语传播的方式,虽有少量印刷品出现,但由于传统的印刷工艺复杂,印刷成本较高,因而并未达到普及的程度。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发生和改进,大规模印刷作品的出现成为了可能,现代报刊的稿酬制度逐渐确立,因而也随之出现了一批依附于报刊以生存的职业作家。

沈从文作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作家的代表,其早期作品的创作和发表与报纸副刊息息相关。他初来北京时,由于没有经济保障,于是开始学习写作,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所投稿件都被投入废纸篓。直到1924年冬,沈从文在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上才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在此后三年半的时间里,他在《晨报副刊》上“发文共约109篇,平均每11.7天发表一篇,算上同题系列和连载等形式,这个数字更是高达188篇。[2]”除此之外,《现代评论》、《京报民众文艺》及其它副刊也发表了一些沈从文早期的文学作品。沈从文也曾称自己是第一个职业作家,最先的职业作家,就是因为他在1929年开始担任中国公学的讲师之前,写作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

2.作品内容:关注现实人生。报纸副刊的出现不仅给传统文人们提供了一条新的生存之道,也给他们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思想和内容。许多现代知识分子将大众传媒作为救亡图存的工具,将揭露批判现实、传播新思想新观念作为大众传媒的职责,因而,报刊上的文学作品也就具有了更强的现实针对性。《晨报副刊》在当时做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报纸副刊,就发表了大量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它在五四时期主要以文学研究会作家为主体、以启蒙思想为指导,以现实人生为题材,发表了一大批主张“为人生的艺术”的“问题小说”。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受到新思潮的影响而离开乡村,许多作者开始用带着淡淡乡愁的情感来审视现代文明,乡土题材的作品又渐渐地成为了《晨报副刊》上创作的主流,这在客观上推动了乡土文学的发展,也丰富了文学写作的内容。

对当时的文人来说,当写作能够提供给他们生活最基本的经济保障时,他们才有可能成为独立的知识分子,才能区别于传统的文人士大夫,脱离对政治阶层的依赖,创作出具有独立思想和独特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因而从文学经典的内部构成要素角度看,在报纸副刊环境中孕育出来的现代文学作品已具备相应的艺术价值,也具有了一定的可阐释空间,具备了成为文学经典的基础。

三、报纸副刊改变文学经典外部建构要素

一部文学经典的生成,并不是只要这部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可阐释的意义空间就可以,在其形成过程中,既有纯文学的因素在起作用,也有非文学的、世俗的力量介入其中,在这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报纸副刊对文学外部建构要素的影响。

1.报纸副刊的引导作用。(1)引导意识形态的变动和文化权力的下移。自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一直在试图寻求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但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维新变法,都仅仅局限于对西方的器物、制度层面的学习。在不断的摸索中,国人开始意识到学习西方文化精神的重要性,也开始利用报刊这一现代传播媒介来宣扬西方的科学、民主思想,这使得国家的文化权力不再只控制在少部分人手中,中国的资产阶级终于撕开了政界对舆论控制的铁幕,成为了舆论的主体和受众。据史料记载,“到了20世纪初,几乎当时的各大报纸都开设了副刊,并迅速形成了一个以《晨报副刊》、《京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和《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为代表的四大副刊以及集中在京、沪等地的报纸副刊群。[3]”这些副刊在当时影响力极大,其蕴含的思想主张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发展。以《晨报副刊》为例,在初创早期,由李大钊任主编,此时的整个刊物除了注重国外文学作品的翻译以外,另一个显著的亮点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大力宣传,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到了徐志摩任主编时期,促进新文学的发展仍然是《晨报副刊》的主旨之所在,此时,许多对新文化运动很热心的人逐渐成为了其撰稿作者和忠实读者,并且由于徐志摩本人注重于扶植文学新人的成长,所以,以《晨报副刊》为中心聚集了大批文人,其中既包括声名显赫的文坛老手也包括初出茅庐的文坛新秀,而这些都可以说是文化权力下移的一个缩影,越来越多的文人脱离了对政治阶层的依赖,成为了独立的知识分子,也掌握了更多的媒介资源,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公众舆论”。(2)引导文学批评价值取向的改变。对于一个报纸副刊来说,刊登外国文学的翻译作品和展开新文学方面的讨论,也是其主要内容。作为代表的《晨报副刊》,它一向很重视译载近代世界著名作家的作品,这些译著不仅在文体上相当广泛,在时代上几乎涵盖了从古希腊时期至20世纪同期欧亚国家的重要作家作品,且其流派风格也极具代表性。在欧风美雨的熏陶下,国内的传统文人也开始受到其影响和启蒙,国内的文人不仅接受了这些舶来品,也开始尝试创作新式的文学作品。且此时的副刊,不仅注重对外国文学理论的介绍,对于文人们所萌生的新的文学思想也予以关注,据史料记载,在《晨报副刊》的早期,共计刊登了现代文学史上较有重要价值的小说理论二十余篇,其内容涉及小说创作论、创作主题论以及文学评论等文艺理论的诸多方面。这些理论通过报刊的传播,对众多文学青年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当时人们评价一部文学作品的标准也产生了导向作用。(3)引导读者阅读期待视野的转变。报纸副刊在引导受众读什么的问题上,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来讲,能够阅读报刊的还是那些家境殷实、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知识分子阶层。在当时,传统知识分子的历史形态被打破,“域外文化的广泛传播使知识分子人格、思想觉醒;城市的兴起冲击着宗法制伦理观念,使知识分子有了赖以存在的空间;科举制的废止、入仕之路的崩裂使士群发生裂变,知识分子终于有了重新选择的可能。[4]”因而,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已不再适应逐渐觉醒的知识分子的阅读需要,他们急切呼唤着能够反映新思想的、描写新生活的文学作品。发表在广大报纸副刊上的现代文学作品正是在这一需要上应运而生,其中《晨报副刊》在这方面战绩显著,在创刊早期,鲁迅、叶圣陶、冰心、许钦文等人在该刊上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实践了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主张,也开启了现代乡土小说写作之风气。在后期徐志摩任编辑时期,此时《晨报副刊》的文学创作队伍除了有一部分文学研究会作家之外,还有一部分新月派作家,另外也提携了一些文学新人,这就给当时的文学版图增添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也为当时的读者带来了更多的精神食粮。

2.报纸副刊的发现作用。对一部文学作品的发现人来说,其该具备的品质是,“第一要有发现能力,提出对于作品的新体会和新理解,第二要有较大的权威性,他的这种权威性使他的发现推广开来。[1]”可以说在以报刊作为主流传播媒介的社会中,一部作品能否与受众见面,主要取决于报刊的主编。因为报纸主编的这一身份使他们具有较多的渠道获得新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根据个人的编辑方针来选择发表作品,他们的这种“发现人”作用,既可以使一位作家长期处于沉寂状态,也可以使他们一鸣而起成为文坛新秀,这一点从沈从文作品的面世历程中就可以得到印证。早在孙伏园做主编时期,沈从文就开始向《晨报副刊》投稿,但其作品始终得不到孙伏园的赏识。直到徐志摩担任主编之后,沈从文的作品才受到了《晨报副刊》的青睐,每月发表五六篇是常事。通过在《晨报副刊》上接连不断的发表文章,既提升了沈从文在文坛的知名度,也为他解决了经济问题,激励他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以后创作出《边城》、《长河》这些经典作品打下了基础。所以说,在现代文学发生时期,报纸副刊的发现作用是不容小觑的。总之,对于现代文学作品来说,在它们诞生之初,就受到了来自媒介环境的强烈影响,报纸副刊对于一部作品能否成为文学经典的内外部要素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在如今看来,现代文学名家频出、经典作品数量繁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因为有了报纸副刊这一媒介,那些具有新思想、传播新理念的文学作品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广泛的受众,产生最为深刻的效应。

参考文献:

[1] 童庆炳,陶东风.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史习斌.媒介权力与沈从文职业化写作的形成[J].求索,2012(5).

[3] 崔银河.《晨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文学[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4] 马永强.文化传播与现代中国文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