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爱玲
四种木香的比较鉴别及功效异同
何爱玲
木香、川木香、土木香和青木香分别来源于菊科、马兜铃科的不同植物,通过鉴定比较,表明药效有别,不可混用。
木香;川木香;土木香;青木香;性状特征;功能主治
由于四种木香名字的相似,药材经营商、临床医师、药师们都难以区分,甚至在某些地方混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只收载了木香、川木香和土木香,未收载青木香。作者就它们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性味功效等作比较,以方便大家参考学习。
1.1 木香为菊科植物其干燥根,习称广木香。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的厚片,切面棕黄色至棕褐色,中部有明显菊花心状的放射纹理,形成层环棕色,褐色油点(油室)散在。气香特异。
1.2 川木香为菊科植物川木香或灰毛川木香的干燥根(用“油头”描述川木香)。呈类圆形厚片,切面黄棕色至黄白色,可见点状油室及径向裂隙,有的中心呈空洞状。气微香,嚼之粘牙。
1.3 土木香为菊科植物土木香或总状土木香的干燥根,习称祁木香、藏木香。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片。切面有放射状纹理,散在褐色油点,中间有棕色环纹,气微香。
1.4 青木香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及北马兜铃的根。①马兜铃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质坚脆,切面形成层环隐约可见,皮部淡黄色,木射线宽广,乳白色,木质部束谈黄色,呈放射状,导管孔明显。香气特异。②北马兜铃与马兜铃基本相似,唯片形较小。
2.1 木香:形成层成环;韧皮部、木质部中均有类圆形或椭圆形油室散在。薄壁细胞中含菊糖和小形草酸钙方晶。
2.2 川木香:形成层环波状弯曲,纤维束木化,并伴有石细胞;油室散在于射线或髓部薄壁组织中;薄壁细胞可见菊糖。
2.3 土木香:形成层不明显;薄壁细胞含菊糖;油室分布于韧皮部与木质部。
2.4 青木香:①马兜铃根皮层散有油细胞,内含黄棕色油滴;韧皮部亦散有油细胞;形成层成环;薄壁细胞内含单粒类圆形淀粉拉,脐点呈点状或裂隙状。②北马兜铃根栓内层石细胞2~15个成群,长圆形或圆形。
①木香含挥发油、木香碱、菊糖。油中主要成分为木香内酯、二氢木香内酯等,并含有氨基酸约20种。②川木香含挥发油及菊糖。挥发油中含木香内酯,分离可得土木香内酯。③土木香挥发油主含土木香内酯及其衍生物异土木香内酯。④青木香根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马兜铃酮,并含马兜铃酸、尿囊素等。
①木香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胁、脘腹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②川木香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胆经。行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胀痛,肠鸣腹泻,里急后重。③土木香辛、苦、温。归肝、脾经。健脾和胃、行气止痛、安胎。用于胸胁、脘腹胀痛、呕吐泻痢、胸胁挫伤、岔气作痛、胎动不安。④青木香辛、苦、寒,入肺、胃经。行气、解毒、消肿。治胸腹胀痛、痧症、肠炎下痢、高血压、疝气、蛇咬毒、痈肿、疔疮、皮肤瘙痒或湿烂。内服或外用。
5.1 来源、性状和显微特征上的区别 ①来源不同:木香、川木香、土木香均来源于菊科,唯青木香来源于马兜铃科。②气味不同:木香和青木香气香特异;川木香气微香且嚼之粘牙;土木香气微香。③显微特征不同:木香形成层成环,褐色点状油室,含小形草酸钙方晶;川木香形成层环波状弯曲,有石细胞和油点;土木香形成层环不甚明显,凹点状油室;青木香形成层成环,含油细胞和粉拉或石细胞,不含菊糖。
5.2 性味功效异同 ①木香与青木香均有行气止痛之功,均可用治脘腹胁肋胀痛、泄泻或呕吐,以及泻痢、里急后重等症,青木香长于清热解毒,木香长于调中。但二者行气的特点不同:木香辛散苦降、芳香温通、脾胃气滞而有寒者用之最宜;青木香辛散苦泄,微寒清热,肝胃气滞而兼热者用之最宜。②川木香功效与木香相似,但兼入胆经,功专行气止痛,善用于肠鸣腹泻,里急后重。③土木香除入脾经,具健脾和胃、行气止痛外,还入肝经,具有安胎作用,用于胎动不安。据报道土木香对肺部有温和作用以及能轻柔地促进胸部黏液咳出,可用于几乎所有的胸腔疾病。④四种木香中唯青木香性寒,长于清热解毒,用于蛇咬毒、痈肿、疔疮、皮肤瘙痒或湿烂,也可外用。
5.3 所含化学成分不同,所以药理作用不同 总之,从以上可看到,它们的来源、性状特征、化学成分和性味功效均有所不同,请中医药人员严格区分,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应仔细辨别,谨防混用或代用。
475000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药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