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科研院所大质量管理的实践与创新

2014-03-07 07:53:09赵瑞全徐贵来
中国军转民 2014年10期
关键词:科研成果科研院所科研项目

■ 赵瑞全 徐贵来

军工科研院所大质量管理的实践与创新

■ 赵瑞全 徐贵来

2008年以来,核地研院通过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强化质量管理职能、增进体系运行实效性等手段,创新性地建立了科研项目质量管理模式、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评价标准、科研项目质量考评标准和质量管理考核与评价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了“大质量”管理机制。

一、传统质量管理的局限性

质量是军工科研院所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质量管理水平是体现军工科研院所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优劣的基础,是军工科研院所的活力、生命力以及综合科研能力的标志,也是军工科研院所参与激烈市场竞争的有力保障。

传统的质量管理范围比较窄小,往往只注重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而忽视后续的服务过程(特别是服务质量),这种质量管理理念认为检验是保证质量的唯一途径,而且主要是重视专业检验人员的专检,忽视了员工自检和互检,因此势必造成了2个误区:一是重结果好坏,轻过程管理;二是内部质量管理缺位,直接由甲方进行质量验收。这种传统质量管理的局限性有时会严重制约科研院所的发展。

二、建立大质量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以“零缺陷”为目标的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建立大质量管理机制。

全面质量管理在项目管理中主要体现在:(1)全方位管理:包括科研成果的先进性、经济性、可靠性、可推广性、履约性、顾客满意度等。(2)全过程和环节管理:包括策划、计划、设计、外协、现场试验、成果整装、评审、归档、报奖等。(3)全员参与管理:凡与科研成果质量有关的所有人员,包括:高层领导、科研管理人员、设计人员、生产人员、采购人员、维修人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等。

市场经济时代,基于质量的科研管理模式应运而生:项目论证——签订合同——计划任务下达——科研启动——节点检查——成果验收——生产验证,一切以质量为中心,以成本为立足点,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根本出发点的科研新体制,强调“项目管理机制,过程控制方法”、“节点检查验收,里程碑式考核”的新型管理模式。

当前,军工科研院所面临转制的战略机遇期,军民品分线,各企业都在探索民品产业化之路,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也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建设一流科研院所、增强实力和竞争力,需要靠提升科研成果水平、提升技术水平、提升管理水平来保证,靠外树形象、内练素质来实现。

三、大质量管理的实践与创新

2008年以来,核地研院通过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强化质量管理职能、增进体系运行实效性等手段,创新性地建立了科研项目质量管理模式、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评价标准、科研项目质量考评标准和质量管理考核与评价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了“大质量”管理机制。

1.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强化质量管理职能

在实践中以质量目标统领科研、生产和管理各项工作,实现纲举目张。

质量目标的制定,一般应遵循“两上两下”的程序,搞好往期、本期和预期的综合平衡,进行班组、研究所(中心)和全院的三级控制。

在制定质量目标时遵循:平均先进性原则、关键性原则、激励性原则以及调节性原则,特别是平均先进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

2.增进体系运行实效性,增强持续改进能力

为避免质量管理体系与实际管理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核地研院十分注重内审、管理评审、质量监督、外部审核等环节,不断寻求持续改进机会。

在内审过程中坚持内审组(内审员)负责制,从内部审核计划实施到跟踪验证,内审员全程参与,确保技术和管理问题双归零。另外,在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中要求内审员做好“运动员、裁判员和教练员三合一”的角色,不断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4个着力点指导每次管理评审,达到预期效果:(1)完善体系文件,提高可操作性;(2)增强工作主动性,提高科研创新能力;(3)强化管理职能,提高制度执行力;(4)提升科研成果水平,提高核心科研能力。

3.创新性建立科研项目质量管理新模式

从项目设计到科研成果归档、报奖,制定了严格的项目管理工作流程与质量控制,划分了阶段和控制点,明确了工作任务、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在科研项目的质量管理中做到了大质量、大协调。

创新性建立了科研项目质量管理的“三控两管一协调”模式:控制设计、实施、验收3个阶段(环节),管理合同履行和信息报送2个板块,组织与协调质量检查(自检、抽检、专检和交接检)。

4.建立定量考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评价标准

2009年以来试行定量或半定量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首先,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影响因素及其重要性,包括领导重视程度、全员参与度、资源的保证度、顾客满意度、科研成果质量、科研过程控制能力以及持续改进愿望等因素,建立质量体系运行评价标准体系;其次,赋予各因素适当的权重系数,增强综合、客观、半定量的评价体系运行有效性,相对有效地克服定性评价的主观性。

5.建立定量评价质量管理考核标准

为进一步增强职工质量意识,提高持续改进能力,提升科研成果和质量管理水平,核地研院于2010年制定了《质量管理考核与奖励办法》。该办法以质量责任制的建立、质量培训、年度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内—外审情况、院内质量监督审核情况以及日常体系运行情况等均可作为考核依据,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将质量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奖优罚劣,在年度绩效考核中突出“质量约束性指标”的权重。每年考核一次,并列入年度质量工作计划中。

总之,经过多年的体系建设和质量文化积淀,逐步构筑了核地研院的质量文化框架,培育了“想做的事要写出来,写出来的事要做到,做过的事要留记录”的质量文化观念,造就了一种“言必谈质量管理,行必循标准规范”的质量文化氛围,并注意在日常工作中发挥质量文化的辐射功能,规范各项工作,倾力打造院所文化中强劲的质量文化功能模块。

(作者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猜你喜欢
科研成果科研院所科研项目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科研成果转化
水运工程(2022年7期)2022-07-29 08:36:12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加强医疗科技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
审批复杂 科研成果落地难
中国卫生(2016年12期)2016-11-23 01:10:16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公民与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24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西藏科技(2015年12期)2015-09-26 12: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