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大学教授 徐 焰 少将
解放军制胜之道17 隔海震慑,炮击金门
国防大学教授 徐 焰 少将
解放军炮兵某部在炮击金门前表决心
解放军炮击金门机场
1958年8月20日,毛泽东正式下令:立即集中力量,对金门国民党军予以突然猛烈的打击(不打马祖),把它封锁起来。
8月23日下午17时30分,解放军以459门火炮突然轰击金门,85分钟内发射炮弹3万余发。这次炮击达成了突然性,成为解放军炮兵历史上一次模范战例。
福建前线的陆海空三军部队着手对金门实行全面封锁。8月24日,解放军的鱼雷艇队拦截国民党军从金门外逃的船队,使大型运输舰“中海”号中一雷负重伤,4000吨的“台生”号中两雷致沉没,国民党军对金门的海运一时停顿。金门岛上的机场遭炮火封锁,也无法再起降飞机,空运也被迫中止。
解放军对国民党军据守的金门岛实施大规模的炮击和全面封锁,重要的战略目的是对美国在远东的军事意图进行战略侦察。8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解释说:美国同国民党订了共同防御条约,防御范围是否包括金门、马祖在内,没有明确规定。美国人是否把这两个包袱也背上,还得观察,打炮的主要目的不是要侦察蒋军的防御,而是要侦察美国人,考验美国人的决心。
“八二三”炮战之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公开声称:他将行使国会1955年通过的《福摩萨决议案》,命令美军援助国民党军。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主力开赴台湾海峡,其中包括航空母舰4艘,有1艘还从正干涉中东事件的地中海第六舰队急速调来。此时的金门海域成为世界舆论界注意的焦点。为了对新中国实施“战争边缘政策”的威吓,艾森豪威尔派出军舰为国民党军运输舰只护航。
9月8日,当解放军前线指挥员就美舰为国民党舰船护航一事请示方针时,毛泽东决定只打蒋舰,不打美舰。福州军区政委叶飞进一步请示,“如美舰向我开火,我们是否还击?”毛泽东明确回答:没有命令不许还击。
当天中午,美蒋混合舰船编队靠近金门时,解放军以43个地面炮兵营突然开火,发射了2.17万发炮弹,国民党军“美乐”号登陆舰当即起火爆炸沉没。美舰急忙退到料罗湾以南5~12海里,徘徊观望未发一炮。9月11日,美舰再次为国民党运输舰护航驶近金门时,遇解放军炮击又匆忙退走。
叶飞事后回顾说:“经过这一次较量,就把美帝国主义的底全都摸清楚了。……当时台湾海峡的形势已经非常清楚,蒋介石千方百计想拖美帝下水,而我们则力求避免同美帝发生直接冲突,美帝也极力避免同我发生直接冲突,这就是当时台湾海峡非常微妙的三方形势。”由此,中共中央认识到:美国是在确保其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国家在战略上取守势。
金门遭受封锁一个月后,美蒋矛盾日益公开化。美国要求蒋介石退出金门、马祖,以台湾海峡为界实现“停火”。蒋介石则把金、马作为他仍“代表全中国”的象征,拒不撤退。毛泽东认为,如单独夺取金门而不能同时解决台湾问题,美国制造“台独”或“两个中国”将更为可能。
10月5日,毛泽东指示福建前线从次日起停止炮击,中央军委也确定了“打而不登、封而不死”的决策。10月6日,我以国防部长彭德怀名义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指出:以7天为期,停止炮击,建议国共两党举行和平谈判。人民解放军对金门一个多月的封锁至此解除。
由于台湾当局仍不肯接受和谈,美国又大力宣扬“永久停火”,10月25日,由毛泽东起草、以彭德怀名义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宣布:“我们两党间的事情很好办。我已命令福建前线,逢双日不打金门的飞机场、料罗湾的码头、海滩和船只,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大小岛屿上的军民同胞都得到充分的供应,包括粮食、蔬菜、食油、燃料和军事装备在内,以利你们长期固守。”
这种安排的寓意是:单日打,表示中国内战仍然存在;双日停,让国民党军固守金门,将蒋介石拖住,并对台湾军民表示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诚意。艾森豪威尔当时惊异地说,这种打法是“一场滑稽歌剧性战争”。
这种“双日不打、单日打”的巧妙奇特的战争方式,完全变成了一场地地道道的政治仗,为立足长远、解决台湾问题奠定了重要基础。
(本栏责任编辑:何 荷 图片来源:本刊资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