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玲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广东 广州510380)
广州地铁一号线电客车为西门子公司生产,其信息及诊断系统中运用DINBUS总线控制系统,通信协议为SIBAS32(由SIEMENS自行定义、开发),包含中央故障存储单元(CFSU)和智能化外围接口(SIBAS KLIP子站)、故障显示器3大部分,主要用于整列车各微机子系统及车载信号设备的通讯连接、数据传输。
SIBAS KLIP是集I/O于一体的西门子地铁电客车自动系统的缩写,其为智能输入/输出设备,与所在车辆的外围设备进行故障信息、车辆状态信息的传递。每节车均有一个SIBAS KLIP子站,而A车的KLIP子站包括:AS318接口卡、3个总线模块、3个DE16×DC110V输入卡、1个DA8×DC110V输出卡、1个DA16×DC24V输出卡。
广州地铁一号线电客车经过十多年的运营,KILP子站各电子板的元器件均已逐步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对列车的安全运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降低该风险,本文分析了KILP板故障对列车制动系统的影响,并举一反三提出了合理的技术改造建议,以期降低隐患故障的影响。
12月7日一号线西门子电客车1718车在正线ATO进站对标时出现冲标现象,且司机反映列车常用制动模式下制动力不足,需依靠操作快速制动SM驾驶进行对标。针对该故障,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导致列车常用制动功能失效的原因为A车KLIP板反向串电。
故障列车回库后,对列车进行了模拟试验:操作司机控制器方向手柄缓解列车紧急制动,并操作牵引/制动手柄在0~100%位置进行常制试验,发现列车常用制动功能失效,立即对列车常制控制回路进行检查,使用万用表测量列车常用制动信号线2063Z有30V左右的电压,然后测量二极管2V07正极电压为0,负极电压为30V。由此可以断定该30V电压为后续设备ECU(制动控制单元)、DCU(牵引控制单元)和KILP(诊断设备)反向供出的电压,导致整列车常制信号线有30V的电压信号,从而引起常制失效,如图1所示。
从图1(b)中可以看出,该反向电压可能为6节车的ECU、4节车的DCU和2节A车的KLIP任一部分产生,需对可能的故障点进行一一排查。在常用制动模式下,逐个将A车的ECU、CFSU以及动车的ECU、DCU微动开关打下,该电压仍然存在,然后分别拆下1A18、1A17车常用制动信号送入KLIP113板(16×110V板)的插头,发现当拆下1A17车KLIP113板的插头后该30V电压消失,列车故障现象消失,常用制动功能恢复正常。因此可以断定,导致该故障的原因为1A17车KLIP113板故障,一直有约30V的反向电压送至常用制动回路,造成列车常用制动功能失效。
图1 牵引制动回路
此次出现故障的为SIBAS KLIP113板(DE16×DC110V输入卡),即16通道110V直流输入模块,用于故障信息和二进制控制信号的输入,正常状态下只负责对外围110V信号的接收。经调查,该板为返修测试正常的返修件,对该故障板进行检测,确认故障原因为该KLIP113板的板载二极管性能老化,反向限流能力降低,当该板工作电源110V接通后,常制信号输入回路的限流二极管未能起到限流作用,导致输入端错误,出现约DC30V的反向输出。
但根据列车实际的故障现象:正线该车ATO运行进站精度对标时冲标,说明列车只在低速状态下常用制动失效,而在高速运行时牵引系统的电制动功能却未受到影响。针对这一情况作进一步调查:查看电路图1(b)分析,当A车的KLIP板反向送出30V电压时,该30V的电压会同时送至整列车的DCU、ECU板,但根据列车实际的故障现象,该30V的电压仅对6节车的ECU板造成影响,导致列车常用制动不能给出,而未对DCU造成影响,电制动仍能作用。
分别对ECU进行常用制动诊断的SS1板和DCU进行常用制动诊断的A311板的相关常制控制电路部分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SS1板选用的光耦是CNY17-4,输入端串联电阻为33kΩ。给常用制动回路输入端送入不同的电压值,在光耦另一端测试E极电压,如图2所示。测试结果如下:输入电压为5V,光耦E极对地电压2.6V;输入电压为10V,光耦E极对地电压3.7V;输入电压为16V,光耦E极对地电压4.6V;输入电压为24V,光耦E极对地电压4.84V;输入电压为60V,光耦E极对地电压4.9V。
图2 ECU SS1板光耦回路
(2)A311板选用的光耦是HP2232,输入端串联电阻为89kΩ。给常用制动回路输入端送入不同的电压值,在光耦另一端测试VO2输出电压,如图3所示。测试结果如下:输入电压为5V,光耦输出极对地电压0V;输入电压为10V,光耦输出极对地电压0V;输入电压为16V,光耦输出极对地电压0V;输入电压为24V,光耦输出极对地电压0.25V;输入电压为44V,光耦输出极对地电压3.9V;输入电压为60V,光耦输出极对地电压3.9V;输入电压为110V,光耦输出极对地电压4V。
图3 DCU A311板光耦回路
从以上测试数据可以看出,ECU SS1板使用的是线性光耦,开关状态随电压值输入的不同而不同,当输入电压达到16V时,该光耦已导通。而DCU A311板使用的是非线性光耦,开关状态比较稳定,44V的输入电压是临界值,当输入电压小于44V时光耦不导通,当输入电压大于44V时光耦导通,输出电压较稳定。
因此,当列车牵引手柄推到常用制动位,此时列车常用制动信号线应该失电,送往ECU的常制信号线电压为0,ECU SS1板光耦不导通,输出低电平信号“0”,经过74HCT368芯片后输出高电平信号“1”,ECU执行常用制动功能。但当1A17车KILP板反向错误供出30V电压通过常用制动信号线送给整列车的ECU和DCU板时,6节车ECU SS1板光耦元件在输入端有30V的电压时导通,从而使ECU收到常制信号为“0”的低电平,即列车制动系统一直认为没有常用制动,从而出现整列车常用制动失效的故障。但4节车DCU A311板则相对稳定性较高,KILP板反向供出的30V电压没有使DCU A311板的光耦导通,DCU接收到的一直为常用制动的低电平,因此列车的电制动信号未受到影响,列车仍可进行电制动。
对一号线西门子列车电路图进行分析可知,整车的常用制动、快速制动、紧急制动110V硬线信号在两端A车均要送至KLIP板,而从目前该故障KLIP板的检测结果看,部分板载二极管已出现性能下降的情况,一旦A车的KLIP板出现类似故障,就会对整列车的ECU制动功能产生严重影响,极易造成正线列车清客、救援事故。基于此,建议在两端A车的常用制动、快速制动、紧制制动和牵引回路送往KLIP的线路上串联一个二极管,如图4所示。该改造方法不仅简单而且成本较低,每列车仅需要8个二极管和10mm长度的导线,同时,改造后整车制动控制电路安全性较以往大大提高,能有效防止类似因KLIP板本身故障导致的制动电路控制故障的发生。
图4 改造电路图
由于该改造方案只在列车常制、快制、紧制和牵引信号送至诊断系统KLIP板的回路上增加一个二极管,所以对列车自身送往ECU、DCU的常制、快制、紧制和牵引控制回路没有任何影响,即使新增加的二极管被击穿或是出现不导通故障,受到影响的只是列车常制、快制等状态下KILP板对应制动信号的诊断监控,对整个列车的运行功能及司机判断均无影响。改造带来的列车运营风险极低,且能有效防止类似因KLIP板本身故障导致的制动电路控制故障的发生。
目前一号线西门子列车已运营十多年,诊断系统KLIP板电子元器件逐步出现老化,一旦A车的KLIP板出现反向串电故障,将会对列车的ECU制动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在两端A车的常制制动、快制制动和紧制制动回路送往KLIP的线路上串联一个二极管,可有效避免因KLIP板本身故障而导致的制动电路故障的发生。
[1]Adtranz.广州地铁一号线车辆描述[Z],1997
[2]Adtranz.广州地铁一号线车辆电路图[Z],1997
[3]广州地铁车辆中心.广州地铁一号线故障处理指南[Z],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