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肺主忧”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症发病机理*

2014-03-06 16:04张宗学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郁证五脏素问

张宗学,张 伟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特点表现为患者肺功能进行性降低,逐步进展,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不完全可逆。随着病情进展,COPD 亦可引起其它脏腑病变,如心血管事件、骨质疏松、抑郁和焦虑状态等。其中抑郁症是较为常见的合并症,往往引起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同时导致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对患者预后有不利影响,增加COPD 患者急性加重次数[1]。具有多种合并症患者常提示预后不佳[2]。但是在大样本研究表明,合并抑郁症的COPD 患者,对其抑郁状态的针对性治疗比例并不高[3]。病人常常出现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易激惹等负面情绪,明显影响对疾病积极治疗的态度,因此需要医者进一步提高对此合并症的认知度[4]。本文试从“肺主忧”角度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及其内涵,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1 “肺主忧”的科学涵义

1.1 五志与七情

七情在祖国医学是指人的七种情志,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主要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这种正常范围的情绪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一般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五志首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刘完素则首次明确把“喜怒思悲恐”归于“五志”范畴,《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脏之志者,怒、喜、悲、思、恐也,悲,一作忧,若五志过度则劳”。因为情志变化是脏腑应答外界诸种刺激所产生,五志产生的基础是脏腑之精气。根据中医学理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因此怒、喜、思、悲(忧)、恐(惊)五志的产生与肝、心、脾、肺、肾五脏精气具有相关性。

1.2 肺在志为忧

五脏藏精,精化为气。五志的产生是五脏气机运动的表现,故情志活动为五脏所主。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肺在志为忧”。悲忧为人体正常的情绪变化或情感反应,由肺精、肺气所化生。悲哀过度或过度忧伤,此种情绪变化则对机体具有不良影响,可损伤肺精、肺气,或可导致肺脏宣发肃降生理功能的失调。《素问·举痛论》:“悲则气消。”悲伤过度,可出现呼吸气短等肺气不足的现象。反之,若人体正气虚弱,脏腑精气虚衰,对情志刺激的适应和调节能力低下,则易诱发疾病的发生。就肺脏而言,肺气虚衰或肺气宣发肃降生理功能失调,人体对外界非良性刺激的耐受能力下降,易于产生悲忧的情绪改变和波动。临床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少气懒言,胸闷不舒。《素问·举痛论》“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2 抑郁症发病与COPD 的相关性

2.1 诸气贲郁,皆属于肺

抑郁症在中医学归属“郁证”范畴,多系气机郁滞、七情内伤所致,以心、肝和脾等脏腑受累为主[5]。从五脏病位而言,传统理论论述认为,郁证基本病位在心肝两脏,其次在于脾,再次及肾,而病变相关脏腑涉及肺脏的论述较少。然而从抑郁症的发病表现以及病机分析,肝与肺两脏密切相关。在《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贲郁,皆属于肺。”强调了气机郁滞不舒,主脏在肺。《证治汇补·郁证》亦云:“郁症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医方论·越鞠丸》说:“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流通,郁于何有?”抑郁症的基本病机为气机郁滞,运行不畅。肺主气,司呼吸,精神状态、思虑等活动以气为物质基础,生理状态下,肺气充足,则气血充沛,人体之精神活动正常。若出现肺气虚弱,生化不足等病理改变,则神失所养,机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耐受能力下降,则会导致抑郁情绪的出现。

2.2 肝肺相关

从经络循行而言,肝肺两脏密切相连,在《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同时本篇肝经经脉病候提出:“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据此可知,二者经脉相通,气血相连,病理改变亦有相关性。就其生理功能而言,肺与肝在气机升降上密切联系。清·叶天士指出:“肝左升,肺右降”,并论述:“人生之气机应乎天地自然,肝从左而升,肺从右而降,肺病主降曰迟,肝司横逆曰速。”肺为华盖,位居人体上焦,属阳中之阴脏,肺气以肃降为顺。肝者居下,为阴中之阳脏,性喜调达。二者气机相合,升降相因,共同维持气机之平衡。肺主人体一身之气,郁证病变的根本为气病,故宜治肺从而畅达气机,同时亦利于肝气之疏泻。反之,病理状态下,肝脏失于疏泻,可致肝气郁结,同时也能导致肺气失宣。概括而言,肺病及肝,导致郁证的发生。

现代研究证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中存在大量炎性细胞,其释放的细胞因子及急性期反应蛋白在COPD 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6]。加之COPD 患者因病情反复、迁延日久,疾病急性加重致反复入院等因素,会形成相应病态心理变化,如兴趣丧失、活动减少和动作迟钝等症状出现。而且心理障碍常和躯体致病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心理疾病—躯体疾病二者形成恶性循环,导致COPD 症状的恶化或急性加重次数增多,延缓康复[7]。

3 COPD 的治疗重视解郁调神

肺在志为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久病不愈,肺气亏虚,治节失常,情志不舒,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同时过度忧伤又加重肺气的耗散,使COPD 症状加重。因此COPD 患者治疗同时,加用解郁调神之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8]。处方治疗时加用疏肝解郁之品,如合欢皮、合欢花、香附、柴胡以条畅气机,以复肺之宣发肃降的生理功能,有益于患者恢复。研究亦证实,对抑郁的积极干预控制能够减少其对病人整体预后的不利影响,能明显改善病人用药依从性、提高运动量和自理能力[9]。抗抑郁的相应治疗能改善COPD 合并抑郁患者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提高病人运动耐量,减少COPD 急性加重发生率,从而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积极意义[10]。

4 结语

肺主气司呼吸,人之精神、思虑等活动以气为基础。肺气充足,精神活动正常。久病肺虚,气血不足,气机周流不畅,引起机体对外界不良反应刺激耐受性下降,悲哀过度或过度忧伤,可损伤肺精、肺气,或可导致肺脏宣发肃降生理功能的失调,引起患者情绪低落、悲观厌世等抑郁情绪的出现。COPD病人抑郁障碍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其病因主要与COPD 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损害及长期不良的负性情绪体验有关。若诊断和治疗不及时,能够严重降低COPD 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COPD 合并抑郁障碍的患者强调治疗在调肺的同时考虑舒肝,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1] 钟南山,蔡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焦虑抑郁的关系[J].继续医学教育,2007,21(16):17-19.

[2]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updated 2014)[EB/OL]. http://www. goldcopd. org/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50-51.

[3] 袁义,王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抑郁障碍的研究[J]. 临床肺科杂志,2014,19(1):87-88.

[4] Kunik ME,Roundy K,Veazey C,et al. Surprisingly high prevalenc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hronic breathing disorders[J]. Chest,2005,127(4):1205-1211.

[5] 张伟,谷明明. 浅析“肺朝百脉”与肺胀[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1):19-21.

[6] Khaled A,Umme K,Rachel D,et al. Biomarkers of systemic inflammation and depression and fatigue in moderate clinically stable COPD[J]. Respir Res,2011,12(1):3.

[7] 江恋,侯昕珩. 帕罗西汀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症的疗效[J]. 广东医学,2012,33(20):3163-3164.

[8] 陈秋帆,洪文扬. 抑郁症的治疗需调肺[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9):12-13.

[9] 叶陈毅,汪俊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合并症临床研究进展[J].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7):1305-1306.

[10] 朱迎霞,李海峰. 抗抑郁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3):472-474.

猜你喜欢
郁证五脏素问
适时调整郁证诊疗思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失眠与五脏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中医郁证病名解析❋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
郁证辨治探析
“五脏神”学说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