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之理念转变

2014-03-06 15:53范光杰杨汉国
关键词:信仰道德意义

范光杰,杨汉国

(四川理工学院 政治学院,四川 自贡643000)

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多元价值的冲击,大学生的道德问题和道德信仰教育已经引起社会和学界的热议,大多数论者都把当前大学生的道德信仰缺失归结为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转型、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利益格局道德调整、国外西方价值观的影响等等,从学校自身教育理念转变的视角研究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还不多。内因是决定性的,一个事物从量变到质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外在影响到内在自身的改变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而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缺乏实效性、针对性却是一个存在已久的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大学生的思想、信仰在慢慢受到影响、慢慢发生改变的过程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反应比较慢,甚至没有做出恰当回应。当传统的理念和方法与大学生的内心冲突发生对抗时,不仅我们期望的正面教育目的难以达到,甚至造成教育者与大学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的情感交流障碍。

一、从崇高到世俗:道德信仰教育的现实际遇

今天,道德信仰问题、道德信仰教育问题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使许多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工作者,甚至专家学者都深切地感受到那种束手无策、无所适从的困惑和焦虑。道德信仰教育最大的现实际遇就是大学生与承担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相互的交流出现了严重障碍,相互之间缺乏信赖,在这个变化极大、极快的转型时期,原来师生之间的亲切感渐次疏离,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缺乏相互的理解。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开放的环境,道德教育、道德信仰教育几乎没有强有力的声音,除了物质上的繁荣之外,市场经济没有给人们带来道德上、道德信仰上的正能量,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泛滥,对人们的道德信仰产生的巨大影响和冲击,既是人们始料未及的,也是现今无力回到崇高的无奈和困惑之源。一方面是感觉的安逸,一方面是道德的滑落,而物质上的充盈并没有填满精神上的空虚。这种巨大的反差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的痛苦、迷茫对道德信仰的消解力量不可低估。我们的教育理念上的失误在于:对市场经济为价值取向的改革给人们道德价值观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事前缺乏充分理论上的准备和实践上的应对,造成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取向和道德理想渐次失去批判能力和引导功能。当这种影响和冲击已经成为一种客观结果的时候,一些研究者又把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市场经济造成了信仰的世俗化,把道德信仰的追求和物质利益的追求对立起来,这就使得人们的选择更加无所适从了。要么选择信仰,要么选择世俗,现实反馈给我们的学生的感觉就是:要赚钱,就得不择手段,就得不讲道德。我们的教育者都不能给予正面明确的回应,抑或一些回应显得苍白无力,大学生的道德信仰怎么可能不出现困惑、迷茫呢?

对市场经济可能给人本身、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带来的冲击缺乏必要的准备,尤其是对传统的信仰体系的消解估计不足,缺乏正面的引导和应对是道德信仰教育的最大失误。一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甚至放弃了自己的阵地,任由世俗化渐次消解了人们的道德信仰的基础。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社会,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往往采取了一种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表现出来,劳动被异化了,人的价值被物化了。人的本性和价值被当作与一般商品的效用和价值来审视和对待,物成了评价和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和尺度。人们不再追求虚幻的和抽象的价值,希望通过对物的占有来达到对人自身本质的占有,以占有物的方式来占有人本身。人不再信仰神,也不崇拜自己,而是崇拜物,崇拜金钱。对物的追求成为了人的生命活动的根本的唯一的目的。人不可避免地卷入强大物质世界的激流漩涡之中,人的本质外在化了,接受着、享受着物的满足与奴役。“一旦物质的东西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时,他本人也就变成了其占有物的一部分。”①维克多·奥辛廷斯基:《未来启示录——苏美思想家谈未来》,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年第140 页。在以往的宗教信仰里,人受神的控制,神是目的,人是手段。对上帝的“去魅”之后,人本身应当成为目的。然而,人的本性迷失在自己的感觉欲望之中,物成为了一种异己的超越自己本质的力量,与人本身发生对抗,人的本质又一次以颠倒的方式表现出来,人是手段,物是目的。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是当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我们对此缺乏充分的道德、文化层面的准备,对此引发的人们价值观的变化缺乏正确的引导。对物的过度占有和追求,使人丧失自己。“现代性的价值序列的转换与人的实存状态抹去了人的精神的内在本质,现代人的伦理道德因此发生了重大转折。在人的精神本质物化和既定化中,道德的形而上价值基础抽空了,现代人的伦理只有落到身体感觉的基础上。”②金生鈜:《德性与教化》,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12 页。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忽略了人本身的教育,忽视了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忽略了人的市场行为中的人的本性,而人的本性在于人本身,在市场之中如果人自身丧失了,道德信仰危机的产生就不足为奇了。在大学生当中,许多人的“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世俗化成为个人信仰的重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部分大学生对金钱、权力的无限崇拜,以金钱的多少、权力的大小来定义成功,并以此为标准来选择专业和职业;入党的动机不再是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信仰,而是为日后找份好工作增加砝码”。③吴佳丽:《迷失与重构:当前大学生信仰问题探析》,《学理论》2011 年第18 期。如果道德信仰教育用空洞的说教去改变这种现状,显然不会有什么实效性。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是道德信仰教育的又一重大失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从一个过度强调个人服从的社会道德评价体系,慢慢消解在逐渐释放出来的追求个人利益的、充满竞争的市场之中,道德评价的标准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这场转型中本身就蕴藏着对传统道德信仰的巨大解构力量,原有的利益分配和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对这些改变能够起到引领作用的核心价值没有建立起来,道德行为上的无所适从源于道德信仰层面上的无根性。道德上形而上的痛苦思考没有找到清晰的答案,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又不得不面临道德的行为上抉择,所以只有跟着感觉走,道德信仰被遮蔽,走向世俗化乃是必然趋势。应该有什么样的道德生活?困扰着大学生,也困扰着我们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道德信仰教育不能脱离人们的现实生活,世俗化俨然已经成为现代人、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追求物质生活本身应该是幸福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神生活、道德信仰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就普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286 页。贬低世俗生活的价值,崇高的道德信仰教育变成了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面在于:人不能把对物质的追求和享受当成唯一的人生动力,一切为了自己的利益,一切为了自己的享乐,为此不择手段,损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这样就会丧失精神追求,道德信仰就会遭到侵蚀,不要说理想信仰,就连做人的基本诚信也会丧失,这是我们要加以批判的。因此必须转变道德信仰教育理念,不能简单地用今天否定昨天,用昨天否定今天;用精神批判物质,用物质批判精神;用崇高抵御世俗,用世俗抵御崇高。大学生道德信仰的迷茫在于他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世俗生活与信仰理想之间出现了严重失衡,显然道德信仰教育就应该帮助他们找回这种平衡,使大学生在道德信仰方面有正确的追求,在道德行为上形成正确的选择。

二、从规范到信仰:道德信仰教育的形而上关切

道德信仰教育就是要把作为外在的道德规范、道德律令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的道德要求、道德自律,使之成为他们为人处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道德信仰内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成为人的生命里不能缺失的要素。伦理教育、道德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前,过分强调政治因素对道德的影响,甚至政治因素成为了道德的替代,改革开放以后又片面重视道德的经济基础,甚至把它看成是唯一的决定性的因素,总之,最大的忽略是道德的信仰基础,甚至不提或者否定道德的信仰基础。道德不仅是一种有着明确现实目标的实践理性,不仅仅是一堆道德律令、道德规范,如果你现在告诉他们应当做什么,他们就会反诘你,为什么?没有对此问题的形而上的追问和回答,大学生在自己的道德实践中随时随地会陷入实然和应然的冲突和困惑,在道德行为上表现出不和谐、不统一。

信仰的超越性、终极性使人能够超越人本身的有限性,超越对物欲的诱惑,才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作为终极意义和永恒价值,道德信仰具有了神圣、崇高的价值基础,才能成为人们行为的评价标准。“人们在精神层面为何道德以及践履道德的方式、程度及其社会效应等,在根本上不是源于道德自身的,而是源自于包含道德而又高出道德的精神因素,这就是一切主体据以安身立命的信仰因素”①杨乐强:《信仰乃道德之本》,《现代哲学》2001 年第3 期。。道德是立国之本,也是立人之本,但是人不能为道德而道德,在人们的道德行为之中体现着道德的精神层面的信仰。道德的行为出自于人的本性,是人之为人的内在追求。“人不可能为道德而道德,其道德意识必须有精神支撑。这种精神支撑使其道德实践显得充实、踏实”②卓新平:《神圣与世俗之间》,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106 页。。今天,我们的生活在物质形态上可以说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精神层面上却陷入了焦虑、迷茫,生活的富足与精神的危机同时存在于现代人的现实之中,靠什么来支撑存在的价值?精神与现实越来越疏离,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空虚,孤寂,靠什么来赋予生命的意义?涂尔干曾言:“如果我们从方法论上拒斥了神圣的观念,而又不系统地用其他观念取而代之,那么道德的准宗教特征就没有基础了(因为我们拒绝的是提供了这种基础而不是另外一种基础的传统观念)。于是,人们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倾向于否认道德。事实上,当道德作为一种事实,完全以事物的本性为基础时,人们不可能感觉到道德的实在性。”③[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11 页。现代人的道德的无根性是道德行为层面的杂乱无章的总根源,种种乱象乃是否定道德的表现。离开了信仰,各种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的道德行为就会跳出来,而人的本性就会以各种各样荒谬、怪诞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邓小平多次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第306 页。我们的道德教育太过关注外在的规则方面,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使大学生对崇高理想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缺乏追问,乃至不感兴趣,不明白为什么要遵守那些规范,尤其是当这些规范面临现实种种诱惑、道德底线不断被突破的时候,大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就会陷入矛盾重重的纠结、迷茫,产生痛苦,而这种苦闷和困惑在道德规范层面上无法得到解脱,在面临道德行为选择时,就会产生犹豫,无法真正从道德自律的主体精神出发,自觉践行道德行为,无法使道德信仰在日常的道德行为选择中得到升华和坚定。有学者指出,当今德育注重适应、忽视超越,热衷功利、淡漠信仰,讲究实惠、忽视崇高,致力于传授“何以为生”的教育和培养,放弃了对大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培养和教育。⑤陶明达:《从三年滚动调查看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的变化》,《中国教育研究》2002 年第7 期。因此,道德信仰教育的理念必须从关注具体的规则转变到形而上的关切,必须关注“应当之应当”,从外在走向内在,从道德规范走向道德自律,从道德自律走向道德信仰。

三、从虚无到超越:道德信仰教育的逻辑进路

在转型时期,变化着的生活与观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张力,我们创造了许多,也牺牲了许多;我们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当我们反思得与失,许多东西已经不具有可比性,如果人本身都丧失了,外在的东西再多,还有什么意义呢?道德信仰遭遇的现实就是物质生活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富裕、充实的现代人,精神世界的空虚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物质上的富足却驱赶不走人们精神天空的阴霾。人们的灵魂越来越需要精神信仰的支撑,越来越需要追问形而上的价值关怀。雅斯贝尔斯说,“本质的人性降格为通常的人性,降格为作为功能化的肉体存在的生命力,降格为凡庸琐屑的娱乐”。①卡尔·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年第40 ~41 页。传统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关怀和精神支撑在对物质的追求和对感觉欲望的依赖之中渐次受到消解,人们的存在方式和生活观念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最后连人本身都无法认识、无法理解、无法把握。弗罗姆在《逃避自由》中写道,“由于人失去了他在一个封闭社会中的地位,他也就失去了他生活的意义,其结果是他对自己和对生活的目的感到怀疑……一种他个人无价值和无可救药的感觉压倒了他……新的自由带来不安、无权力、怀疑、孤独及焦虑的感觉。”②弗罗姆:《逃避自由》,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 年第36 页。世俗的物质生活的优越反而构成了对传统伦理价值的消解,大学生对传统神圣的、绝对的、教条的伦理说教产生了反感,在摆脱传统道德束缚的同时释放出巨大的感觉欲望,对形而下的感性生活的追求具有急切的现实性,对物质感性的追逐成为生存的目的和中心,人本身消融在这个物化时代的激流漩涡之中,信仰被物化的世界所遮蔽,内在的东西外在化了,价值的东西感性化了,绝对的东西相对化了,人们的行为似乎不再需要任何精神上的依据, “这样也行、那样也可”,渐次成为大学生日常行为的准则。道德信仰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没有了精神上的自律,日常的行为就只能听凭随机的、偶然性的支配,而这种行为选择除了随时随地的利益、感觉、好恶之外,不可能有稳定而持久的价值关怀。

大学生的道德信仰教育遭遇的困境在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没有找到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逻辑进路。道德信仰的缺失是因为大学生对道德生活、道德价值的不信任,原因在于他们的生活越来越陷入到一种价值空虚的境地,一切好像都摸不着、抓不住,转而追求一些看来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的金钱、地位、名誉等等,然而人越是把这些东西抓的紧,越是感觉到空虚,越是感觉到缺少的东西重要,生活中找不到依靠、缺少支撑。对虚无的超越,对生活意义的追问正是道德信仰教育的逻辑起点。寻找精神家园说明现代人对信仰的渴望,也说明信仰不可能被彻底地消解。人在对世界的反思中确立自己的人生目的,与此发生关系的种种行为才有意义,而这种生活意义乃是一个人心甘情愿为之奋斗、为之受苦甚至为之牺牲生命的东西。人不能没有终极关怀,人不能脱开意义而生活,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人的本性。当这种意义缺失了,人生就会失去方向、失去目标,就会被不确定性、不安全感所束缚、所压迫,一切教育都应该是针对人本身的,要建立有价值人生的意义系统。丹尼尔·贝尔讲过,“每个社会都设法建立一个意义系统,人们通过它们来显示自己与世界的联系。这些意义规定了一套目的,它们像神话仪式那样,解释了共同经验的特点,……这些意义体现在宗教、文化和工作中。在这些领域里丧失意义就造成一种茫然困惑的局面。这些局面令人无法忍受,因而也就迫使人们尽快去追求新的意义,以免剩下的一切都变成一种虚无主义或空虚感。”③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 年第197 页。

道德信仰教育的切入口就在于“尽快去追求新的意义”,面对意义的失落,要使行为不再受到偶然性的随机选择的困扰,必须寻找行为的终极关怀,才能摆脱行为在道德上无根性的缠绕。

超越虚无,获得意义乃是当前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逻辑进路。当作为终极关怀的最终依据、目的和价值,为之奋斗、为之奉献、为之牺牲的意义被唤醒的时候,我们才能在被消解、被遮蔽的价值之中明白,哪些是金子,哪些是砂砾。在转型时期的巨大变迁之中,我们得到了很大的物质支撑,却又丢失了精神拐杖。追逐感觉和物欲,最后只能导致无意义和空虚。尼采早就指出,“虚无主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自行贬值。没有目的,没有对于目的的回答。”①《尼采·权力意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年第280,294 页。现今大学生道德信仰的缺失,正是道德信仰教育本身失去批判能力和引导功能的表现,一些大学生沉醉于感性物欲,是真实与虚无的颠倒反映,把虚无的东西当作真实的东西去追求,而到最后却只能得到空虚和无意义,在这种蜕变和转换过程中,最高价值的自行贬低和废黜,导致信仰的失落,结果只能堕入虚无主义的泥潭。如尼采所描述的那样,“彻底的虚无主义……确信存在是绝对没有根据的,包括这一见识:我们毫无权利设想一个似乎‘神圣’,似乎是真正道德的彼岸或自在之物。”②《尼采·权力意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年第280,294 页。显然,当前大学生道德信仰的缺失不仅仅是表象上能看到的东西,诸如道德情感麻木、道德行为失范、道德动力机制功利化、道德理想世俗化等等,而是那种深入骨髓的无意义感的压抑和困扰,这种形而上的无目的、无意义、无价值使许多人相信命运之无常、人生之偶然。对大学生的道德信仰教育如果仅仅从外部的表象出发,无异于隔靴搔痒,无法达到对虚无的超越,无法消除生活的荒谬感,从根本上说,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逻辑进路在于超越虚无、超越荒谬,创造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人生。

四、结语

加缪曾言, “看到生活的荒谬,这不是结束,而仅仅是开始。几乎所有伟大的思想家都以这个真理为起点。”③转引自罗歇·格勒尼埃:《阳光与阴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第80 页。大学生道德信仰是为他们提供人生价值的确定性,如果不能建立持久稳定的道德信仰,就会沦为相对主义和实用主义,不仅使原有的道德信仰体系和道德规范遭到怀疑、发生动摇,甚至被抛弃;而且对任何介入他们内心的价值体系都会产生抵触、对抗。转型时期大学生的道德信仰状况已经不容乐观,既有怀疑与动摇,也有抵触与对抗。对大学生的道德信仰教育,不能简单采取一厢情愿的灌输方法,必须转变道德信仰教育的理念。檀传宝教授早就谈到,缺乏深层次的价值皈依,从而使道德教育成为一种非精神的物理的运动,这是现代道德教育的最大病痛。”④檀传宝:《论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 年第2 期。道德信仰教育必须诉诸于对道德行为和道德规范的形而上的关切,转变道德教育的理念,从信仰的高度,从对大学生应具备的终极价值关怀入手,才能使大学生的道德从世俗回归崇高,才能从人的本性层面上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猜你喜欢
信仰道德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论信仰
铁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