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丽娟 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 215400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20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乳腺癌发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65岁以上的乳腺癌患者因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被称为老年乳腺癌[1]。老年乳腺癌患者多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其他系统慢性疾病症状,导致患者对手术创伤和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耐受力下降。因此,重视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现对我科2003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4例65岁以上老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1.1 临床资料 2003年1月-2012年10月共收治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老年患者34例,其中1例为男性乳腺癌,1例为双侧乳腺癌,年龄65~88岁,中位年龄75岁。34例就诊患者中,30例因乳房无痛性肿块就诊,2例因乳头血性溢液就诊,2例因乳房疼痛就诊,其中1例有乳房皮肤破溃,2例可扪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瘤的直径1.0~5.0cm。34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中合并糖尿病4例,高血压病12例,脑血管疾病5例等,其中有4例患者同时伴有两种以上其他病症。
1.2 乳腺癌病理类型与临床分期 34例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分布情况:浸润性导管癌22例(64.7%),导管原位癌7例(20.6%),黏液癌3例(8.8%),髓样癌1例(2.9%),炎性乳癌1例(2.9%)。以2002年AJCC对于乳腺癌的TNM分期标准为依据,34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中,癌症处于Ⅰ期的共8例,处于Ⅱ期的共15例,处于Ⅲ期的共3例,处于Ⅳ期1例,另外原位癌患者共7例。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6例。
1.3 免疫组化检验结果 据免疫病理统计,ER和PR的检验结果呈阴性7例,占20.6%,ER或PR的检验结果呈阳性5例,占14.7%,ER与PR检验结果均呈阳性22例,占64.7%,另外,HerbB-2检验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共20例,三阴病例共有2例,占5.9%,Ki67检验结果为>10%阳性的患者共6例,占17.6%,p53检验结果呈阳性的患者共7例,占20.6%。
本组34例研究对象经充分术前准备,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手术方式不同,采用局部浸润麻醉、静脉麻醉或全身麻醉,对14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占41.2%;18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占52.9%,其中有4例术中行前哨淋巴结活检;2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占5.9%。手术后的辅助化疗方面,对70岁以下,全身情况良好的患者采取化疗的有11例;因淋巴结转移行放疗的4例;内分泌治疗方面,1例采用三苯氧胺进行治疗,30例采用芳香化酶抑制剂进行治疗,2例三阴患者及1例有血栓高危患者未采取内分泌治疗。34例患者在手术后均得到了随访,随访期间,有2例由于其他疾病死亡,2例术后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1例出现肺转移,其余29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发现有复发转移的现象。
在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的最大目的。相关医学研究表明[2],由于治疗不到位而缩短生存率的老年乳腺癌患者所占几率在半数以上。由于老年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表现为卵巢功能减退,肿瘤生长缓慢,较少侵袭性,淋巴转移晚,雌激素敏感性高,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高,HerbB-2表达下降,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中,乳头状癌、黏液腺癌比例相对较高[3];且大多数老年患者伴有一些其他系统疾病,因此在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依据患者的全身情况、预期寿命、肿瘤特点等,为其单独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保证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对有良好耐受力的患者,年龄在75岁以下,心、肺、肝、肾功能等大致正常的情况下,改良根治手术仍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近年老年乳腺癌的手术范围也有缩小的趋势,因早期老年乳腺癌ER阳性率高、肿瘤恶性程度低、预后好,对早期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放射治疗+腋窝淋巴结清扫或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手术方式,其远期疗效与根治手术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对肿瘤较大,腋窝淋巴结有转移及ER/PR阴性者,腋窝淋巴结清扫仍属必要。对年龄>75岁,或心、肺、肝、肾功能等方面的损害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则应优先考虑采取单纯乳房切除手术或乳腺区段切除术。本组34例研究对象均是在对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考虑后采取适合的手术方式。在术后放化疗方面,对于耐受力良好,但临床分期相对较晚,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可考虑给予适当的放化疗。因老年乳腺癌患者肿瘤生物学浸润性低,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约60%~70%癌细胞表面有ER或PR表达,化疗对这些患者疗效并不高,在减少机体肿瘤负荷的同时也给机体造成了一定的急慢性损伤,且相关医学研究表明,此治疗方式对于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并不具备优势,因此,笔者认为若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在70岁以上,不论ER或是PR的检验结果是否为阴性,均不考虑采用化疗进行辅助治疗,必要时可加用放疗。而内分泌治疗则相对安全,对ER阳性老年乳腺癌患者,该治疗方法耐受性强,不良反应小,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不会造成严重影响,是老年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组34例研究对象中,共有31例患者术后通过三苯氧胺或芳香化酶抑制剂进行治疗,疗效明显。
总之,对于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治疗,需要遵循个体化的原则,从患者身体状况、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使患者能够从治疗中获益。
[1]McCready DR,Yong WS,Ng AK,et al.Influence of the new AJCC breast cancer staging system on sentinel lymph node positivity and false-negative rates〔J〕.Natl Cancer Ins,2005,96(11):873-874.
[2]韩东兴,严琳,陈云霞,等.老年性乳腺癌的特点及个体治疗〔J〕.实用癌症杂志,2011,26(3):277-278.
[3]唐金海,韦达.青年和老年乳腺癌的特点和治疗策略〔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2,10(6):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