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医学在本科三级学科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

2014-03-06 11:59:30张素素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年5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医学教育基础

张素素,孙 嘉

(南方医科大学:A.第二临床医学院;B.珠江医院内分泌科,广东 广州 510282)

转化医学是近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出现的新理念,其强调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搭建临床与基础的多学科合作平台,建立二者间更为直接的联系。目前,转化医学在我国研究生及八年制医学教育中已有所开展,通过转化医学教育的实践,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医学五年制本科教育中,探索适应转化医学要求的医学本科生培养模式成为顺应当前医学发展的需求。

1 转化医学的概念及其在国内医学本科教育中的现状

转化医学是生物医学领域的新兴理念之一,其源于美国《科学》(Science)周刊首次提出的“从实验台到病床(bench to bench)”研究模式,1996年,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Lancet)首次使用“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一词[1]。转化医学如“双向通道”,其包含:①将基础医学取得的成果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②针对临床问题,设计基础研究实验并加以检测和验证[2-3]。转化医学旨在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固有的屏障,把基础研究获得的知识、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上的治疗新方法,从而更快速地推进临床医学的发展,最终使患者直接受益于科技。

转化医学在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是指在教学中运用转化医学理念,以基础医学理论解释临床疾病机制,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反馈到实验室中进行相关深入研究和探讨性学习,进一步来指导临床实践。目前,多数医学院校的本科教学模式仍是采用传统模式和理念——将基础医学教学和临床医学教学孤立起来,临床学习与基础教学脱节,存在着“教基础不知临床,教临床不会运用基础”的弊端。以基础医学为主的学院式研究和以临床医学为主的临床研究共同构成了现有的医学研究格局,二者发展的速度不协调、方向不对称、缺乏合作,导致二者之间形成了“鸿沟”[4-5]。另一方面,教学医院的教师对转化医学理念的理解及认识不够深刻及全面,缺乏合理的教学运用模式,在教学工作中尚不能够将转化医学与基础理论知识两者的教学有效结合。

2 以转化医学为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针对上述教学现状,围绕转化医学理念创新理论教学模式,需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学结合起来,改变基础医学教学只注重对基础医学的研究和探讨,临床学科教学只侧重于灌输临床科目的现状;既要将理论教学内容临床化,又要通过基础医学理论解释临床疾病机制,让转化医学理念在教学和实践中发挥作用。

2.1 提高教学医院教师转化医学意识

教学医院的教师同时担任着临床医生和教师两个角色,对转化医学教育开展和实践具有关键的作用。为构建简单、合理、有效且易于推广的转化医学教学模式,提高教师转化医学意识是关键。教学医院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交流,让更多的教师了解转化医学理念,定期开展转化医学论坛或讲座,邀请高水平专家介绍转化医学领域的新进展,鼓励教师参加转化医学科研课题等是提高教师转化医学意识的主要方式,对形成具有转化医学理念的师资队伍,在教学中融入转化医学理念、开展转化医学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2.2 优化课程设计,增强授课的针对性

教学内容的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潜在的引导作用。传统的本科医学教育阶段遵循先基础,后临床的顺序,理论课程授课内容遵循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临床联系、治疗的顺序,该顺序以疾病的本质为出发点和中心,合乎逻辑,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并不存在与这样一个顺序完全吻合的认识过程[6]。大三是本科生的重要转折点,是由基础向临床转折的过渡时期,教师可立足转化医学思想优化课程设计,授课时由临床表现穿插进相应的基础知识如病理生理机制、病理变化,然后再强化疾病的概念、病因,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应该采取的防治措施,最后教师结合临床与最新科研进展,总结临床正确处理原则和方法,这种顺序的调整是避免基础与临床脱节的有益尝试。

各学科教师应针对自身学科特点,如普通外科、骨科等较侧重于解剖,增强授课的针对性,以提高学生对医学基础课程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从实验台到病床和从病床到实验台的潜移默化过程。以内分泌科课程教学为例,糖尿病是内分泌科常见病,在该课程的授课中,病理生理机制是其重点难点,在该部分应详细讲解。如加强对脂肪酸β氧化、三羧酸循环、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调节等病理生理机制的复习和讲解,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的病理生理机制,并结合基础研究加以拓展,而不仅仅是将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

3 以转化医学为理念开拓科研创新思维

转化医学要求科学研究从临床实际需要出发,针对疾病的发病机制、预防、诊断以及治疗等临床工作的多个方面提出科学问题[7]。因此,转化医学对科研能力培养绝不应是简单的实验室操作技术、方法的培训,而应是临床能力训练和基础研究能力训练的有机结合[8]。在临床实习阶段,教师指导学生提高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意识,注重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观察、判断、分析、综合和预测能力,组织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将临床中遇到的有科研价值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自主设计基础科研实验。亦可组织学生利用临床工作中收集的临床资料,开展临床研究,引导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细心观察,善于总结,在提高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同时,培养和开拓科研思维。

老师在指导学生设计课题时,可提出一些常见的、简单的病例,来激发医学生的好奇心。例如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等。教师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果你是主管医生,除了现有常用的检验检查方法,还能通过什么方法检测或预测糖尿病患者是否有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等其他并发症?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并查阅相关的资料和文献,查找相关新指标,可自行设计探索性、创新性实验,探索新的检验指标。教师带领学有余力、对科研有热情的学生组建科研小组,对临床工作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并进行探索。在该过程中可以使医学生了解如何从临床病例中发现问题,如何运用基础知识设计课题寻找解决临床问题的办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树立了转化医学意识,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查找、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9]。

4 本科生阶段开展转化医学的意义

4.1 转化医学教育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利用转化医学的理念,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中找到交汇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医学本科生培养模式。在学习理论课程前学生尚未接触临床患者,对疾病的症状、体征等没有感性认识,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以临床典型病例为基础,可使学生联系临床应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该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早期结合,可促进课堂知识的吸收,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4.2 转化医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

我国现有医学本科生教育期限为五年,本硕连读为“5+2”或“5+3”模式,基础研究和临床易于被隔离开来,既不能适应医学改革的需要,也不能满足未来医学发展的要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兼顾临床实践技能培养与科学研究技能训练。Krajewski A和Chandawarkar R Y[10]曾提出,在住院医师教育和培训中,激励他们提出相关问题、设计实验,把他们的发现转化到临床实践中。

随着转化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化,本科生阶段开展转化医学教学教育,为医学生提供了一个学科交叉的开放式研究平台,既增强基础教学科研人员及学生对临床知识的重视和理解,又为临床师生提供进入实验基地探索基础研究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基础学习或研究人员着眼于发表论文数的多少、论文期刊影响因子的高低,对于其研究成果是否真正能应用于临床则表现为关注度不够而临床研究人员由于忙于医疗实践,对前沿的基础研究成果与进展也缺乏兴趣的现象。实现转化医学教学是一种良性循环,一方面强调将实验室发现的有意义的成果转化为能提供临床实际应用的手段,另一方面亦可帮助他们树立转化医学意识,重视从临床中凝练课题,以实现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

5 展望

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建立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转化医学理念是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是倾向于医学生培养模式和医学教育体制的改革。临床医学三级学科应根据自身学科专属疾病特点,“个性化”开展本科生转化医学教育实践,以加强本科生对转化医学的应用,促进转化医学在本科医学教育中的发展,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

[1]马 端.转化医学:在科研和应用之间架起桥梁[J].科学,2012(5):16-19.

[2]Wehling M.Translational medicine:science or wishful thinking?[J].J Transl Med,2008,6:31.

[3]Hall J E.The promise of translational physiology[J].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2001,281(5):G1127-G1128.

[4]李 旦,田小妹.关于转化医学理念在医学教学中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2(20):70-71.

[5]孙 嘉,陈 新,夏欧东.转化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八年制教学改革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A),2013(5):82-83.

[6]唐 旭,苟兴春.转化医学思想对病理学教学的启迪[J].西北医学教育,2013(4):744-746.

[7]Mata H J,Davis S.Translational health research:perspectives from health education specialists[J].Clin Transl Med,2012,1(1):27.

[8]张宏家,刘 欧,李艺影.转化医学理念下的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2):157-158.

[9]韦连登,黄宏思,黄衍强,等.开展免疫学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转化医学意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6):840-841.

[10]Krajewski A,Chandawarkar R Y.Pasteur’s Quadrant:preparing training programs for“use-inspired”surgical research[J].J Surg Educ,2008,65(4):283-288.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医学教育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2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4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中医研究(2014年6期)2014-03-11 20:2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