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向红
[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 310053]
载入史册、流芳百世的大学应归功于它的文化品位,声震寰宇、名噪一时的大学也是缘于它的文化品位。在21世纪,大学将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为此,大学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发挥其全部的功能,才能不辜负社会的期望。对大学文化的内涵和结构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能进一步认识大学文化对大学存在与发展的启示和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
大学文化的内涵丰富、作用独特,它在大学的生存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毋庸置疑,一些知名大学之所以具有巨大的魅力,正是因为其独特的文化品位在不断吸引着众多的莘莘学子,这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更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
首先,我们应该对“文化”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文化应该是广义的,它是一个结构系统,是在其产生、传播、变迁、发展并走向未来的总体运动进程中组合而成的。这个结构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三大系统,而实际上它们又各自包含更多低层次要求的子系统。简言之,人类在与自然相互作用及社会生活中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就是文化,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产品、社会活动条件和精神产品。本文对大学文化品位的论述,都是基于对“文化”的这种阐述和理解。
据此,我们对大学文化作出以下定义:大学文化是指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大学师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学校各个层面所创造、积累并共享的,以反映师生的共同信念和追求,以校园精神为核心,包括大学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该定义的基本内涵,主要蕴含以下几层核心内容:主体要素是在大学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师生员工;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体;核心是大学精神,是一种体现大学意志的精神;它是在特定的社会人文环境和社会大背景下的产物,体现了大学的全面素质和整体教育水平,显示出该学校特有的精神风貌。
其次,品位本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比,百分比越大,矿的品位越高。文化品位的高低就是看它所蕴涵的大学文化的核心内容有多少。每一所学校都有各自的文化,但文化没有高低之分,而文化品位是有高低之分的,不是高品位,就是低品位, 这是一种垂直性质的划分,可以用一定的尺度来衡量。通过对大学文化品位的研究,力求形成一套能对大学文化环境进行“评级”的标准和尺度,以引导大学不断追求文化环境的高品位。当然,这一尺度比较抽象,也比较模糊,不可能像测量矿石那样精确。而且一所学校的文化品位不会像矿石的品位那样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在其形成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文化品位也不相同。从外在来看,文化品位是一种可以包容一切的氛围。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文化品位的形成也是一种艺术接受能力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大学的文化品位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得以提高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学文化能够把独特的精神品格熔铸进大学人的心理层面,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大学人的成长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起到大学教育的潜在课程的作用,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大学人精神的影响。另外,它也是标志个人接受教育的程度的一种身份文化,它向大学人传递的决不仅仅是一些单纯的知识与能力。
探讨大学文化品位的结构不仅可以深化对“大学文化品位”这一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而且可以为“复制”和创造各种具体的文化品位提供一条优化的便捷的思路。
传统理论中对大学文化结构的分析既有从哲学层面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的研究,也有从大学生活的横、纵为坐标进行分析,或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在此,我们认为大学文化结构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鲜活有机体。它的基本结构性要素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大学特有的文化氛围;并且在各要素的创造性活动中,学校整体得到不断发展。
(一)物质文化要素
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外层表现,属于静态层面。物质文化的载体包括教学科研设施、工作生活场所以及校区标志性建筑,校园绿化环境等,物质文化是大学理想和人文精神的体现。
大学的物质文化品位能在审美主体的心灵上引起共鸣,包括精神的“愉悦”,以及耳闻目睹所激起的文化的“感慨”。换言之,大学的物质文化能给人以精神性的文化熏陶与濡染。在许多欧美国家,大学拥有众多古老的中世纪建筑和体现现代理念的建筑群,如美国的一些校园中保存了一部分美国建筑物中最好的样式。哈佛大学校园内大大小小、或老或旧的建筑物,几乎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美国建筑史。哈佛的建筑,很多都用人名命名,包括著名的校友、成就卓绝的校长和捐助者,让人觉得每一幢建筑仿佛都是一个伟大的灵魂。其中,哈佛园是哈佛的象征,那些爬满常春藤的褪色的红砖老屋所散发出的历史清香,都是其他大学的建筑中所没有的。这种历史感和文化的沉淀气息,为平凡的校园景物赋予了“灵性”和“品位”,吸引着众多学子怀着虔诚的心情去那里学习和研究。在这里,大学文化实际上体现出一种意境,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大学物质文化的象征意义有关,生活于其中的学子在思想情感、行为方式上受到了全身心的、潜移默化的熏陶。曾担任过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的罗索夫斯基说:“我再强调下我的论点:工作场所的物质环境,其影响是巨大的。对此,我每天早晨都能体会到:当我穿过市内肮脏的哈佛广场进入庭院(哈佛校园)时好像在沙漠中找到了一块绿洲,立即感到心旷神怡。使人清新地开始一天的工作。”[1](P140-141)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成员的集体智慧、力量、整体感都在校园的物质文化中得以体现,同时,大学物质文化还体现了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度协调发展。校园文化环境的整洁、优雅、文明会促使师生积极进取,大大激发人的求知欲。对一些学校的历史进行考察不难看出,在一个人的身心发展中其所受教育的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作用。
尽管我们不可能完全列举出各种各样的物质文化的具体形态,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以及地区不同的学校和时代不同的学校,往往都具有不同的物质文化形态。而且,我们常常可以通过大学物质文化品位上的差异发现这些学校组织的特点,甚至这些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首先,要看这所学校的物质文化具体包括了什么,即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物质设施,包括一定的校园面积和场地,一定范围的建筑物,一定数量的教学设备,等等。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的物质要素,谈大学物质文化是不可能的。其次,要看这所学校的物质文化的布局如何,换句话说,人们是如何安排这些物质文化的,包括它们的适当的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彼此的呼应,等等。如剑桥的景色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一草一树,无不经过人工的经营,在徐志摩、丁尼生等人的诗句里,小桥、流水、垂柳、钟声都已变成了永恒。从这个角度来说,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必要的物质条件是不可少的,另外还必须思考如何安排和布局的问题。
(二)行为文化要素
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动态层面。大学行为文化的品位是指大学校园中师生员工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内在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包括教学科研活动、组织管理工作、课外文化活动,乃至后勤服务等。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工作时,“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他在就职演说中,对学生约法三章:“一曰抱定宗旨”,他明确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而非“升官发财之阶梯”。“二曰砥砺德行”,“诸君事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三曰敬爱师友。”[2](P72)蔡元培的这篇宣言书,一扫京师大学堂的腐滞气息,对北京大学学生观念的改革,良好校风学风的养成,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使北京大学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化气象。斯坦福大学在创立之初,就确立了如下办学宗旨:大学的目标是“使所学的东西都对学生的生活直接有用,帮助他们取得成功。为此,它的目的是以整个人类的文明进步为最终利益,积极发挥大学的作用,促进社会福祉;教导学生遵纪守法,尽享自由给人的欢乐;教育学生尊重和热爱民主政体中蕴含的崇高原则——因为这些崇高原则源于人们对生活、自由和追求幸福所拥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3](P8)这种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建校宗旨使斯坦福大学在开办之初就显得“标新立异”,给美国高校吹进一股新风:首倡男女同校,明确不和教会发生联系,率先提出人文和科学并重的口号,等等。由于突出人文和社会科学在教学中的作用,学校的教学方式更为民主,还表现出学术自由的校风,人们的眼界开阔了,行为方式的选择也更加丰富多彩。另外,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都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大学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学校通过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还直接促成了学生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的形成,这是大学与其他社会机构的本质区别之一。
(三)制度文化要素
大学的制度文化,指的是大学文化中的制度部分,包括大学中的各种条例化或有形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纪律等,以及大学中那些无形的习惯、约定俗成的规范、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传统和风气,等等。这些大学的制度文化,反映了大学中各种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角色特征,体现的是大学中比较稳定的互动模式和交往关系。
以剑桥大学为例,其富有影响的学院制和导师制,是剑桥这所古老学校的一个显著特征。剑桥各个学院都拥有一整套中世纪风格的大宿舍,不同专业的学生和教授朝夕相处,从中受到教益、交融和砥砺。这里就像一个奇妙的熔炉,把不同学系、不同出身、不同政治立场和宗教信仰的人混合在一起。教学采用导师制,导师既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又是学生的管理人员。这样的剑桥,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才会有整体的进步,才会有多样性的创发,才会形成独特的文化品位。
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各种习惯和传统,对于这个大学的运行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这所大学制度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因此,要对大学的制度文化特别是其中的那些不成文的体现和反映学校传统、特色与习惯的非正式的制度文化进行研究,因为这些习惯和传统也会影响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我们认为,大学制度文化是高校文化准则的反映,它一方面起规范作用,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导向、调控和纪律训导。在教育学意义上,优良的校风班风、严谨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更能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素质教育,加强了它的有效性和方向性,减少了盲目性和自发性。在更深层意义上,还将给学生带来一种独特的管理思想和教育理念。另外,学校的校训、校风、校歌、校徽等主体文化作品及其他有特色的事物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就像美国人一看到深红色校旗就知道这是哈佛大学,像英国人一听到牛津口音脑海中就浮现出牛津大学的形象一样。这些制度、标志、符号、象征,相当程度上就是学校形象的具体化、典型化,既可以鼓舞士气,增强自信心与自豪感,同时又昭示着学校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精神。
(四)精神文化要素
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深层内核,其核心是大学精神。与大学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有所不同的是,大学的精神文化不仅具体外化为前三层文化,而且还是一种独立的“类实在”。这些精神文化常常是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并且体现和贯穿在大学的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中。它能够把独特的精神品格熔铸进学生的心理品质中,在不知不觉中直接作用于他们的心灵深处,积淀起终身难忘的深刻印象。不同的精神文化品位能够在学校成员身上积淀起不同的精神特质和群体个性,甚至深刻影响其终生。特定的群体个性中也会透露和折射出特定的大学精神文化,正是这些精神特质使这些大学取得并巩固自己为他人所不能代替的地位。同时,这些精神文化也构成了评价各种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标准,成为大学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合法性基础。
“大学精神”是通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凝聚、发展而形成的,是大学精神文化品位的结晶。一所大学的历史传统、精神氛围、理想追求、人文气象是最具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的,是该大学最具特色的标志。我们应当从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品位中,感受到它的理性光芒,清晰地看到这所大学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价值取向以及认知世界的态度和方法,正是以文化品位支撑的大学精神使这些百年名校经久不衰,青春常在。正如黑格尔于1818年10月22日在柏林大学首讲式上所慷慨陈词的那样:“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具有“追求真理的勇气,相信精神的力量。精神的伟大和力量是不可以低估和小视的”。[4](P35-36)北大人为爱国爱校的“北大精神”而自豪,清华人为求实务新的传统而骄傲。清华大学原校长刘达在纪念清华大学建校80周年校庆时说:“如果有人问我,你最留恋清华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最留恋的就是清华的精神。一种百折不挠、追求真理的精神,一种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5](P72)大学文化中有物质的因素,但大学文化更应有精神的激越与超脱;大学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而且它影响、淳化我们的境界、人格和气质,向人们展示其伟大的精神力量。
大学应该把大学精神文化的薪火代代相传,作为对学生的最有意义的馈赠:北京大学有“民主与科学”精神;清华大学有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严谨求实精神;而哈佛大学的校训,不仅对哈佛大学的学生和教师,而且对世界各地的学人都具有强大的精神引力。只有灌注了某种精神之后,校园的一切才变得富有生气,成了积极的教育因素。因此,任何一所大学都需要在精神文化品位上努力探索,树立对真理、对崇高精神风范的尊重。
大学文化品位产生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和特定的环境之中。在对一些学校的实际考察中,面对现代化的校园,雄伟的教学大楼,宽敞的阶梯教室,各种装备先进的专用教室,一流的设施,人们却每每产生某种空虚之感,觉得少了点什么。特别是对照那些著名的有文化品位的大学,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光有一个华丽的外表,却缺少了一种精神的内核。因此,值得注意的是,制度文化品位和精神文化品位在某种程度上比物质文化品位(校园环境建设)更为重要。现在很多大学只重视校园环境——硬件方面建设,而相对忽视校园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软件方面的建设其主要原因是校园环境的改善是看得见的,而制度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却不能很快收到成效。种种短视行为,使得大学文化中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往往成为许多学校的“软肋”,出现了不少显而易见的不良现象。这又怎能使学生对大学产生归宿感,又怎能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呢? 而正是这些方面最深刻地体现了校园群体的共同价值、理想、信念和情感,最能在学生心灵上刻上印痕,让学生有一种归属感、自尊感和使命感,进而把体现大学文化品位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带入社会,影响和感染其他人。因此,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一定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不能偏废任何一方,尤其是必须不断加强制度文化品位和精神文化品位的建设,做到“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辩证协调、通盘考虑、综合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工程。系统内部的结构性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趋复杂与鲜活。这些要素的影响也许是缓慢的、不经意的,但却能持久地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因此,这个特性赋予了大学办学者以特别的责任:在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的建设中,要博采众长,不断地培育出新的生长点,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位,才是大学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源。
参考文献:
[1]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M].谢宗仙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2]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周少南.斯坦福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4]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刘克选,方明东.北大与清华[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