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炎:中国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先驱

2014-03-06 08:23谢力丹
团结 2014年6期
关键词:飞虎队海上丝绸之路民革

◎文/谢力丹

陈炎:中国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先驱

◎文/谢力丹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访问中亚四国和印尼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两个战略构想(简称“一路一带”),这个设想因合作层次更高,覆盖范围更广,参与国家更多,获得广泛认同。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更是标志着中国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走向世界,赋予了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由此,笔者不禁想起一位在中国最早提出“海上丝绸之路”并做了大量深入研究的学者。这个人就是北京民革老党员、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陈炎,今年已经98岁高龄。偶然机会,笔者有幸看望并采访了这位老人。陈老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与笔者畅谈愉悦。交谈之中,笔者心中逐渐勾勒出陈老精彩的人生。

中国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先驱

说起“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陈炎说,他是从陆地丝路研究逐渐转移到海上丝路研究的。

1957年,北京大学东语系主任季羡林教授送给陈炎一本《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其中有“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指出中国蚕丝在对外输出路径中,有一条路是通过缅甸传入印度的。受此启发,陈炎大胆猜测,在联系中缅印三国陆上的西南交通线上同样存在“丝绸之路”。陈炎精通缅甸语、英语,利用语言上的的优势,他查阅了大量有关西南地区的史料文献。1980年,他在“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上宣读他撰写的论文《汉唐时缅甸在西南丝路中的地位》,提出“西南丝绸之路”的概念,认为中国丝绸不仅通过西北地区外传,还经过西南地区源源不断的输出,扩大了传统意义上丝绸之路(主要是指沙漠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的概念,受到学界关注。

此后,陈炎对丝绸之路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研究。结合不断进行的考古挖掘以及新史料的发现,陈炎发现,中国丝绸不仅通过陆地输到西域,还通过海路进行了外传。于是,他又把研究的视野从陆地转移到海上、从西南地区拓展到中国东南沿海;又从中国沿海扩大到南洋、印度洋乃至欧洲地区。一点一滴的钻研和积累使得研究思路愈发清晰,研究对象的面貌日渐明朗。1980年,他在“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成立大会上首次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认为不但陆上的西北、西南方向有“丝绸之路”,海上也有“丝绸之路”。陈炎在报告中列举大量的中外史料和考古发现,论证“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历史、航线的走向以及所到达的国家和地区,勾勒出一幅大致涉及今天意大利、希腊、土耳其、埃及、阿曼、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文莱、菲律宾、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海上“道路”,引起学界强烈反响。在大会报告的基础上,1982年,陈炎在《历史研究》上发表论文《略论海上丝绸之路》。该文以中国丝绸输出为核心,论证了“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历史以及对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此文被认为是陈炎系统研究中国丝绸通过海路外传及其在中外关系史中所占重要地位的代表作品,而陈炎也被被誉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开拓者。

就这样,“海上丝绸之路”成为陈炎长期研究的焦点,而陈炎在研究中也逐渐与郑和下西洋、南洋历史、中国的对外交往、中华民族发展、台海关系等课题研究相结合,把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视野置于更加广阔的时空内。1989年,他撰写的系统介绍中国丝绸之路的《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由中国画报公司用英、汉双语出版,在国际上引起高度关注。1991年,他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邀请,赴马尼拉参加“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会议。他在大会上做了《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菲、美之间的文化交流》的学术报告,得到与会各国学者的高度评价。1994年,他应邀赴台讲学,在几所著名大学作了《海峡两岸共同研讨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的学术报告,为海峡两岸学者在该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他还多次应邀至泰国、加拿大、美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讲学,讲解“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中华民族对外交往的历史,受到一致好评。出色的研究业绩使陈炎不仅被国内的《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北大人》、《世界名人录》等收录,还被列入英国剑桥《国际名人词典》和美国《世界名人传记》,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可。

在采访中,笔者还得知陈炎因研究“海上丝绸之路”而再次与故乡宁波结缘的趣事。宁波是陈炎的故乡,有着上千年历史,现在是一座现代化港口城市。自小离家的陈炎对故乡充满着感情,希望能够利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家乡作些贡献。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陈炎围绕“海上丝绸之路”与宁波之间的关系作了大量探索,提出“宁波是东部‘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的论断。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宁波在“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陈炎多次在宁波大学开设讲座,讲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讲解浙江河姆渡文化对探索海上丝绸之路起源的意义、讲解宁波港与海外各国贸易往来和文化的交流情况……2010年,陈炎将其毕生积累的6000多册手稿、文献、图书、名人书画等捐给宁波博物馆。他还将宁波博物馆奖励给他的20万元捐给该馆设立“陈炎基金”,用于“海上丝绸之路”专项研究。长期的努力,使学界逐渐对他提出的观点有了共识,大大推进了人们对宁波在海上丝绸之路地位、作用的认识和重视,为宁波今日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先行区提供了良好的历史依据与文化氛围。

陈炎在“海上丝绸之路”及中国海外交流研究领域的作用及地位得到世人的肯定。原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季羡林先生曾经这样评价陈炎先生的研究,认为陈炎,“由于他自己的努力,在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方面,在探讨中国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文化交流方面,卓有建树”。就在采访时,笔者看到,在陈炎的床边还摆放着一张不久前收到的聘书,由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颁发、敬聘陈炎为该会终身顾问。

贫寒家境中自学成才

如此有所建树的一名学者,却是一生经历坎坷,是在贫寒家境中成长起来、通过自己的摸爬滚打自学成才的“奋斗人”。

陈炎1916年出生在浙江省宁波鄞县,自幼失去双亲。3岁时,养父患重病卧床不起;5岁时,家中又遭火灾,养母做小贩谋生,年幼的他做帮手;小学四年级时,他辍学去宁波一家商店当学徒。学徒3年期间,没有一分钱的工资,睡觉也没有固定的床铺,经常是晚上关店后搭条铺板和衣而睡。白天在店里学习经商之道,晚上入夜校补习文化。他学习刻苦,干活认真,三年学徒出师后就当上了“账房先生”,此后开始商界谋生。

那时,养母经常以岳飞为例教育他要自强不息。他回忆,养母当时教育他:“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如岳飞能文能武,成为抵抗外来侵略、精忠报国的英雄。他就是从小在苦难中靠自己奋发向上、刻苦学习锻炼成长的。你不幸童年家贫辍学文化不高,命运注定你也只有靠自己利用一切机会刻苦学习走自学成才的道路。”陈炎说养母的这一教诲,不但成为他这一生奋斗的座右铭,也影响了他在各个历史时期所走的人生道路。

陈炎在商界谋生期间,正值抗日战争爆发。他先参加“抗日后援会”,后又参加宁波商团的民兵训练,每天清早学习武术,晚上在基督教青年会学英语,学到不少知识。他立志遵循养母期望,像岳飞一样能文能武,做一名“精忠报国”的抗日战士。

1938年日军占领上海后,日机经常到宁波狂轰滥炸,全城一片火海。所在的商店被炸后,陈炎不得不另谋生路。先是考入宁波电声无线电学校,苦学通讯技术,由于成绩优异提前毕业,被保送到江西上饶《前线日报》社,为主编宦乡(作者注:后为新中国首任驻英大使)收录国外电讯。1941年,陈炎报考航空技术委员会空军报务员,录取后分配到昆明“飞虎队”(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电台任报务员,并填表集体加入了国民党,成为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的空军人员。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时期,急需战地外语翻译人才,国立东方语言专科学校应运而生,专门为当时进入印度、缅甸与盟军并肩作战的10万中国远征军培养战地翻译。陈炎一心想着上前线,于是努力考入这所学校,苦攻缅甸语和英语。但当他1946年毕业时,抗战已经结束,学校也从昆明搬到南京。陈炎上战场的希望落空,但因成绩优异得以留校任教,并于1949年与学校一起并入北京大学东语系,开始了他漫长的教学研究工作。战时学习的缅甸语、英语为他日后执教、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拓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另辟了一番天地。陈炎在北京大学长期从事缅甸史、东南亚史和海交史的教学和研究,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多部专著、译著、工具书和一百多篇学术论文,总计约600万字,还为祖国培养了众多外交家和专家学者。

解放后,在“反右”运动中,陈炎受到不公正待遇,被下放到江西劳动改造。但是,身处逆境的陈炎却毫不气馁。他以坚忍不拔之志,利用业余时间偷偷翻译《缅甸史》,经过所谓“政审”,196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填补了当时在这一领域还没有直接从缅文译成中文的《缅甸史》的空白。《缅甸史》中译本的出版,不仅为中国研究缅甸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史料,而且为促进中缅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进入耄耋之年的陈炎依旧充满活力,执着研究,坚持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会议。他待人亲切谦和,乐于提携后人,并用自己奋斗不息的人生经历鼓励年轻人。陈炎说,对于他而言,祖国需要什么,他就学什么,利用各种机会,让自己抓住学习的机会并坚持不懈,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成为今天“会文又会武”的人。的确,如果没有艰苦时期的锤炼,没有自己刻苦努力,也就不会有他今天如此出彩的人生了。

飞虎队灵敏的“耳朵”

在采访中,陈炎还为笔者讲述了曾经担任过飞虎队报务员的故事。

飞虎队,又称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美国飞行人员组成的空军部队,1941年8月成立,由克莱尔·李·陈纳德上校担任大队指挥员,在中国、缅甸等地对抗日军。从1941年9月至1942年4月,飞虎队参加了40多次空战,共计击落日机300多架,可谓战果辉煌。1941年,陈炎从航空技术委员会办的空军报务员培训班毕业后,进入了向往已久的“飞虎队”,担任电台报务员。3年时间里,陈炎在通讯中枢,及时准确收发各方信息。据统计,通过陈炎发出的电讯,飞虎队先后击落日本飞机达297架,陈炎也因此被称为飞虎队的“耳朵”!尤其是在保卫昆明的第一次空战中,陈炎表现突出,值得在此一书。

1941年12月的一天,首次发报的陈炎将一条重要信息递到了陈纳德将军的手里:有10架日机将在昆明上空实施轰炸。12月20日,就在敌机即将抵达之时,准备充分的“飞虎队”战斗机在空袭警报中腾空而起,从容应对。日军的10架飞机被击毁9架,唯一一架幸存者机翼被击伤,在飞回途中自行坠落。而飞虎队无一损伤,全部胜利返航,昆明制空权从此易手。而这多亏了陈炎的准确发报。

由于抗日有功,2005年,陈炎在钓鱼台国宾馆荣获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勋章和荣誉证书,他的名字与中外二战老兵的名字共同镌刻在了“北京和平墙”上。

参加民革活动力促祖国统一

陈炎于1981年加入民革,曾任民革北大支部委员,民革北京市第八、九届市委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在工作之余,他积极投身民革的各项活动,为民革的发展、祖统工作的推动、孙中山思想的传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陈炎积极参加海内外联谊活动,为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了大量工作。他多次参加民革中央接待来自台湾的“两岸关系研究访问团”等参访团,与台湾各界人士进行交流,介绍大陆发展情况。他还利用去台湾讲学的机会,广交台湾朋友,开展联谊工作,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出谋划策。自1993年起,他与中华民族史研究会会长史式教授共同发起由海峡两岸史学家合作撰写的《中华民族史》项目,邀请台湾的史学家来大陆进行学术交流,并陪同他们到各地考察,增进他们对大陆的了解。这些台湾史学家现在已经成为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力量。

陈炎还曾担任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学会理事。他结合自己对东南亚历史的研究,探讨孙中山的历史贡献。1986年,在民革中央举办的庆祝孙中山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上,陈炎作了题为《孙中山对东南亚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和贡献》的学术报告,拓展了孙中山研究的领域。该文刊于新加坡《南洋学报》和《团结报》,获得了广泛好评。

陈炎的突出表现赢得民革组织的多次表彰。他曾获得民革中央“志在腾飞无愧前人”特等奖状、“坚持优良传统,发挥表率作用”荣誉证书,还获得过民革北京市委“为四化建设团结三胞做出贡献”表扬证书……

“我的一生无愧于祖国,无愧于社会,无愧于师长朋友,我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光荣的一生,幸福的一生!”这是陈炎对自己一生的评价。陈老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生命历程,爱国报国、刻苦勤奋的可贵精神令人赞叹景仰,成为我们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衷心祝愿陈老安详快乐、健康长寿!

(谢力丹,民革北京市委会宣传处干部/责编 金绮寅)

猜你喜欢
飞虎队海上丝绸之路民革
《少数给中国的飞机:飞虎队的诞生》
美国最后一位“飞虎队”成员去世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优秀民革党员之家的决定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第一批民革示范支部的决定
印媒: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欲连印“季节计划”
飞虎40年
名不虚传“飞虎队”
民革第十二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剪影
万鄂湘参加民革基层支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