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平
手捧照片,凝视着惊惶逃窜的女孩,越战场景浮现出脑海,令约翰·普拉默深陷悔恨中,无法自拔。
那是1972年夏天,美军派出侦察机对越南北部进行重点侦察,时任上尉的普拉默随机出行。行至一村庄,他发现一座佛塔外有人在跑动,于是果断地下达了袭击命令。一声令下,数颗炸弹同时发射,顷刻间佛塔陷入火海中,他与战友吹口哨祝贺起来。
越战结束后,普拉默退役回家,渐渐淡忘了此事。直到有一天,他无意在报纸上看到一幅获得“普利策奖”的优秀照片,读完相关报道后不禁惊叫起来。照片拍摄者——美联社记者邬尼克记载:1972年6月8日,9岁的越南女孩吉姆一家为躲避美军空袭,与上百名村民一起逃到离家不远的佛塔内。突然,两颗炸弹从天而降,小佛塔被炸塌并起火。熊熊的火势瞬间燃及吉姆,她惶恐地脱光衣服,赤身露体地在路上逃命。这幅小吉姆赤裸身体逃命的照片,就是邬尼克在爆炸发生后第一时间抓拍下的。
普拉默这才知道,当年自己下达的空袭命令,祸及了一群无辜百姓,其中还有这位可怜的女孩。他急于想知道女孩的命运,于是千方百计地探听。当得知吉姆经受了17次手术总算挽回性命,却留下无尽的创痛将伴随一生时,便陷入到极度懊悔中,从此夜夜难以入眠,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女孩遭袭时所承受的痛苦和无助,想起她在手术时所经受的惶恐和疼痛……一直持续了24年。
1996年退伍军人节,普拉默得知吉姆要来华盛顿越战纪念碑前发表演说,决定前去向她“请罪”。背负着沉重的心,他想象着相见的情景:这个承受过巨痛女孩,是仇恨地抡起巴掌,还是凶狠地握住拳头……无论怎样报复,他都将毫无怨言地忍受。
讲台上的吉姆平静地回顾完那场战争,慷慨激昂地说:“如果我可以和那个投下炸弹的飞行员面对面地对话,我会告诉他,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但是可以尝试为未来做些好事。”普拉默听到这,再也控制不住。他激动地站起身,老泪纵横地向着吉姆喊道:“当年那个下达空袭命令的人,就是我。”
人群一片哗然,所有的眼光都集中到普拉默的身上,他懊悔地低下头,等待着复仇的一幕发生。吉姆迅速地走下台,张开双臂穿过人群跑近来,他不禁哆嗦起来。她静静地凝望着他,突然伸出手,环住他的腰,真诚地说:“吉姆欢迎你。”
难道她就这样处置曾夺去家人生命、令自己十余次挣扎在生死边缘的仇人吗?普拉默不敢相信,潸然地想向她追悔,却被她抢了先:“让它们都过去吧,你我都是战争受害者。当时还是孩子的我经历了肉体的痛苦,而你作为军人也遭受了强烈的精神折磨……”他到底没再说话,痛楚地低下头,两行泪夺眶而出。
第二天,多家报纸刊发了吉姆与普拉默相见的图片:她张开双臂,笑容绽放地奔跑着,像极了一只飞翔的鸟。这张被命名为《一刹那的飞翔》的照片,感染了无数的人。
有时候,制造灾难是一刹那,创造美好也是一刹那。吉姆,用她一刹那的飞翔,拯救了一颗负罪的心,陶冶了千万颗纯洁的心。
王伟摘自《人生与伴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