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 刘瑶 石馨成 冯丽颖
摘 要: 太极拳是中国文化武术传统项目之一,简化式二十四式太极拳是传统太极拳的演化,适合普通高校开展体育运动条件并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文章针对太极拳教学中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在过程中摸索出一些方法,目的是不断提高大学生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意识和学习兴趣,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关键词: 简化太极拳 教学方法 普通高校
目前普通高校普遍开展简化式二十式太极拳,源于太极拳运动是一项既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又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由于场地、器材要求不高和太极拳特有的健身、攻防技击的特点,很适合高校开展体育教学。而在多所普通高校调研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枯燥的教学及教师对太极拳的理解认识、教学方法等参差不齐,教学效果不好。文中重点针对这一现状,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就普通高校开设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的实际状况出发,具体讨论太极拳动作讲解、示范的方法,目的是提高大学生对太极拳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太极拳运动自身特点及学生初步接触学习太极拳,缺乏深入的认识与理解,造成学生在学习太极拳运动期间容易产生枯燥乏味、厌倦练习的行为,终而影响学习太极拳的兴趣。运用多媒体网络将太极拳的课外知识引入课堂,使学生拓宽视野,了解更多在书本上及课外实践中学不到的知识。通过观看优秀运动员太极拳表演、体育教师介绍国内国外开展太极拳运动的状况、讲解太极拳的健身功能和技击特点,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当中,从而产生极大的学习太极拳的兴趣。
2.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在教学初期,首先利用太极拳技击功能的特点,教师采用动作展示进行导入,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树立坚持练习的信心,初步建立太极拳动作的概念。其次,学习基本手型和步型的基本知识,由于太极拳步形较多,可采用每节课动作涉及的手形和步形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并对比说明其动作与其他拳种不同之处,进一步加深对动作的理解。最后,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讲解太极拳的身法、步法及眼法等特点。
3.完整—分解—完整法相结合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动作是由许多不同类别的单个动作组成的,每个动作又是独立的。太极拳套路中有些技术动作的步形步法相对复杂,运动路线变化较大,同时手型手法伴随着腿部动作也是比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因此在初学者练习中,经常会出现上肢与下肢动作不协调,上下肢体不能同时兼顾的问题。首先采用完整教学法,在学习太极拳每一个动作名称时,教师应先进行技术动作的完整示范和详细讲解,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组完整的动作概念。其次采用技术动作分解教学法,把每一个完整动作名称包含的几个动作分解成若干相互衔接的技术动作,使学生更清楚、更容易地掌握动作要点。最后结合完整教学法,使掌握住分解后的动作尽快进行动作的完整练习,避免动作无法连贯,出现脱节的现象。三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快掌握住一个完整的动作,并采取合适的练习方法,同时能够注意到每一个动作的要点和前几个动作的完整衔接。
4.合理采用示范方法
教师通过示范太极拳的具体动作,使学生直接感知到所学动作的结构、顺序和要领。因此,正确的建立示范动作不仅能够使学生直观地形成动作概念,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太极拳的积极性。首先明确示范的目的,针对普通高校学生的认识已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教学中适当减少动作示范的比重,可加强太极拳技术动作的分析,明确指出学生重点应该看什么、怎么看、在看的过程中如何思考,也可采用正误对比的示范方法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达到防止错误动作的形成的目的。其次,注意示范者的位置与方向。为了使学生看清楚,一般情况下示范者应站立在学生的正面,与学生的视线垂直。在套路的教学过程中,随着技术动作的路线变动,转变移动位置,示范者应站在套路前进方向的斜前方。可采用正面、侧面、镜面、背面示范方法,使学生多方位观察学习技术动作。最后,除了教师亲自示范动作外,挑选技术动作掌握好的学生进行示范,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更有利于掌握太极拳的技术动作。
5.结合音乐练习太极拳
现代普通高校开展的太极拳练习,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特别是在集体练习过程中,音乐伴奏显得尤为重要。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轻灵,整个套路是动中求静,静中有动。结合缓慢柔和的音乐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自己的练习节奏与时间,同时把大家统一在一个节奏上,防止动作的散乱。通过音乐旋律的指挥,学生可以一边打拳一边欣赏美妙的古典音乐,既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陶冶性情。练习初期体育教师可选用动作提示性伴奏音乐,通过提示使初学的学生快速地掌握动作,提高学习兴趣。
6.采用比赛教学方法
学生在练习太极拳套路过程中,技术动作需要重复性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形神兼备。但是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学生往往会感觉套路练习枯燥无趣,产生厌烦心理,探索性学习的积极性消退。比赛教学法对增强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鲜明的竞争性正好符合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进行分组比赛时学生在自我表现紧张的状态下,高度集中精神,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潜在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掌握太极拳技术动作,同时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优良品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与小组之间攻防的演练,满足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7.结语
在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及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积极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兴趣,达到强身健体、身心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从而实现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王亮华.浅谈高校太极拳教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1).
[2]章璐璐.普通高校太极拳课程教学探析[J].科技信息,2009(02).
[3]陈国辉.高职院校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法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02).
[4]郑丽梅.浅析太极拳在高校普及的价值[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