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实现图书管理的现代化

2014-03-05 23:14:01王志萍
考试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社会服务图书管理现代化

王志萍

摘 要: 以公共事业服务为主的传统图书管理手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初步呈现出现代图书管理特征。图书馆形成于人类社会的黄金时期,是早期文明的见证,无论是古希腊还是中国,都是诞生图书馆最早的国家。图书馆始终是记录知识、文献等人类文明形态的场所,具有人类文明宝岸之称。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类对文化与信息的要求日益增强,作为文化与信息来源的重要梁道之一的图书馆已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精神活动场所。

关键词: 图书管理 现代化 社会服务

图书馆是塑造师生健康人格及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场所,它对于校园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及师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服务业的冲击下,原有的管理模式已跟不上新世纪的脚步,为了更好地生存并发展,寻求图书管理的高效路径是现代图书馆的重要课题之一。面对这样的变化,现代图书馆要获得相对自主的管理创新,就要在其内部管理和对外服务等方面进行改革,同时对图书管理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现代图书管理必须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服务

图书馆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文化机构。以提供文化服务为核心的本质特征,在任何时代条件下都不会发生变化,这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即使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主要辅助手段的现代图书馆,只是借助于高度发达现代信息技术,为社会提供更周到完美的图书管理服务而已,与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本质是一致的。

图书的管理手段是受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影响的。古代是皇家藏书阁、私人藏书楼,是为少数人服务,不是为大众服务,体现出专制的特点。在计划经济时代,图书馆服务方式是以面对面的读者借还图书,提供口头咨询为主。它是事业机关体制管理,往往把为读者服务放在次要位置,其服务观念表现是消极被动的。

牢固地树立积极主动的服务的观念,可以冷静客观地正视传统图书管理存在的弊端,大胆进行图书管理改革,构建现代图书管理新体系,推动图书管理发展。

二、如何实现图书管理现代化

1.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图书馆的服务不再是简单的书籍文献的服务,而是朝着数字文献、电子文献等综合性的服务方向发展。图书馆服务方式的改变,要求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必须加强图书馆的信息技术设施建设。具体地说,就是要加大投入,强化网络技术、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计算机和图书管理信息数据库等智能化管理工具的应用,真正实现图书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为读者获取知识提供强大的资源查询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面对信息技术的强力冲击,图书馆工作要逐步探索区域集群化管理的道路。将“图书馆之城”、数字图书馆和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建设有机结合,以有形和无形的图书馆网络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实现图书馆由单馆到多馆、信息资源由孤岛到共享,读者服务由一馆独立到多馆联动,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效用。

2.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

要开创校地建设新局面,做到社会、地方企业的需求和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培养能力综合互动,做到地方企业的需求与学校培训的能力相结合;以打造科学专业课程知识培训基地为重点,突出地方院校在培养地方人才的优势,扩大专业课程体系规模和影响;积极整合资源、创新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合作方式,强化教育教学效果,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项目;深化教学课程改革,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

3.从公共化图书管理到实体化图书管理。

自图书馆成立之日起,公共性就是图书馆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现代管理体制下,出于应对全新的文化市场环境和文化政策的考虑,这种特征发生了变化,其公共性逐步变成了实体化。尤其是随着社会对图书需求的应用性增强,图书情报管理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使图书机构从单纯的服务性机构开始向融服务与经营于一体的具有自我积累、自我服务的实体化方向发展。图书管理机构向实体化的方向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中情报信息功能的强化和社会需求应用性的增强,使得图书管理事业日益成为新兴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图书情报事业作为社会公益性组织的特点日趋弱化,更加显露出产业化的特点。

4.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图书信息服务内容,努力实现信息增值服务。

网络化的信息环境使信息用户可直接上网,满足其基本的、简单的信息需求,但提交给信息专业机构和人员的检索任务和信息获取要求则在综合性、复杂性、有序性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图书馆信息服务要重视满足用户需求,从根本上改善传统信息服务,提供多向信息检索和参考咨询,更多地面向具体内容,直接获取信息。同时要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借助有关的网络技术和工具开发集信息组织、检索、提供于一体的功能强大的信息服务系统。同时,将多种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新的信息,实现新信息的增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图书馆、信息机构所从事的许多传统信息服务实际上包含对信息的增值处理,提供给用户增值信息服务。

5.增强图书馆管理人员与读者的互动,提高书刊利用率。

学校图书馆的意义在于为师生在教学、学习过程中提供大量的文献信息,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为学校培养出更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书刊能发挥最大优势,提高利用率,这是图书管理的最佳目的。然而,不同的专业对于书籍的要求不同,管理人员不可能对各专业了解并精通,这需要读者与管理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保持互动性,才能在了解其需求的同时保证以最快最全面的方式进行书刊的入藏,使书刊得到充分利用,读者能尽快吸收与积累知识。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学校对人才的全面培养。

总之,要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在培养高素质管理技术人员的基础上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资源,整合各方面资源,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路径创新。在新时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这是对学校图书管理的一个挑战,也为学校现代图书管理带来了生机。要抓住历史机遇,从自身出发,开拓进取,努力创新。在管理创新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使其更加有效地完成传播先进文化的任务。

猜你喜欢
社会服务图书管理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学校图书馆统计分析工作之我见
青年时代(2016年28期)2016-12-08 19:38:29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浅析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1:11:39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00:35
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创新图书管理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23:22
谈数据挖掘为图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6:27:03
浅谈高职院校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高校图书馆组织勤工俭学学生参与图书管理工作探讨
企业导报(2016年5期)2016-04-05 12: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