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红波 □韩绍伟(焦作市广利灌区管理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在农业生产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田水利灌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是确保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国正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加强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深入改革与完善灌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确保农田水利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分析了新农村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策略。
农田水利灌溉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如何确保农业发展所需的水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已经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实施农田水利灌溉用水的管理,建立农业用水费用计收制度的透明化,避免出现收费层次多、收缴不规范、克扣等现象的发生。还可以减少农田灌溉过程中不必要的灌溉用水量,降低农民灌溉用水的支付费用。使得农民能够明白用水,踏实缴费,还促使农民节约用水,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农民负担,达到节支增收的效果。
实行灌溉管理后,运用市场管理机制,不断规范用水秩序,不但可以有效协调用水矛盾,还可以提高农民节约用水意识。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的民主化、透明化,这样农民就可以从繁重的解决用水纠纷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还能有效地杜绝矛盾的激化,使农民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劳动生产中。加强灌溉管理能够很好地规范用水秩序。
在农田水利灌溉发展过程中,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
目前,一些地区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制大多还是沿用以前计划经济下的管理和运行模式,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现今的高速需求和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实际。同时,一些水利局对农田水利灌溉存在着政事不分的管理,结果导致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也给农田水利灌溉带来了很大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水利事业和农村农业的发展。
在新农村的建设背景下,灌溉用水管理政策与制度还不完善,如:灌区的用水体制方面还没有进行完善,体制不够健全,灌溉区域不具备相应的经营管理自主权,所以在水资源的收入方面主要是依靠灌区的水费,为了获取经济效益,有些地区提倡多使用的概念,导致一定水资源的浪费。另外,由于缺乏严谨的收费制度,因而造成使用者在使用时没有受到应有的优惠,再加上用水农民普遍节水意识不强,也就导致无论是管理部门还是用水用户,难以形成节水意识,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近几年,国家对农业水利项目加大了扶持力度,对灌溉工程的投入经费不断增加,但仍有一些地区存在费用不足的情况,给农田灌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严重限制了灌溉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一些水利系统相关机构的主要任务仅仅是提供灌溉水源及收取费用等日常活动,相对来讲,这些水利灌溉管理体制缺乏先进性色彩。水利管理单位的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很难得到落实,因而在管理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出现许多不利现象。因此,需要加强水管体制改革。
针对新农村建设中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各地应该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提高水利灌溉管理水平。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建立健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根据实践不断摸索不断前进的结果,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根据区域内灌溉发展的需要,不断建立科学、层次化的管理体系,结合实践经验,结合具体情况,适宜地开展各种灌溉服务业务,改变多头管理的不利现象,增强水利灌溉管理的效率。
在管理体系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行为准则,具有指导工作和规范工作的重要作用。因此,从基层开始由下而上地进行对灌区的管理,建立并完善长效稳定安全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对农业发展进行合理灌溉管理,不断完善现代水费计收制度,结合收费制度管理水资源,对农民实施多用水就得多交钱的方式能彻底地增强他们的节水意识,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为营造良好的用水秩序,对农田灌溉要采取适宜的管理制度后,实现灌溉管理用水透明、公正、民主,使得灌溉用水的秩序得到了一定的规范,又保证农民可持续用水,实施好农田灌溉管理发挥的理想成效。
要树立起水利是国民经济发展命脉的认识,确立水资源战略为国家战略的观念。从工程项目建设初始开始,加强工程项目的维护,对各级渠道按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全面的清理,以达到方便投入使用后各项工作的展开,为后期灌溉管理工作奠定工程基础。
农村水利具有较大的公益性,政府应积极想办法加大对农村水利建设的财政投入,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以政府投资为主,水利会与会员投资为辅的多元化投资机制,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要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项目,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田水利灌溉使用率,确保适应当今水利发展需要。
确保农田的有效灌溉是强农、稳农、促农增收,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基础。另外,新农村建设对水利灌溉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地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改革和完善现有的管理体制,提高农田灌溉质量,以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