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肜海平(南阳市水利局)
南阳古称“宛”,地处汉水流域唐白河水系,水资源丰富、景色宜人,膏腴沃野,历史上有“南北腰膂、形胜之地”的美称。河系两岸集镇贸易发达,经济繁荣,豫、鄂、陕商贾如云,史上曾被誉为“淯流锦带”。
“於显乐都,既丽且康。陪京之南,居汉之阳。割周楚之丰壤,跨荆豫而为疆。”先贤张衡用文字为古南阳描绘了一幅美丽画卷。千百年来,无数人循着《南都赋》的指引,走近伏牛山之南、汉水之北这片富庶之地。
南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上占有灿烂的一页。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南召猿人”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南阳因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南阳是中国楚文化的摇篮,楚国始都丹阳即建于此;南阳也是汉文化荟萃之地,西汉时“商遍天下,富冠海内”,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李白吟咏汉时南阳繁华,“清歌遏流云,艳舞有余闲;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
悠久的历史给南阳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在南阳的大地上,中国最早的“国道”夏路遗痕犹存,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80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余万件文物藏品,以及南阳武侯祠、南阳医圣祠、南阳汉画馆、南阳府衙﹑内乡县衙以及恐龙遗迹园等文博景点虽历经岁月风雨却风姿依旧。
南阳的水利历史更为久远,战国时已在湍河上建造楚碣,西汉召信臣创六门碣﹑钳卢陂﹑召渠,经东汉杜诗,晋杜预等重新扩建,灌溉效益近三百万亩,以召父渠为代表的水利体系,使南阳盆地在汉代就成为与郑国渠所在的关中平原,都江堰所在的成都平原齐名的三大灌区之一。那个时期,杜诗在南阳创造的水排,利用水力鼓风炼铁技术,比欧洲早一千二百多年。水文化在南阳延续了两千多年。
近代的南阳,更显得山川秀美,风光旖旎。
水利建设方面,建国以来已建成各类水库500多座,万亩以上农业灌区35处。建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4个,分别是西峡县的“石门湖”、方城县的“望花湖”、卧龙区的“龙王沟水库”和“鸭河口水库风景区”。“省级水利风景区”13个,分别是西峡县的灌河漂流,桐柏县的淮河源头风景区,内乡县斩龙岗水库风景区,唐河县的虎山水库风景区、友兰湖、倪河水库风景区,镇平县的赵湾水库风景区,南召县的久龙湖、辛庄水库风景区,卧龙区的兰营水库风景区、冡岗庙水库风景区、打磨石岩水库风景区、彭李坑水库风景区……,更有大量风光秀丽的以水利工程为依托的山水景点,如颗颗珍珠撒在南阳大地。
人文和自然景观非常丰富,南阳伏牛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宝天曼是“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南阳淅川的丹江口水库是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南阳的独山产美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在南阳西峡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群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南阳桐柏则是“中国四渎”之一淮河的发源地。白河,是南阳的母亲河,像一条玉带穿城而过,为文化名城、绿色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在向现代化迈进的中国城市群中,南阳以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引人注目,现代气息和古老文明交汇让人赞叹不已。“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顺。”一个经济繁荣、生态宜人、社会和谐、人民富足的“大美南阳”,正在中原大地上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