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莓栽培技术

2014-03-05 03:08:39刘念明
西北园艺(果树) 2014年2期
关键词:树莓灌水枝条

刘念明

红树莓(R.idaeus L),蔷薇科悬钩子属多年生落叶半灌性果树,国际上称之为“第三代水果”(第一代水果有梨、苹果、橘子、桃、李、杏、葡萄等,第二代水果有猕猴桃、草莓、山楂等;第三代水果有树莓、蓝莓、唐棣、沙棘等)。果实为聚合浆果,色泽鲜艳,柔软多汁,酸甜芳香,口感极佳,鲜果或加工饮品具有食药两用价值,目前国内外市场上鲜果年需求量在500万t左右,但供应量不足200万t。

1 生物学特性

1.1 植物学特性 红树莓是孽根性灌木,处于灌木与半灌木之间,由地下部分的根和地上部分的茎、叶、芽和花序、果实组成。

1)根。根系大多数分布在5~40 cm土层内,由生在新茎上的不定根(也称孽根)和侧根组成。侧根分布在15~40 cm土层内,生长年限较长(一般可达10年左右),粗度1~2 cm,开始呈浅褐色,逐渐变成深褐色。须根主要着生在新茎产生的不定根上,侧根上须根较少。

2)叶。羽状复叶,由3~5个小叶组成。叶形有卵形、披针形,顶部小叶片呈宽卵形。叶缘锯齿状,叶面绿色,叶背灰白色,有白色茸毛。叶柄5~10 cm长,带有小皮刺。

3)花果。红树莓的花芽为混合芽,着生在当年新茎叶腋里。8月下旬分化,下年长出较长的结果枝。花序为总状花序。花属两性花,结果率较高,初花期在6月中旬,可持续10~15天。果实着生在突起的花托上,柔软多汁,不耐贮运。

1.2 生育期 分防寒解除期、萌芽期、基生枝生长期、开花期、果实成熟期、休眠期共6个时期。

1.3 对环境的要求

1)水分。春季解除防寒后需充足的水分,土壤含水量达到70%以上为宜。花期水分过多会降低地温,影响正常授粉。果实膨大至成熟采收是需水最多的时期,要求土壤含水量达到80%以上。果实采收后是基生枝旺盛生长期,要求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以上,以促进枝条成熟和花芽分化。

2)光照。对光照非常敏感,光照充足时生长旺盛,叶片厚、色深,花芽发育好,果实含糖量高,品质优良。

3)温度。根系在10 cm深土层地温达到5℃时开始萌动,10℃是萌芽适宜温度。刚萌动的芽能耐-2~5℃的低温,解除防寒时间应在4月下旬(有效积温达到2 100~2 500℃)。

4)土壤。80%的根系分布在20~30 cm土层内,除了黏性土壤、重盐碱地、沙石地、地下水位太高的地块,其他都可以栽。

2 优良品种

1)费尔杜德(Fertod Zamatos)。 匈牙利品种。 树体健壮,基生枝长(平均3.7 m),果实圆头形,红色,平均单果质量4.1 g,鲜果平均糖度12.9%,抗病力、抗寒力均强,为单季品种,亩产量1 100 kg。

2)维拉米特(Willamette)。美国品种。树体健壮,中早熟,采收期集中,果个大,平均单果质量3.6 g,暗红色,近圆形,适合各种加工用途,高产、稳产,适合山地栽培。

3)托拉米(Tulameen)。加拿大品种。树体长势强旺,直立,晚熟,收获期长,果实圆柱形,亮红色,平均单果质量5.4 g(是目前果实最大的红树莓品种),风味特好,果实硬,鲜食品质极佳,保质期长,货架期长,也适合速冻、加工果汁和果酱,抗旱、抗病,适合山地栽植。

3 建园技术

1)园地选择。红树莓是地下根状茎多年生、地上结果枝一年一轮换的果树。平原区建园需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交通便利的地块;丘陵山地建园最好选择东坡或东南坡的中下部修建梯田,宽度大于2 m。

2)茬口要求。不宜选择前茬是番茄、马铃薯、茄子或草莓的地块建园。将种植区附近所有野生树莓全部砍掉。选择“企业+农户”生产模式,根据企业加工能力和出口数量确定基地规模。

3)整地施肥。栽植前1~2年细致整地,深翻并播种绿肥,彻底消灭杂草。栽前全园深翻20~30 cm深。平地栽植以南北为行,株距1.5 m、行距2.5 m。坡地栽植修水平台,株距1.5 m、行距3 m。土壤肥沃地块穴深20 cm,土壤瘠薄地块穴深30 cm、宽40 cm,每穴施入有机肥10~15 kg,与地表土拌匀施入。

4)栽植时期和方法。苗木可采用分株、扦插、压条等方法繁殖。栽植分春秋两个时期,春栽一般在4月下旬,秋栽在10月上旬。北方大多采取春栽,选用根系发达、干茎粗壮(茎粗1 cm以上,枝长40 cm以上)、无损伤和病虫害的壮苗。

栽植时每穴3~4株(苗少也可栽1~2株,但成园慢),亩栽苗500~600株,穴内三角形或正方形栽植,株间距5~7 cm,根系在穴内要舒展,栽植深度与苗木原土痕平齐即可,然后培土踩实,充分灌水。

栽后要经常检查,发现土壤水分不足应及时灌水。入冬前灌透水,对当年生茎埋土防寒。

4 田间管理

4.1 枝条管理

1)解除防寒。晚霜过后的4月中下旬,先撤掉防寒物,然后撤除两侧防寒土和枝条上部浮土,将梢部轻轻扶起。

2)绑缚上架。解除防寒后5~10天,大部分枝条开始萌芽、展叶时,及时绑缚上架。架材可以是木杆也可以是水泥柱。地面以上架杆高度1.3~1.4 m。平地架杆在株丛东面,坡地架杆在株丛的上山坡。木杆间距4~5 m,水泥杆间距8~10 m。引绑枝条,使之均匀分布在架杆上,形成扇面。平地梢向东,坡地梢向山坡,要绑缚牢固,防止风吹移动。

3)整形修剪。红树莓基部每年抽生大量基生枝,年生长量可达2~5 m,如不修剪,易造成架面郁闭。①春剪。4月下旬至5月中旬枝条绑缚上架后、展叶前进行。先把病枝、损伤枝、受冻枝、抽干枝剪掉,每丛保留8~12个枝。再将架上枝条梢部短截,留160 cm,横杆以外部分的长度不能超过25 cm。②夏剪。6月初基生枝全部萌发后,在枝条生长到30~40 cm时进行。留强去弱,每丛保留12~16个强壮枝,使丛内枝条分布均匀,其余剪掉。③秋剪。在8—9月间对开始干枯的结果母枝在5 cm处剪除,对当年基生枝条在180~200 cm梢部短截。剪后用绳或枝条将株丛拢起,注意不宜过紧,以免影响通风透光。

4)埋土越冬。10月中下旬土壤封冻前埋土结束。先在株丛基部培土堆,然后将枝条压倒,紧贴地面,由行间取土掩埋,至枝条不外露即可,再把基肥填在行间取土所掘的沟里,最后用土把粪肥盖好。来年春季土壤解冻后将土撤除,并将地耙平。

4.2 土壤管理 5月上旬铲除地上杂草和根蘖苗,深度10 cm左右,以减少土壤水分消耗;6月中旬第2次深耕,深度20 cm,将地下部分蘖根切断,减少养分消耗;6月下旬如天气干旱,可结合灌水进行第3次浅松土,深度10~15 cm,以利保墒;果实采收后如果土壤板结,再进行两次中耕,深度15~20 cm,以保证根系正常生长。

4.3 肥水管理

1)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5月上中旬上架后施入。施肥的方法是距植株基部15~20 cm挖坑或开沟,每株丛施入2~3锹农家肥和100 g氮肥,而后用土盖严。

2)追肥。一般分两个时期进行:一是开花前结果枝旺盛生长期,在株丛基部20 cm处开沟施氮肥30 g/株,灌水覆土;二是果实采收期,将氮、磷、钾肥混合施入,每株施40 g。

3)灌水。展叶期或开花期若过于干旱,可采取开沟灌水的办法,在距株丛30 cm处开沟灌1次水,以保证萌芽整齐。果实成熟期需要充足的水分。果实膨大到成熟期应早晚灌水,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果实采收后一般不需要灌水。防寒前如土壤干旱可灌1次透水。

5 果实采收

果实成熟的标志是果面颜色由白变红。采收前首先做好果盒准备,容器不要过大,过大会使果实由于重力作用相互挤压破碎,品质下降。采收分期进行,一般每隔1天采收1次,具体时间在上午8∶00后。采下的果实应放在阴凉处。有加工条件的地方,果实采收后应及时处理。采收可持续1个月左右。

6 病虫害防治

6.1 根腐病的防治 根腐病也称烂根病。潮湿、阴凉、通风差是发病诱因。病株在萌芽后整株或部分枝叶萎蔫,叶片向上卷缩,新梢抽生困难,有的甚至花蕾皱缩,影响开花坐果,枝条呈失水状,皮层皱缩,有时表皮还干死翘起呈油皮状。

防治方法:70%甲基托布津1 000~1 500倍液,或50%硫胶悬剂150~300倍液灌根。

6.2 灰霉病的防治 开花前遇连阴雨天气或空气潮湿,日均温达20℃以上时花即受感染,花蕾和花序上被一层灰色细粉状物所覆盖,在晴天气温升高湿度降低时,花、花柱、花柄和整个花序呈黑色枯萎状,似火疫病。果实感病后,浆果破裂流水腐烂,烂果除少数脱落外,大部分干缩成灰褐色僵果。

防治方法:开花初期和幼果形成期,选用50%万霉敌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 000~1 500倍液喷雾1~2次。采前15天不可再用药。

6.3 金龟子的防治 金龟子以成虫取食红树莓的嫩叶、花蕾,重者叶呈网状,花朵被吃光。幼虫危害树莓主茎幼芽韧皮部。

防治方法:开花前用5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喷施。

猜你喜欢
树莓灌水枝条
灌水取球
番茄灌水掌握技巧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2-15 15:53:19
冬季棚菜灌水四关键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冬天的枝条是破折号
童话世界(2019年31期)2019-11-25 09:51:12
闪光的枝条
基于树莓派的骑行智能头盔设计
电子制作(2019年11期)2019-07-04 00:34:32
基于树莓派的远程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
电子制作(2017年17期)2017-12-18 06:40:43
绝句
诗林(2016年5期)2016-10-25 05:19:23
响应面法优化红树莓酒发酵工艺
中国酿造(2016年12期)2016-03-01 03:08:19
灌水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