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祥云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对于教育惩罚,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如何为的问题,这已是业界共识。经验表明,睿智的惩罚可以化作学生成长的巨大动力。教师在学生犯错或出现过失的关键时刻,只有理性施罚,睿智引导,才能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指引学生和谐发展。
错误是育人的良机
青少年活泼好动,朝气蓬勃,如果不犯错误,那是不正常的!当青少年犯错时,恰是育人的良机。
列宁的母亲就是一个在孩子犯错时寻机施教的好手。一次,列宁跟妈妈到姑妈家做客,在捉迷藏时,不慎把一个花瓶打碎了。当时,面对母亲的追问,列宁没有承认。但母亲从儿子的慌乱中看出了蛛丝马迹,她没有当面揭穿列宁的谎言,而是默默地等待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事情好像已被人们忘记,但向来诚实的列宁却为自己的错误愈来愈不安。这天晚上,列宁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列宁的母亲觉得是时候了,于是轻轻来到列宁床前,默默地抚摸着他的头发。列宁再也忍不住说谎的痛苦,猛然扑进母亲的怀里,哽咽着说:“妈妈,我欺骗了姑妈,花瓶是我打碎的。”
列宁的母亲宽心地笑了,说:“孩子,明天我就写信给你的姑妈,她会原谅你的。”
列宁的母亲在处理这件事时的手法是高明的。她不仅懂得犯错对孩子来说是常见的事,而且知道应抓住这个良机,正确施教。这告诉我们,在青少年犯错时,我们应冷静谨慎,耐心寻找正确的方法和途径,让孩子在心底产生共鸣,爆发出知错改错的力量。同时,我们应有足够的耐心,做到适时而发,恰到好处。诚如列宁的母亲,如果当众揭穿孩子的谎言,并横加责备,列宁也可能接受批评,但心灵的触动显然不会深刻,改错的动力不足。
可见,孩子犯错时,恰是教育的良机,睿智的老师总能抓住这种机会,给学生以震撼心灵的教育。
自我选择受罚的方式
大女儿苏西八岁时,马克·吐温带领几个孩子到一所农庄度假,最使他们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坐干草车了。但就在大车出发前,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苏西动手打了妹妹。
按照马克·吐温的家规,孩子们有了过失,不能姑息迁就,必须给予适当的处罚,而处罚的方式由被处罚者自己提出,经全家人共同讨论后实施。
一家人针对苏西的错误,提出了几种处罚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剥夺苏西坐干草车的机会——不用说这是苏西最不情愿的事情。
懂事的苏西深为自己的过错懊悔,她忍痛毅然做出了选择:不坐干草车。
马克·吐温带领着其他几个孩子坐上干草车向农庄进发,苏西在车后快步行走,眼圈红红的……可以想见,苏西对自己的过错该是多么懊悔。在成年后,她多次谈到这次惩罚给她的教益,她后来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作为作家,马克·吐温无疑深谙青少年的心理和认知特点,了解教育规律。他的做法既耐人寻味,又令人深思。他对孩子的处罚看来微不足道,却大有深意。他没有训斥、咒骂,从精神上折磨孩子,也没有用巴掌和拳头从肉体上体罚孩子,而是针对孩子心理上表现出的强烈欲望,进行适度“惩罚”,让她为自己的鲁莽、错误付出代价——对于青少年来说,再没有比忍痛割爱更令其痛苦的事了。另一方面,让其自主选择受罚方式,既能帮助其认识错误,又能使其深知教育者的期待和信任,使之成为难以忘却的记忆。
因人施教的慧眼
美国《读者文摘》曾刊登过美国教育会长玛莉的一篇文章。玛莉在文章中谈到了乔丹老师对她的一次惩罚。
一天正上英语课,玛莉和同学毫无顾忌地说起话来。乔丹老师发现后,以严肃的口吻对玛莉说:“下课后来见我。”下课后,玛莉忐忑不安地去见乔丹老师,准备接受严厉的惩罚。出人意料,乔丹老师的态度很温和,只是语气非常坚定地说:“我要罚你写1000字的文章,讨论教育及对经济的影响。”
三天后,玛莉按时把写好的文章交了上去。乔丹老师仔细看后,把文章退回,要求玛莉重写。如此六回,直到乔丹老师对文章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并推荐参加全市的征文比赛。
三个月后,乔丹老师高兴地在全班宣布了玛莉征文得奖的消息。这是玛莉平生第一次得奖,也是她平生受益最深的一次惩罚。
乔丹老师的惩罚令人耳目一新,并为之动容。作为老师,她的惩罚看似随口而出,实则源于对学生的深刻了解和因人施教的慧眼。这种建立在理解、信任和爱护基础上的惩罚,对玛莉的心灵该有着多么大的教育力量啊!它鼓舞和鞭策着玛莉内省、慎独,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事实上玛莉在这次惩罚后不仅迅速改正了错误,还迷恋上了写作和教育,为她今后的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尽管诸多教育家早早告诫我们,“教师应当不仅仅是教育者,而同时也是学生的朋友”,“应该像尊敬上帝一样尊敬孩子”,但仍有许多老师在运用着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教育手段,并美其名曰“爱学生”“为学生着想”。无疑,多数老师惩罚学生是出于爱心,其良苦用心可以理解,但方式方法是不当的。只有温暖、睿智的责罚,才能让学生产生醒悟的力量,改正错误并健康成长。乔丹老师对玛莉的惩罚是一面镜子,值得每一位老师深思和借鉴。
教育实践充分证明,适时、睿智的惩罚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够使学生避免因教师一味的表扬、夸赞、鼓励而滋长骄傲自满情绪和爱慕虚荣的心理,警醒学生正视不足,改正缺点,健全人格。
(作者单位:枣庄市山亭区教育局教研室 山东枣庄 277200)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编后:
教育需要适度的惩罚,这毋庸置疑。但教育需要怎样的惩罚,却是很多老师深感困惑的问题。有时明明是一番好意,却招来学生记恨。有时颇费了一番工夫,却比不加惩罚效果还差。怎样进行合理、合时、合度的惩罚?在学生个性日益多元的今天,已经远不止是教师责任心强弱的问题,而更成了一个颇费思量的技术性问题。而教师的教育智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由阅读而来,由思考而来,也由经验而来。如果您是其中的得益者,我们欢迎您呈出经验,展示智慧,一起加入到对教育惩罚、惩戒的深度思考和探求中来。来稿请注明“教育惩戒专题”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