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老师,雪莲我都不知道怎么辅导啦,昨天我让她背乘法表,她到现在也背不下来。”倩倩送待优生的作业本时向我诉苦,这也是她向我撒娇的一种方式。让她辅导雪莲,是想让她收获更多的被同学需要的温暖,而不是增加她的心理负担。于是,我笑着回她:“倩倩,想想去年,你在初二时数学的基础和她差不多,你是怎么提高到现在的水平的?是不是你太心急,对雪莲要求太高了?”看她默许,我又接着说:“你可以根据她的具体情况,让她先背一半乘法表,或者你征求她的意见看她想背多少,互相约定一下。都初二了,雪莲的乘法表还背不下来,她已经很难为情了,你就当她是二年级的水平,一下子不要给她太多任务,这样她才能慢慢树立重新学习数学的信心。我希望你能帮到雪莲。”
倩倩走后,我拿出班级名册看了一下雪莲去年的期末成绩,属于D等级中的最后几名,若用百分制评判应是20分以下。又看了一下倩倩,数学成绩已是及格水平,属于C等,而各科综合评定却跃居B等,短短半年时间倩倩进步如此之大,让我和任课老师都很吃惊。记得在初二刚入班时她的综合评定是D 等,数学成绩与雪莲现在相当,作为班主任我知道她一直在成长,但没想到幅度竟会这样大!于漪教授曾说:“教育的力量在于教师的成长,而教师成长的根本在于深度的内心觉醒。”我想对倩倩这个孩子来说,她成长的源泉就在于她的自我觉醒。回忆倩倩的点滴,她的一次次进步也在脑中慢慢清晰起来。
正规的错误作业
倩倩的第一次作业,很正规,翻开作业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第一直觉告诉我,这是个成绩优异的女孩。但我批阅到最后竟然发现一道题也不对,虽然每道题都写得满满的。马上查看她的入班分数——18分,着实让我有些小失望,作业写得这么正规的孩子成绩居然这么差。
刚开始我按照惯例每天给她耐心地批阅,我多么希望在那些整洁的作业中能发现一道正确的习题,哪怕对一半也好,可仍是失望。一周过去了,倩倩没像其他成绩差的孩子那样干脆不做作业或者抄袭同伴的作业,她依然故我地做着属于她自己的数学作业。她的坚持引起了我更多的关注,一个个醒目的红叉,每天面对,我看着都心情不爽,何况是她这样一个文弱女孩?但她真的有这般毅力一直面对满本的红叉而不灰心!
我经常在讲课之余观察她,从她呆板的眼神中我能读出点倔强,更能读出她心里的孤单。她的成绩差,下课也在座位上呆着不出门,班里几乎没有同学与她搭话,她唯一能亲近的就是我这个班主任了。正是花蕾绽放的年纪,却看不到她的一点快乐,我试着拉近与她的距离,下课和她聊几句家常,对她的作业我也索性不判对错,只写“你很有潜力,有问题多问老师,加油哦!”“不要轻言放弃,加油哦,老师会一直关注你。”“你是我见过的最有毅力的女孩,加油!你会成功的!”每次我都会在她的作业本上画一个大大的笑脸。虽然一次次鼓励,但她独立做对一道题的次数仍然罕有,我也试着辅导她,但只是偶尔课下讲一两道题,对她帮助不大。
班级之星
倩倩仍然默默地坚持写“自己”的作业,一天不落而且从不抄同学的作业,她的诚实和极强的抗挫折心理,既让我佩服又让我心疼。每次上课看到她瞪大眼睛努力想听懂的眼神,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刺痛!我该如何做才能真正地帮到她?
办法总比困难多,在我授课任务紧的情况下,待优生的辅导让我有些力不从心,于是想到利用班中学优生这一资源,开始着手设计“一帮一”学习活动。并在班级的个人能力考核中绑定“一帮一”(被辅导者——待优生成绩进步幅度越大,小老师——学优生的分数加得越多)评价制度,学优生的辅导责任心明显增强。随着评价制度的不断修改,后来又增加了“每天讲一题”活动,即让待优生每天讲一道自己会的题给小老师听。要求条理清楚,总结每题考查的知识点,能完成任务的在待优生的个人能力评价中加分。在单独对待优生的特定评价鼓励下,倩倩的进步非常快,尤其是后期我又设定课后自己多练题可以在评价中加分,积够5分可以给一个“数学之星”,她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每到下课她就拿着自己做的题给我批,有一次竟然一下子让我批了40多道题,墙上的数学之星她积得最多。红红的数学之星让倩倩感受到被认可的价值,她不像以前那样卑微了,也慢慢有了点自信。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被尊重的渴望,而来自同学与老师的认可是对学生最基本的尊重。随着倩倩在特定评价中积分的提高,同学们对她的评价也开始慢慢改变。在我的班中不允许有任何学生歧视待优生,所以在每周评选的12个“班级之星”(卫生之星,劳动之星,助人之星,阅读之星……)中,待优生的比例能占到三分之一。在选“班级之星”时我要求孩子们将待优生的优点放大,而倩倩的进步在班报中多次被学生报道,她的进步同学们都看在眼里,所以在第一次“班级之星”的评选中,她就以遥遥领先的票数获得了“学习进步之星”的称号。
唤醒内心的种子
海德格尔说:“言说是人向世界敞开的重要方式。”一直内向的倩倩从没有在同学面前表现的机会,我要给她创造向同学敞开自己的机会。倩倩的优点是不轻易复制别人,而这正是数学学习需要的独立思考能力。当她对“求四边形的内角和”有了另外一种解决方法时,我知道机会来了。我把倩倩叫到办公室,让她对那道题的独特解法好好整理并熟练一下,在下一节课上课时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她听到这个通知有点惊喜的羞涩,或许在她的心里对这个机会已经等待了很久很久,因为能够上台讲题的,在同学的印象里大多都是学优生,是很自豪的事儿。
倩倩第一次上台讲题,虽然不足5分钟,虽然有些紧张,但从同学们的掌声中我知道倩倩的努力已经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赞许,而她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不再是那个表情呆板的小女孩。她还特意写了封信给我,向我诉说她的惊喜、紧张以及讲完题后心里的舒畅与自豪。原来她是一个心思如此细腻感情如此丰富的女孩,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表达。后来我又让她在班会中做“课后是如何计划学习”的经验交流,每一次活动同学们都能看到她不断前进的步伐。
倩倩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始热心地帮助其他同学辅导。因为她是从待优生中走出来的,我就让她单独分管后面几个待优生的作业,她做得非常认真,在我的建议下她也找到了自己的一套管理待优生的方式。两年后,她考上了高中。对一个在初二评定是D等级的孩子来说,是个不是意外的意外。我为她高兴。
班里的待优生不止倩倩一个,唯有倩倩能有如此大的进步,为什么面对同样的评价方式,有的学生会有进步而有些学生会原地不动?或许那些没有取得进步的孩子,我设定的评价制度对他们来说,只是迫于同学之间的压力产生的些许改变,一旦压力解除或无视压力就又回到了原点,所以产生的改变仅是表象不会持久。而倩倩在个人能力评价制度的激励下是发自内心的深度觉醒,觉醒的深度恰好唤醒了她内心渴望成长的种子,渴求知识的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让她逐渐认识到了自我,才改变了她原来的学习境况。
林清玄在《不让孩子第一名》中说,以大学录取分361分考上大学的幸运儿张毅,是“琉璃工房”公司的老板,世界五百强企业。由此他还做了一个比喻:可能小孩成绩不是很杰出,不是那么好,但是不要放弃,因为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就像种植物一样,山坡地种竹笋、香蕉,沙地种西瓜和哈密瓜,烂泥巴里种芋头,不同植物适合不同土地,不是只有一个样子的。他的观点我极为认同。现在教育的悲哀就是把所有不一样的孩子集合到一个校园里,像加工机器零件一样,以分数为模板,希望把孩子教育成一个样子。我愿意相信那些暂时没取得进步的孩子是内心的种子还没被唤醒,还没认识到自我,愿将来的学校能如小豆豆的巴学园一样,根据孩子的特点来教育孩子,唤醒每个孩子内心的种子。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市福山区崇文中学)
责任编辑 赵霭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