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发非智力因素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2014-03-04 04:06喜秀丽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课本教学质量教师

喜秀丽

摘 要:充分开发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大面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199-01

由于地理课不是高考的重要科目,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不理想,这种现状无疑给地理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然而,从地理学科教学内容来看,研究的中心内容就是人地关系这一人类生存的大问题,是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是中学地理教育真正起到教育人的目的便成为我们地理教师目前所要急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就必须采用多种方法去充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已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明确学习目的,让学生从“不学”到“想学”

学习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只有明确学习动机才能明确学习的方向,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作用,摆正地理学科的位置,教育学生重视地理课的学习,同时还要积极组织有意义的课堂和课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心目中的地理地位不断提高,认识到地理学科是中华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要让学生摆正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外因教须通过内因学来起作用,从而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厌学”到“爱学”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其实指的就是兴趣了。如果教师能运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多种方法和手段,激起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引思,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会高涨,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在有张有弛、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将不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理解知识,消化知识速度与程度将会大大提高。“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结合点,是教与学的纽带,同时学习兴趣的形成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想使学生对地理感兴趣,就必须在教学中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所有可能运用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地理的渴求欲望,变被动为主动,从“厌学”到“爱学”。

三、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愿学

课堂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要想使学生“愿学”地理,就必须创造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充满热情,用信任的目光,赞许的微笑,表示出对学生的的关心和热爱,使学生与教师之间不断进行情感交流。如课后参加学生的文体活动(打篮球、排球、新年联欢等),课间多与他们交谈等。这样可以使师生的感情融洽,融洽的师生关系则孕育着巨大的学习动力。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激情,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学生“会学”

地理学科兼跨文理两大学科,有的学生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虽然也下了不少功夫,但成绩一直不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是非常重要的。

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1、在绪论课中,教师必须针对地理课本的知识体系做交代。是学生了解知识体系分为两类,即: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系统的基本理论去不断地强化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由于人类活动使人与地产生密切的关系,由此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使学生手不离图。

地理与地图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没有地图就不能有地理学,也就无法进行地理学,也就无法进行地理学习。课文是地理课本的主体,地理插图也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文紧密结合,发挥着课文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只靠死记硬背课本内容,而没有把各种地理事物相互联系起来,落实在地图上,是学不好地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运用地图、课本中的插图、填图、绘图、提高分析图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养成学习地理时手不离图的好习惯。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向学生强化预习、听课、复习的效应,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地理成绩不断提高。

五、培养学生有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习惯,使学生“能学”

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以及考试所反馈的信息,实行分类推进。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地理成绩差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但主要是缺乏自信心和毅力以及不良的学习习惯。因此,除了用以上方法之外,更要加强他们的毅力、信心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由“我学不好”转变为“我能学好”。

1、通过情感交流,转变思想。

“师爱”是最好的润滑剂。在教师要耐心同学生谈心。让学生感到老师在关心他,帮助他,感到老师是自己的朋友,从而使师生关系融洽。有利于师生共同找原因,对症下药,去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使教师的外因通过学生的内因而起作用,激发了差生的学习热情。

2、抓住每次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心,培养其坚强的意志。

巧妙设计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对他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给予表扬和肯定,从而提高自信心。同时为了避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并做到反复抓,抓反复,使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

3、加强课后辅导,实行分类推行。

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课后及时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在辅导中尤其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必须及时给予解答,鼓励学生思考、提问,必要时给学生充足而固定的辅导时间,每次考试之后,教师认真对待学生试卷,和学生一起分析错误所在,怎样改正。使学生学有方向、方法和信心,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要在改革中使地理教学走出低谷,要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就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去充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已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扈中平.李 方.张俊洪.现代教育理论.

[2] 陈 澄.樊 杰.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猜你喜欢
课本教学质量教师
最美教师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