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丽
摘 要:低年级的孩子年纪小,一切的思维在他们的头脑里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定式,在他们身上有着无穷的潜能可以挖掘,所以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主题图的内涵,合理安排主题图呈现的方式,就可以更好地发挥主题图的作用,充分发挥主题图的最大价值,从而为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增光添彩,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实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目标。
关键词:数学;主题图;低年级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148-01
新教材呈现的内容,形式新颖,与原来的教材相比,它的最大特点之一是设计了大量生动活泼的主题图。这些主题图色彩鲜艳,富有情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个个憨态可爱的小动物和卡通人物,情境的设计,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和色彩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观察。这不仅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变抽象枯燥的数学学习为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同时也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课程资源。
一、准确认识和理解主题图
1、认识主题图的作用,理解主题图的用意
主题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编写的一大特色,其意图在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基本理念。
主题图内容丰富,含义深切,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理念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它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充分认识理解主题图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而不能把主题图当成看图说话,从而失去主题图的应有的价值。只有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才能创设生动的主题情境,组织有效的主题活动,课堂才是有效的、精彩的。。
2、对主题图进行再思考,深挖主题图的内涵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重新认真地去认识审视教材中的主题图,对主题图进行更加深入的再思考,透过它美丽的画面,去挖掘它实质性的内容。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乍一看,主题图好象是在展示手工书上做风车的步骤,但结合单元教学,从数学角度去思考,主题图展示的各个环节就是图形的变换过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变换过程。理解了这个深意,我们的教学是否就可以这样组织:课前让学生在家里做风车,并提出要求,即注意观察自己在做风车过程中图形有什么变化;课堂上,学生边描述,教师边演示。我们就不会把一节数学课上成了一节手工课了。
二、灵活运用主题图,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低年级的小学生特点是好奇、好动,自制能力比较差。上课的铃声虽然能把他们带到了各自的座位上,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立即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只有充分利用主题图设疑激趣,才能诱发学生参与的动机。
新教材把数学问题以“主题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作为教师必须用一分为二的眼光来看待主题图,不仅要领会“主题图”的丰富内涵,还要合理地把握“主题图”的呈现形式,更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已有的经验灵活、创造性地使用主题图,从而使我们的数学教学课堂更加精彩。
1、给主题图编一个好听的故事
主题图中的每幅图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主题情境展开后,学生可能对这生动有趣的情景感到没劲,但如果将主题图的情境编成一个好听的童话故事,学生的积极性会马上被调动起来。因为故事是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以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会引发学生新鲜、好奇、亲近的儿童情趣,有利于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低年级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一课中,我就编了这样一个童话故事:夏天到了,天气很炎热,小猴子乐乐放学回家后口渴了,但妈妈不在家,小猴就拿起盘子里的桃子吃。师引导:盘子里有几个桃子?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师边讲边表演小猴吃桃)小猴可喜欢吃桃啦!吃了一个,两个,还吃了盘子里最后的一个桃子。师问:你看到了什么?盘子里有几个桃子?用什么数字表示?学生很快在这个故事情境中,认识了“0”的意义,也使得主题图有了“血肉”。
2、让静态的主题图活起来
主题图的素材表现在课本上都是静止的,我在教学中,用多媒体或用游戏表演等形式把主题图的内容动态化,从而使主题图活起来。使学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增加实际体验,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无处不在。例如一年级上册第75页“加减混合”的主题图,展示的是湖里原来有4只美丽的白天鹅,飞来了3只,飞走了2只,现在还有几只?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静止的画面变成动态的过程,学生就更能深入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的兴趣也会更浓。再例如教学第1册第18页“第几”的内容时,有一幅“购票”图,我让学生分别扮演主题图中的各个角色:阿姨、小朋友、解放军、青年叔叔。然后我说:“他们正在为排队的事情而争吵,请你们帮助他们排排队好吗?并说一说他们总共有多少人,谁排第几?”并且说一说你要这样排的理由。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思想教育, 而且这样的思想教育已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有机的渗透,体现了“三维”目标中的有机整合。
总之,低年级的孩子年纪小,一切的思维在他们的头脑里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定式,在他们身上有着无穷的潜能可以挖掘,所以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主题图的内涵,合理安排主题图呈现的方式,就可以更好地发挥主题图的作用,充分发挥主题图的最大价值,从而为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增光添彩,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实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