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萍
上周,本校女教授协会会长王静爱教授给我布置了讲座的任务,当时我正在出租车上,车外人声嘈杂,还没等听清楚她具体说什么,我就答应了,原因有两条:一是我跟王教授有过很多谈话,她在处理教学科研、家庭婚姻和子女教育的关系上,有很多经验都是绝妙的,让我心服口服。她谈感受,都不是从别处抄来的,而是自己提炼出来的,对此我也很欣赏。一个人,首先要被别人的经验感动了,才能体会到别人的经验对自己的好处。二是她说的大意我听懂了,就是在当代我国国情的背景下,从北京师范大学女性工作的角度,谈谈女教师的职业发展,对此我也是赞成的。她还特别关心年轻女教师的成长,希望我谈谈年轻女教师容易碰到的问题,这也是北师大女教授协会的优良传统。现在大学里女性师生多,在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上,年年有需求,也有长期效益。
我主要就上述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从社会性别到文化自信
我国高等教育在祖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发挥了文化教育领域的特殊重要作用。党中央多次强调文化建设,已经指明,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现代化和信息化的环境中,中国要真正崛起和强大起来,只靠经济发展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还要抓社会文化建设,因为很多问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文化问题。在中国,性别问题的本质,尤其是文化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后,高校女本科生、女研究生和女教师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增加,女性已明显成为国家政治经济改革、政策改革和社会管理转型的受益者。即便在基层社会,由于工商服务业三产和旅游业的发展,女性的就业优势和周期长度也大大增加。据一些社会性别研究者的报告,近年我国的性别赋权指数排在世界第28位,我国的女性发展和女性权利走在了社会发展的前面。我们再来看另一种十分不同的研究结果:女性在市场经济中处于劣势。中国现在七八成女大学生认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两种说法是有矛盾的。还有一些性别研究专家有另外的看法,提出,以往的性别政策评价以男性为标准,不是以女性自身的感受为标准。现在不仅是女性本身的社会评价遇到了挑战,而且性别政策管理的定位和发展指标也都遇到了挑战。
高校女性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定位有关。当代女性遭遇的困境,从社会管理和自身发展两方面来说,主要有三点:
一是国际标准与中国标准。中国高校女教师的定位与发展,要从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高校的实际出发制定评价标准,而不是从西方理论和西方高校的实际出发制定评价标准。我们曾花了很多时间学习和了解西方性别理论,很有成绩,也是必要的。但我们对中国了解不多,要补中国文化课。
二是男性视角与女性视角。女性定位与发展的评价标准,要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而不是从男性的视角出发,要使女性自己感到幸福,而不是男性替女性说幸福还是不幸福。20世纪以来,中国的男性替女性幸福了一个世纪,口号正是男女平等,在高校尤其如此。人多势众,但为什么现在女性反而不一定幸福呢?因为从女性角度看,幸福不仅涉及政治经济问题,更多的是文化问题。它的深刻原因是,在中国文化中,女性是平等与平衡两者综合的文化承担者。女性为了爱人,为了父母,为了子女,为了姐妹兄弟,可以付出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代价。她要家人幸福了,吃好穿好了,她才能欣慰、幸福,她再去吃穿打扮,才心理平衡。以后她获得了平等,才有文化的回报。别忘了花木兰是替父从军的,杨门女将是忠孝两全的。她们的好结果不仅出于社会效益,也出于长久的文化回报。只追求平等而没有平衡的女性,也可能会获得很大的社会成功,但往往要承受极大的文化痛苦。
三是两性合作与和谐高校。在当下的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阶段,当男性在社会政治经济主战场冲锋陷阵时,女性同时重新成为文化主角。现代女性的迷茫无非两点:一是风俗大于制度,二是和谐大于竞争。中国文化的本质,如孔子说“仁者爱人,亲亲为大”,孟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就是说,一个优秀的人,不仅要爱亲人、爱人民,还要爱物。中国传统文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操作规则,是要彼此约束,和谐合一。夫妻关系、家长与子女的关系,都是互相约束的。
人们一直说,中国是男权社会,女性处于社会的底层。今天看,这些说法已经与现代理念不直接相关,但它们仍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就连孔孟思想也很老化,需要通过创新去维护。为什么?因为从历史数据看,中国女性是被压在传统文化下面的;但是从现代发展看,压在文化下面,就是全方位地泡在文化里面。经过20世纪男女平等的改革,男性也被泡在这种文化里,今天的中国男女两性都已融化在中国文化里。试问,哪个成功男性的背后没有一个伟大的女性在平衡?两人难道没有获得事实上的平等吗?对此,我们要有自信心,这就是一种文化自信。在中国现代社会迅速发展的时期,在作为自然单位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中,比如在高校,也要争取两性合作,和谐发展,这就是文化定位。
有了深刻的文化自信,才能有正确的文化定位。这两条都有了,才能在个人与社会组织之间获得平衡,取得社会性别的平等与发展,不然平等就是空话。
党中央提出建立文化自信,这是对推动中国改革发展极为深刻的指引。在高校女性人才的培养上,这也是新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重视,并应该落实。
以下讲两个具体问题,它们不仅仅是针对女教师的,因为其实不可能,而是从两性和谐的角度,分析高校女性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二、从文化自信到文化定位
谈谈我自己。恢复高考后,我上了大学,后来留校,到今年当高校教师已有24年,其中当硕导21年,当博导17年。我所在的学科是一个国家重点学科,由民俗学一代宗师钟敬文先生创建。我跟钟先生念书,也当过他的助手,在钟先生辞世后,我带领中青年团队继承前辈的传统,继续发展。可以说,在祖国改革后,我经历了从一个新教师到老教师的全程发展阶段。我也曾到国外学习,也曾在行政部门工作过,多少有一些中西教育比较和行政锻炼的肤浅阅历,所以能从国家改革、高校管理者和普通教师的看问题,并有一些个人体会。endprint
我的看法是,中国高校发展太快,现在的新教师与我们这一代人当新教师时已大有不同。但也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都要认识高校工作的性质。北京大学西门里面,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高校是教学、科研单位”。这就是说,高校不是一个普通空间,而是高层科学文化传承、高尚精神世界、高级智力活动、高层人才培养和高尚公益事业的理想实现的场所,我简称“5高”。北师大是百年老校,这5高都很深厚。现在新进的女教师都是70后和80后,硬件都很优秀,迷茫都出在软件上。我总结为四难现象:一是做人比做学问难,二是教学比科研难,三是“故事”比职业难,四是状态比考核难。
做人比做学问难。此指出新教师靠5个入门条件优胜入校,它们是:团队定位、技术定位、成果定位、人格定位、发展定位。这是文化传统与现代管理结合的产物。从高校入职来讲,你一进校就要填表,填表的目标,是承诺一个高校教师的责权利。这三者的关系是有彼此约束性的。你要获得利益,就要执行权利和承担责任。一个年轻人的利益的获得,是满足权利和责任要求的结果,而不是向国家要价的前提和条件。要从思想和行为上,做到责权利三者的平衡。这个平衡达不到,也就谈不上平等。
年轻教师在入职前的定位是这样完成的:团队定位,由所在学科做出评估;技术定位,由人事处管理;成果定位,由科研部门检查;人格定位,由原导师做出鉴定并对外担保;发展定位,根据专业发展的规划去预测。
年轻教师入职后的变化是排序颠倒。比如,对以上5个定位,年轻教师入职后,要靠自己去调试和适应。于是,在有些条件下,在有些年轻人身上,会出现下列选择,即将原排序第5的发展定位提到第1位;忽略原排序第2的技术定位和排序第4的人格定位,而将原排序第1的团队定位甩到最后。
年轻人初涉世,又要各项指标快进,在团队要求与个人需求之间选择有难度。但是,我认为,年轻人是在团队的支撑下入校的,如果入校后却不愿意承担团队的责任,学科建设的整体环节就会受到影响。团队定位是责任,责任要靠文化自信支撑。没有文化自信的人,定位会失误,最后是个人的学问做不好,人品也会打折。正确的选择是让团队精神代代相传。尤其是在现代高校中,善于团队合作,个人才能获得良性发展。
教学比科研难。当代的世界趋势是,通过高等教学活动促进科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由于学校性质所致,一向有重视教学的传统。对年轻女教师来说,投入教学活动,会让你认识到压力与责任重于个人利益。
故事比职业难。中外高校都会流行一些教授故事,很多名教授都有脍炙人口的校园故事。好故事会提高教授职业的社会声望,会对大学的社会声誉产生很大影响。举个例子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都有著名教授的爱情故事。清华大学女教授林徽音与建筑学家丈夫梁思成的爱情故事,北京大学女教授王蒂澂与物理学家丈夫周培源的爱情故事,广为传诵,我在青少年时代就听长辈闲聊过;知青下乡后,又听北大、清华的大学生们传讲。这两年,这些故事再度火起来,被80后和90后评为“传奇”。西方评价制约女性发展的三条因素是生产劳动、教育和婚姻。这对中国高校女性不成问题。但这些教授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呢?那就是在年轻教师必然要处理的家庭、婚姻与事业的关系上,其实有个文化约束问题。梁思成夸奖林徽音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而林徽音对梁思成的志业相从正是一种文化约束的结果。林徽音在儿子梁从诫出生时,赋诗一首《你是人间四月天》,是很高层次的文化约束。梁从诫在父母去世后,搬到终身未婚的金爸爸家,伺服金先生到死,也是一种文化约束。男性是线,女性是圈。男性可以直线地向上或向下发展,讲力度,讲沉稳;女性则是要在家庭、事业、人生中被完整叙述的,是一个圆圈。女性也要让男性在女性面前可以完整地叙述自己,这样女性就是一个完美的圈,一个文化圈。
状态比考核难。现在一句时髦话说,有能力而没成绩的人叫“不在状态”。在北师大这种高校,进来不容易,当个好教师并保持终生奋斗的状态更不容易。青年教师虽然条件好,被倾斜力度大,经费和机会都比以前多,但也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你要像前辈那样风雨无阻,风雨兼程,你要像歌里唱的那样“风雨过后是彩虹”,你就要在考核后过硬,而比考核更难的是时时把自己放在状态中。什么状态?时时学习的状态、日积月累的状态、不断写作的状态,注意团结合作的状态,以及为祖国强大而培养人才延续中华科学文化甘愿奉献的积极状态。这些状态加在一起,就是文化状态。
三、从文化定位到职业发展
现在高校女性的个人问题转为公共话题,如高学历、大龄婚嫁、家庭事业关系等。直接沿用传统观念不能解决当下女性面临的新问题,有时还成为制造问题的来源。这使高校青年女性感到不安全,无奈的事情很多。再者,高校年轻女性年龄段,已走到独生子女80后,她们缺乏与兄弟姐妹相处的经历,没有社会经验,又在国家政治经济改革的时代成长起来,是特殊的一代。她们面对问题的感觉,是缺少文化积累。她们对问题的看法,是反应性的,不是文化本质性的。高校年轻女性成立了一些社团组织,如幼儿哺育与抚育协会、亲子网站等,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这些倾诉问题的方式,都是临时性组织的,没有能力发展下去,缺乏公共定义,缺乏识别标准,难以为继,更不能形成文化定位。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的看法是,要继承高校女性文化优秀传统,加强创新文化定位,在高校组织的学科团队中成长。中国在农业社会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结构,重视家庭利益和共同群体利益,而现代人追求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两者各有好处。但是,任何理念都不能走向极端,走极端就要产生负作用。具体说有以下两点。
一是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家庭是中国的初级社会组织,入职单位是次级社会组织,脱离了这个基础便会造成混乱。遇到迷茫和困惑,通过组织解决,要比个人方式解决容易得多。按社会学和民俗学的研究,中国文化的本质是组织性文化,人们对组织给予的温暖、关爱和友情的回报是忠诚和归宿感,这是其他任何个人方式都不能与之相比的。年轻女教师把个人的发展凌驾于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之上是不可取的。
二是在文化提升中前行。年轻女教师要在入职后全方位定位。所谓全方位定位,就是要在文化提升中定位。我强调一点,就是要向自己的老师们学习。现在留校的年轻教师都是博士毕业,但在攻博期间实际上只跟老师学了一年半,还有一年半去写论文。入职后则要学习一辈子,要继续听老师的课,参加老师的五个定位过程。要摆正自己和老师的位置,也就是摆正自己和学问的位置。何况每个人都有不足,自己看不到,需要别人提醒自己,最可靠的提醒人就是老师。学老师不是从老师的文化高度出发,而是从自己的文化不足出发,来改正自己存在的不足。
中国高校的前辈学者崇尚和谐,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西方社会重视个人利益,个人价值至上,现在这种个人文化给他们制造了灾难,中国的优秀文化要发扬。
中国的前辈学者做事有“格”,做人有“德”;讲做人大于做学问,做学问拼到最后是做人,这些都是在讲文化,讲中国文化的精髓。我们讲文化才能讲发展。我们走在文化里,就是走在责任里,走在付出里,走在社会和谐里。
注释:1.此文原为2011年1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女教授协会分会和女教职工工会联合举办的“新入职女教师职业生涯论坛”上的一篇讲稿,北师大女教授协会会长王静爱教授出了这个题目,教育学部的郑新蓉教授和向蓓莉副教授对此次讲座发表了讲评意见,谨此一并致谢。本文对原讲稿略有删节。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林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