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佳 指导:虢周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
中风后抑郁症(post st roke depression,PSD)是指发生中风后躯体障碍引发的一种精神抑郁的复杂病症,是中风病最常见的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3]。据统计 PSD的发生率为 25%~76%[4]。PSD临床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情感脆弱、思虑过度、焦虑紧张、兴趣减退、空虚淡漠、思维迟钝,甚至出现对生活绝望而产生的自杀行为等,而中风后康复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严重影响了中风后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5-7]。虢周科教授从医30余年,擅长中医药诊治心脑疾病,尤其对本病的治疗颇有独到之处,遣方用药精妙,遵古而不泥于古,治验颇丰,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虢教授,思其精华,受益颇多,现将其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虢教授认为,本病属“郁证”范畴。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中风后抑郁症病程可分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中风后抑郁病变在脑。与心、肝、脾、肺、肾有关即与“五脏”有关。急性期多以实证为主,病位主要在肝;巩固期多以虚实夹杂为主,不同患者虚实偏重有所不同,病位主要在肝、心、脾3脏;维持期若病情反复则以虚证多见,肾虚为主。PSD的发病与中风后脏腑的阴阳调和有关,以脏腑虚衰为病理基础,而五脏又是人体阴阳自和、气血运畅的主要场所,就中风而言,起病突然,变化急骤,患者突发躯体障碍,生活难以自理,加上社会及家庭地位的改变,患者容易产生思虑不安,情志不舒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如果不能及时宣泄,则可影响脏腑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气血阴阳失调,影响患者的康复。因此从五脏论治更能抓住抑郁症治疗的关键,达到“治本”的目的[8]。虢教授认为中风后在情志不舒、忧虑等因素影响下,气机不畅,肝失疏泄,导致肝气郁结,久郁化火,火郁于内,耗气伤血,气血不足,气滞血瘀;而五志化火,炼液为痰,痰火内盛引起痰火扰心,心神扰动又缺少阴血濡养,心肝蕴热,心神不宁而发病。在五脏气血、阴阳相互影响的病理过程中,以肝脏为核心,涉及心、肺、脾、肾等多个脏腑,变化多端,从而表现出多种临床症状。
虢教授辨证中风后抑郁症以五脏病位为本,以痰、火、气、血、虚等病性为出发点,辨常见的10种中医证型即为“十候”,并博览医书总结古人经方加上临床经验制定了治疗本病的基础方剂,经临床实践,效果显著。基本药物组成:酸枣仁30 g,龙齿 30 g,知母 20 g,百合 15 g,麦门冬 15 g,郁金15 g,香附 10 g,白芍 15 g,川芎 10 g,柏子仁 15 g,夜交藤20 g,珍珠母30 g,远志10 g。在此基础上,虢教授临证用药,随证加减。肝气郁结者去珍珠母、龙齿加柴胡、枳壳;肝郁化火者去百合、麦门冬加牡丹皮、栀子;气郁伤肺者去柏子仁加木香、枳实;痰气郁结者去柏子仁加半夏、紫苏;肝郁肾虚者加刺五加、五味子;心脾两虚者加白术、茯苓;心肝郁热者去龙齿、远志加柴胡、黄连;气滞血瘀者加桃仁、红花;肝郁脾虚者加柴胡、当归;痰火扰心者去川芎加黄连、半夏。1剂/d,500mL水浸泡半小时,文火煎至200mL分早晚服,1个月为1个疗程。
虢教授心药兼施,十分重视调摄患者的情志,中风后抑郁的治疗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故虢教授临诊时常耐心倾听患者的各种烦恼,充分了解患者病情,耐心劝慰,鼓励患者解除思想压力,树立战胜病魔的自信心,常使患者豁然开朗。并告知患者家属认识本病,多与患者交流,转移患者注意力,鼓励患者树立对疾病的信心,有特殊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并运用中医心理疗法,着重于疏导患者的情绪,利用穴位按摩、音乐、暗示等疗法以缓解患者的抑郁状态[9-10]。
王某,男,5l岁,工人。2012年10月08日以右侧肢体半身不遂1月,烦躁易怒,失眠1周为主诉来诊。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遂于当地医院治疗,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左侧基底节区)”,经静脉输液、口服药物(具体不详)及针刺治疗后,症状好转,右侧肢体肌力恢复至Ⅳ级,生活基本自理。1周前家人发现患者情绪激动,烦躁易怒,食欲减退,入睡困难。服用“氟西汀,20mg,1次/d”,症状无明显改善。现症见:烦躁易怒,眩晕头痛,失眠多梦,面红目赤,胁痛口苦,食欲减退,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诊断:①郁证(心肝郁热);②中风-中经络。给予上方加柴胡、黄连减龙齿、远志治疗,服用1周后失眠症状改善,情绪稳定,食欲如常,能正常与他人交流,1月后诸症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够自理,对生活充满信心,为巩固疗效嘱再服1个月。
中风后抑郁属继发性抑郁症,与患者的情志不畅密切相关。虢教授充分运用中医整体观念,三因治宜,辨证论治,切合临床实际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医诊疗模式,即“三期五脏十候辨证体系”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虢教授认为“三期五脏十候”辨证诊疗模式治疗抑郁症能较好地把握抑郁症诊疗脉络,同时又是安全、有效、依从性高的中医治疗手段[8]。虢教授治疗本病的指导思想为疏肝理气解郁,滋阴清热,调理脏腑,养心安神。本方中君药知母清热除烦,滋阴润燥;臣药百合、麦门冬养阴清心安神除烦;白芍入肝、脾经主养血柔肝补肝阴;郁金、香附清解心肝郁火、舒肝行气;酸枣仁、柏子仁养血补肝,宁心安神;佐使药川芎调肝血疏肝气以解郁;龙齿、珍珠母镇静安神;夜交藤、远志养心安神定志,2者共用可交通心肾之阴阳。方中清热解郁与滋阴养血共举,理气药物芳香走窜易耗伤阴血,用濡养阴液的药物佐制,使全方既无温热之嫌,又无寒凉之弊。虢教授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不同,将其分为10个证型进行辨证加减施药,来调理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取得良好效果。
[1] 寻湘林,何倩.中西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8):90-91.
[2] 盛国滨,高琛,于景坤,等.头部电针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3,30(3):125-126.
[3] 张尊环.逍遥散加减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6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10):1509-1510.
[4] 郭克锋,杨文清.脑卒中后抑郁障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5):718-720.
[5] 高甡.中风后抑郁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3):80-81.
[6] 李琛.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1,33(6):950-952.
[7] 陈华.中风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J].河北中医,2008,30(11):1216-1217.
[8] 虢周科,孔繁鑫,吴佳苹.中药三期五脏十候辨证法治疗抑郁症急性期的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5(2):35-39.
[9] 王存伟,孙守刚,秦秀红.孙思邈“十三鬼穴”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2,25(2):73-75.
[10]张震文,陈林庆,彭晓明,等.肾阳不足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探讨[J].西部中医药,2011,24(10):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