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和分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2014-03-04 01:06卢黎歌程馨莹
关键词:虚无主义历史

卢黎歌,程馨莹,2

(1.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2.西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如何认识和分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卢黎歌1,程馨莹1,2

(1.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2.西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以“隐形学派”形式存在的具有明确政治目标的社会思潮,其意识形态效应不容小觑。它借助人们的历史猎奇心理,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误读历史,误导舆论,以便争取认同者,期冀通过否定历史进而达到否定现实的政治目的。历史虚无主义采用“学术方法虚无”、“选择性虚无”、“重读历史”、“人性化角度”、“历史叙述虚无”等方法“虚化”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是,通过挑战唯物史观,从而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模糊人们的价值标准,质疑党和政府的执政合法性等方面。

历史虚无主义;正确认识;唯物史观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曾经指出:“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这再一次说明,树立并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思想文化基础。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中也说,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以便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1]。可是,近年来,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所涌动着的一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就起着消解这一基础的消极作用。这种“虚无化”的历史思维,在历史研究、历史教育和文艺创作领域中,都有所反映。显而易见,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虚无主义,事关国家命脉。因此,有必要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一番深入辨析。

一、历史“虚实之辨”仅仅是学派相争吗?

有关历史虚无主义问题的争论是学术之争还是非学术之争?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对历史虚无主义是不是一个学派进行分析。“学派”得以成立的必要要素有:代表性的学术领军人物、独有的理论内核及其论证方式、标志性的学术专著、相对稳定的学者圈层。然而,现有文献研究证明,没有资料显示有学者自称历史虚无主义者,也没有发现坚持历史虚无主义的标志性学术专著,更没有公认的该学派领军人物。由此似乎可以得出结论,历史虚无主义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学派,关于历史虚无主义问题的争论,不属于不同学派的不同学术观点之争。但是,一段时期以来,它的社会影响力却是客观存在的。这种社会影响力不是通过传统的学术学派方式实现的,而是通过社会思潮的学术情绪和社会心理衍射形式实现的。可是,我们无法想象一种思潮在没有领军人物和思想理论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常态发展,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由此推断,历史虚无主义“学派”是客观存在的,它的领军人物和思想理论是以特殊的“隐形”方式存在的,而且是具有明确政治目的的“隐形学派”。这是历史虚无主义与其他几种在当代中国有影响的社会思潮(如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的不同之处。这种特点使得历史虚无主义既能在社会上发挥影响作用,又使得反对者难以找到论争主体和批判对象,难以展开学术辩论。

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为何会有一定市场?

将整个历史虚无化的做法,从常识、逻辑和经验的角度是很难被人们所持久普遍认同的,但是在对于具体历史问题的争论中,却屡屡有人使用它并暂时赢得一定市场。所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所宣扬的某些不当甚至错误观点,可能会在特定领域、特定时期和特定人群中受到一定的认同甚至追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特现象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讨论什么是历史。

本文所涉及到的历史概念,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一种是历史真实。它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真实的曾经。二是历史记载。它是由史学家记载,并由后世学者补充完善的资料性的文献。三是历史结论。它是由人类世世代代对于历史经历、历史记忆和历史记载等进行归纳和概括而形成的历史共识。

历史真实已经发生并永远地过去了,传递给后世的只是文字和器物所承载的部分信息,而全景性的真实不可能再现。对历史真实的求知、求证,正是史家的特殊使命和学术动力。后世所能得到的历史记载并不是全部信息,虽然我们不能无端地怀疑历代史家的职业操守及其对于历史的忠诚,但是记载历史的具体个人毕竟会受到信息采集条件、个人视野和思想方法等主客观历史认识条件的制约。这些局限性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史家个人无法超越的,它必然会造成部分历史信息的佚失*吕澄在《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谈到文献研究室曾经讲过,史家凭据文献常常有所不足,因为“目录原本,也早已佚失”。郭沫若也曾经在《<沸羹集>序》中论及文献收集时说道,除了一些文献,“此外当然也还有些佚失了的,年岁太久,发表处太广,再要收集恐怕已经是不可能了”。所以,要完全复原历史,史家每每力有不逮。,形成历史的谜团,有的信息甚至永远湮灭在历史的封尘中,难被知晓。同时,历史的记载也是有选择的。被记载的总是那个时代视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但是,也不排除当时以为次要的事件和人物,其实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可是却被遗憾地疏漏了。总之,历史结论是建立在对历史经历、历史记忆和历史记载的认识基础上的,由于历史信息的不完整性,后人在历史资料信息新发现基础上,对历史结论进行部分修正也是正常。正因为历史记载、历史结论与历史真实有一定距离,人们就有理由对历史记载、历史结论存在某种程度的质疑心理,并且渴望了解或者还原历史真实。历史虚无主义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和愿望,在“距离”上做足了文章,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帜,假设历史、揣摩历史、哗众取宠,误导舆论,以争取认同者。

三、“还原历史”与“虚无历史”有何区别?

历史真理是相对的,但是夸大历史真理的相对性是错误的。由于历史记载、历史结论客观上的确可能存在某些不足,就会引发或触及历史认识论的基本问题:历史可知吗?对此,有人持历史相对主义立场,认为历史不可知、不可信。“虚无历史”其实就是历史相对主义或者历史唯心主义治史方法和立场的具体表现,它假借所谓“史事如烟”、“见仁见智”来宣扬历史不可知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不仅是可知的,也是可信的。它的可信度在于人类可以通过多角度的证据链、历史科学及其真理性的结论、出土文物等渠道不断丰富历史资料,不断逼近历史真实。公认的历史结论一般都经历了时间长河的检验,经历了逻辑思辨的拷问,应该是客观的和值得信任的。所以,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是,既不能因为在某些方面有了点滴性的新发现就颠覆原来的历史结论,也不能固守原来的历史结论而不愿去正视历史的新发现。

“还原历史”与“虚无历史”从表象上看,似乎都在某些方面或者某种程度上“改写”了历史,因此,常常会被人有意无意地加以混淆。“虚无历史”者常常就把“还原历史”作为自己的旗号。实际上,“还原历史”与“虚无历史”有着本质区别,必须加以厘清。“还原历史”是为了追求历史真实之目的,以科学求实的态度,以历史文献和文物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为依据,采用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原则和方法,不断补充完善历史记载。所以,它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虚无历史”则是否认历史的规律性,在历史认识和评价中,常常以支流否定主流,以偏概全,以局部否定整体,以偶发性事件、个别现象否认历史本质,随心所欲地解读历史,篡改历史,混淆视听,以达到利用歪曲了的“历史”为自己的价值诉求立论之目的。可见,历史虚无主义在本质上是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是与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对立的。其实质在于通过对历史真理的否定从而达到对现实社会制度合理性的否定[2]。

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真的是要“虚无”历史吗?

人们何以长存历史兴趣,不断研习发掘历史话题?因为历史有着特殊的社会功能,因为“历史的用处就是要对当前有所帮助。”[3]人们可以以史为鉴,鉴古识今,吸取古人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人们可以传承文化,在前人智慧和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推动文明进步;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历史知识,洞察和发现人类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人们可以说古论今,以古讽今,古为今用,为自己的价值诉求寻找历史依据,争取支持者,占领道义高地。怀揣各种目的,不同阶级和集团总是要争夺历史话语权,争相登上历史论坛,发表着各自的历史主张,力图扩大自己的影响,引领舆论和人们的关注点。历史虚无主义者,也跻身于其中。

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是想要“虚无”历史,而是要“重构”历史。即按照自己的意图唯心地“删减”、“增加”、“解读”、“建构”所谓的“历史”,达到自己的某些企图。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有一批自称尊重历史的人在歪曲着历史,并企图否定历史。在国际上,当代日本右翼历史学者和政治家就是典型的代表。他们常常采取“选择性失忆”,狡称“‘侵略’的定义在学术乃至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取决于看待这个问题的是哪一方”。用所谓的“学术定义”来否定国际社会对日本侵略历史的定论,搅乱战后国际秩序和战后体制,以此达到否定日本侵略者滔天罪行、复活军国主义的政治目的。国内也有一些人用“虚无”历史的方法,或者企图否认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削弱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盲目崇拜外国文明;或者企图否定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新中国历史[2],兜售他们所主张的“封闭僵化的老路”或者“改旗易帜的邪路”。

历史虚无主义与文化复古主义都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虚无”中国近现代史。从总体上看,历史虚无主义与文化复古主义是两股不同的历史思潮。尽管它们的主张是不同的,甚至是针锋相对的,但是在对待中国近现代史的问题上,它们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主张否定或重构历史,都采取了有选择的“虚无”、“强化”或“构建”的错误方法。文化复古主义的“虚化”就是“儒化”,它以“弘扬民族文化”为旗帜,否定“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其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主张“儒化”现代中国社会。历史虚无主义则否定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奋斗史,尤其是歪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主张“西化”现代中国社会。而在对待中国古代历史的态度上两种思潮则出现分野。历史虚无主义是有“选择性”的虚无,其重点是把对支撑民族自信的史实、人物、事件等历史证据虚无化。文化复古主义则主张儒化现代中国社会,返回孔孟之道,在社会上提倡尊孔运动,倡导诵经复古,反对马克思主义,排斥西方文化精华。

五、“虚无”历史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历史虚无主义者在虚无历史、宣扬历史虚无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下列方法。

一是学术方法虚无。一些人提出要用所谓的“现代化史观”取代“革命史观”。有人认为,用“文明史观、文化史观、社会史观”取代唯物史观,是“很大的进步”。按照所谓的“现代化史观”,近代史上的改革和革命,是造成社会动荡、经济衰败、社会阻滞的原因,因而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消极力量。“一些学者就认为,我们看待历史,就不要以反侵略为主要线索了,主张用现代化史观取代中国近代史研究中长期形成的‘革命史观’,用现代化史观统帅近代史研究。他们认为中国近代一百年的历史发展不是革命斗争的历史,而是一场现代化史,他们想依据此种观点来重新对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进行阐述。”[4]其实“现代化史观”与“革命史观”并非是尖锐对立、水火不容的。它们原本应该只是站在不同的历史认识角度,而不应该是从不同的政治立场来看待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在历史辩证法看来,不论单纯站在那个角度看待历史,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站在多个角度来观察历史,有利于人们更全面、更客观、更清晰地把握历史发展脉络,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比如,我们如何来看待辛亥革命?正如有人所说:“一百年前,资产阶级革命派经过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建立起民主共和政体的国家。无论辛亥革命存在着怎样的不足与局限,其历史意义与作用都是不能抹杀的,都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重大事件”。[5]这样就比较准确地认识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把革命同现代化对立起来,在方法论上是不可取的,在政治上则会导致否定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斗争作用的错误结论。

二是选择性虚无。历史虚无主义并没有全盘否定历史,而是部分地否定历史。肯定什么、否定什么、颠覆什么,都是有选择的。列宁曾指出:“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都不如。”[6]选择性虚无,使得原本完整一体的历史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尽管剩下的“历史”可能的确也是真实的,但是,不完整、不全面的个别“真实”是“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有关文献显示,“选择性虚无”要么选择对民族认可的历史英雄人物虚无,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改写”他们正面形象,冲击他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混淆人们的是非观念。比如认为岳母刺字“是作秀”;认为岳飞、文天祥不是爱国英雄,是“打内战”。要么选择对中华文明史的虚无,否认中华文明史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解构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比如,贬低或诋毁中医中药的科学性及其对人类健康做出的不朽贡献。要么选择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虚无。比如,认为承认农民起义积极意义是“革命史观”范式,是左的思想作祟[7];认为“五四运动”从历史作用看,割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脉,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及中国价值的失落[8];认为“五四运动”不符合“用正当的方法来传播自己的主张”的现代民主意识和现代法律常识,而是以多数压倒少数的“暴民专制”的表现[9]。

三是“重读历史”。矫正过去存在的对历史评价过于简单化的做法,无疑是必要的。但是,用所谓的重新解读历史的方法,取其一点,不及其余,甚至无中生有,用奇谈怪论和激情化语言有意误读历史铁案和共识、误导公众和历史舆论则是完全错误的。对历史的重新解读,目前似乎很时髦。一些人在“重新解读历史”后提出,慈禧、袁世凯等人是中国现代化的开拓者,是“在为中国找出路”,而把革命斗争说成是“百年的疯狂和幼稚”。有人认为“西太后确曾真诚地主张进步与革新”。[10]在美化、拔高式“重新解读”慈禧、袁世凯的同时,对林则徐、谭嗣同、孙中山等人也进行非难、贬低式的“重新解读”。这一褒一贬,其“重新解读历史”“隐微”寓意也就很“显白”露骨了。“重新解读历史”在新民主主义历史和新中国历史的研究中,范围更广,参与者更多、影响更大。

四是所谓“人性化”地解读历史人物。“人性化”是近年来的热门认识视角。在以往的历史研究中,也许的确存在着非“人性化”的问题。对人的处境、人的心理缺乏必要的理解和研究,见物见事不见人。通过人性视角解读历史可以丰富历史研究方法,也可能解读出一些新信息,可能发掘出新史料。但是,有的所谓“人性化”解读历史,实际上是以不着边际的“呓语”和“神话”方式来美化被历史所否定的事件和人物。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影片《南京!南京!》。不少影评对影片《南京!南京!》“人性化”历史解读法提出批评,指出这部影片以“人性”为幌子,歪曲史实,美化军国主义分子,美化汉奸;以抽象的普遍人性理念解读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变相为大屠杀开罪;把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描写为“人性与非人性”的矛盾,试图塑造日本侵略者也具有人类普遍秉持的善良本性, 试图从“‘他者’视角,淡化敌我双方角色差异,在依托某些历史片段的基础上,编织出关于人性的美好神话”。[11]

五是在表现方式上的虚无。主要采取以下具体方法:一是学术讨论。通过学术争鸣中对历史结论、历史史料、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争鸣,表达对其中某些历史的虚无意愿或观点,甚至把对于虚无主义的批判说成是虚无主义[12]。二是历史评论。通过对历史史料、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反思性”评价、“创新性”评价,表达评论人的历史观。三是文艺作品。通过艺术创作手法,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形象进行“重新”塑造,或者以支代主的塑造,以改变人们历史观。四是历史人物展馆解说。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文物选择和解说,“挖掘”文物中“鲜为人知”的信息,在满足参观者猎奇心理的同时,屏蔽某些主要信息,凸显某些次要信息,以影响人们对某些历史人物的感情和态度。

六、历史虚无主义有哪些影响?

在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都可见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负面影响的踪影。

第一,质疑党和政府的执政合法性。历史虚无主义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贬损甚至否定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说到底,就是否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主流历史结论,就是否定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三个选择”(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换言之,就是否定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根据与现实合理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

第二,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历史虚无主义用“多元意识形态”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它通过虚无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历史,消解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涣散民族凝聚力;它通过虚无中国近现代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史和奋斗史,消解人们对中国道路的信心、化解国人对列强的仇恨情绪;它通过虚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消解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总之,历史虚无主义动摇了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对“三个坚持”的信念,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

第三,模糊和扰乱人们的价值评价标准。不同的历史观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如何看待历史、看待社会、看待未来走向。科学的历史观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淡化或质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导致民族和文化的虚无主义,优秀的文化被否定,民族独立的历史被篡改,是非荣辱被颠倒,与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

第四,挑战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历史虚无主义在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和历史价值论上都是持唯心主义观点的。它无视历史事实,任意曲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因而也就将客观的历史进程误解为偶然的精神过程,从而滑向非历史决定论的泥淖。历史虚无主义否定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伟大斗争,也就是否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从而走向英雄史观。可见,历史虚无主义在历史主体论、历史客体论、历史动力论上,都走向唯物史观的对立面。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甚至极力宣扬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那里早已批判过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总之,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包藏特殊历史价值观和政治动机的“隐性”学术派系,是一种试图破坏和销蚀主流意识形态核心价值的错误社会思潮。我们绝不能低估它所造成的消极社会影响。值得警惕的是,由于历史虚无主义具有隐蔽性强的特点,所以,很容易混淆视听,并以潜移默化、暗渡陈仓的方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作用。它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存在于历史学术领域,影响到学术见解,更严重的是,它还越过学界渗透到社会精神生活各个领域,而且大有不断蔓延和发酵的态势。如果任其“虚无”历史判断标准,就有可能搞乱人们的思想,使得社会发展失去必要的思想共识。所以,决不应该把有关历史虚无主义的争论,简单地仅仅看作是学术之争层面的问题,而应该将其看作是两种历史观和价值观博弈的具体表现。因此,低估历史虚无主义所造成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态影响,就不再简单地是一种学术迷误了。

[1]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EB/OL].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1015/c22219-25842812.html.

[2] 郭世佑.历史虚无主义的实与虚[J].炎黄春秋,2014(5):35-40.

[3]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历史[M].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1.

[4] 吴亮.试论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J].文艺生活,2011(1):80.

[5] 王开玺.辛亥革命的历史省思[J].广东社会科学,2014(1):100.

[6] 列宁全集: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64.

[7] 马龙闪.历史虚无主义的来龙去脉[J].炎黄春秋,2014(5):53-28.

[8] 黄丝雨.截流的虚妄:对“五四新文化运动造成中国传统文化断裂”的驳斥[J].理论界,2005(10):141.

[9] 张耀杰.五四运动的法理反思[J].南方周末,2009(4):8.

[10] 马勇.超越革命与改良[M].上海:三联书店,2001:62.

[11] 徐晓利,岳春梅.构建人性的神话:试论他者视角下二战题材电影《南京!南京!》和《硫磺岛家书》[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1-75.

[12] 尹保云.要警惕什么样的历史虚无主义[J].炎黄春秋,2014(5):29-34.

(责任编辑:司国安)

HowtoUnderstandandAnalyzetheIdeologicalTrendofHistoricalNihilism

LU Lige1, CHENG Xinying1,2

(1.The College of Marxism,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China;2.College of Marxism,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127,China)

History nihilism, which exists in the form of "a kind of invisible school", is a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with a clear political goal. Its ideological effects cannot be underestimated. Taking advantage of people′s curiosity about historic adventures, and in the name of the banner to restore historical truth, it misreads history, and misleads public opinion, in an attempt to win over recognizers, thus achieving its political goal by denying history and further denying the reality. History nihilism blurs the history with the methods such as "academic methodology nihility", "selective nihility", "rereading the history", "humanized angle", "historic narration nihility" and so forth. Its harm lies in decomposing the guiding effect of the main stream ideology by posing challenge to historical materialism, blurring the value standard of the people, questioning the ruling legitimacy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etc.

history nihilism; correct understanding; historical materialism

2014-06-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KS035);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A028)

卢黎歌(1953- )男,湖北赤壁人,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高校德育研究中心研究员;程馨莹(1975- )女,陕西韩城人,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B089

A

1008-245X(2014)06-0078-05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历史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有互联网思维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