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2014-03-04 03:45吴永常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
中国农村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两区科技园区现代农业

文| 吴永常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文| 吴永常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

自2001年全国农业科技大会上将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列为一项重大科技行动,并正式纳入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基本完成建设期而进入转型阶段,园区发展动力由资源驱动转型为创新驱动。从园区整体布局来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城两区百园”大格局初显。

转型期的两个问题

“一城两区百园”协同创新结盟,是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模式的重要探索,有助于促进全国不同园区之间政策联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形成大联合,构建我国农业大市场,带动现代农业的产业链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同推进。其中,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就其地理位置与发展水平而言,是能够承担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农业产业链创业服务中心的功能,引领和支撑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这点是明确的。而“两区”是杨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与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它们则分别位于陕西和山东,从地理布局方面考虑,笔者认为,其对全国的带动作用可能是有限的。虽然有信息化推进会有所抵消这个问题,但是农业产业的发展是有地域性特点的,这“两区”从区域协同创新的角度而言,由于地域的限制,可能会削弱对我国西南地区等地农业的带动。

截至目前,我国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已有118个,新一批的科技园区也在审批当中。当前,园区申报材料主要包括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两部分,但要一个园区要落实下来,这两个材料可能是远远不够的。首先,从产业规划而言,园区产业规划应当是当地优势、代表性产业的规划,这不等于当地农业发展规划,但是从目前园区申报材料中的产业技术路线图来看,很多园区产业规划都是有问题的,突出表现为产业雷同。其次,建设方案可操作性差。农业科技园区自2001年纳入《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起初,园区的建设就参考了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所以才有了园区边界、产业集聚等概念。根据科技部对农业科技园区的申报要求,园区核心区面积规定是在5000亩,在具体实践中园区核心区中道路、基础设施、产业服务等支撑机构布局的超过万亩并不多,但大多缺乏详实可操作的建设方案作为支撑。

信息化产业网,构筑全国农业产业大格局

在政府职能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成立,这是提高农业园区创新服务效能的先行先试,是由政府主导的行政化管理向社会化服务、社会化管理的转型,毫无疑问,这个方向是值得肯定的。

在园区管理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应当成为一个权威的信息管理网络,真正实现“一城两区百园”全国农业产业融合的大格局。因此,必须加强园区信息化建设,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园区农业的现代化,通过全国不同园区之间信息交换来实现资源整合。

信息化建设是实现“一城两区百园工程”的重要手段,园区的发展方向上要素的集聚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前提。从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多年发展的经验来看,农业科技园区从先期的农业成果转化平台发展到今天的创新创业平台,不能停留在简单的产业集中的阶段,而是应该将各种科技、金融、物资信息等要素,转变为通畅的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实现产业链的融合和有效延伸。

农业园区要成为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农业科技园区另一项重要使命是成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老百姓有一句话叫做“安居乐业”,党中央在城镇化建设工作中也指出要重点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进程。在城镇化建设的各种模式中,笔者认为将农业园区构建成各种要素聚集的现代庄园,这是最行之有效的集聚人流的方式。现代农业的形成方式,就是要将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与农业人口的城镇化聚集结合起来。

注:本文由本刊记者周蓉根据作者在“创新五方谈”论坛录音整理

猜你喜欢
两区科技园区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走访申能集团和捷氢科技园区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云南2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科技部验收
常州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竞争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