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
“越来越唯市场化,大家评判一个电影的好坏就是票房。”陈思诚对《中国新闻周刊》这样说道。电影《北京爱情故事》是他的电影导演处女作。拍这片子时,他很清楚地知道国内电影的大环境,“说实话,拍一个纯商业片,我觉得心有不甘。”
这里是陈思诚自己的工作室,刚刚从梅地亚中心搬过来,很多房间都空着。小洋楼后面有一块空地,等着春天的时候可以打理花草。他和自己的新婚妻子、演员佟丽娅计划着一起把这里打造成一个舒适的工作空间。
《北京爱情故事》包含着五段不同人生时期的爱情经历。各自独立,亦有穿插,故事间的人物角色实际上有某种内在联系。陈思诚确实热爱电影。他可以和你深入地聊韩国电影《杀人回忆》《空房间》的各种细节。他喜欢韩国导演奉俊昊、金基德的每一部片子,也会聊起韩国宽松的电影审查制度。但聊到当下中国的电影,他就有些纠结,“大家不会像以前那样再去研究电影本身的东西了,也不会像以前哪个电影得了奖就一定很期待。”在国外拿了奖的电影,有的甚至没办法在国内公映,比如陈思诚自己曾经参演的娄烨作品《春风沉醉的晚上》。“现在很难有单纯的导演了吧,要为市场负责。”本是表演专业并且做过多年演员的陈思诚这样感慨。近些年,一些演员开始尝试亲自执导电影,有的已经取得了成功,比如陈思诚的同学赵薇。这一次,算是陈思诚的突围尝试。
2011年,电视剧版《北爱》播出。这是陈思诚导演的第一部电视剧。这让他对拉资金、筹拍,进组以及后期的宣传有了一次切身体会。“各个方面就泥沙俱下。”他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2012年中期,陈思诚开始构思与电视剧版没有关系的电影剧本,当年10月在泰国演3D电影《逃出生天》时,他经常抱着电脑在演员休息室里写剧本。“因为3D电影很多时候都是在等待的状态,以前的时候我都是看书看碟啊,正好我觉得泰国是一个挺适合创作的地方。”拍完那部片子,刚好他的剧本也就写完了,然后回国筹建剧组。
拍摄前后经历了一年半的时间,《北爱》选择了今年情人节公映,首日票房破亿。票房的成功并非偶然,上映档期其实早在去年8月已敲定。除了前期电视剧版热播打下的基础,主打爱情话题的宣传,以及邀请梁家辉、刘嘉玲、王学兵、余男等明星参演都成为了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更何况,剧组在上映前还制作了5套海报、4支预告片、9个特辑、3组宣传图以及3个话题视频。在当天同时上映的7部影片中,《北爱》同样具有竞争力。
“我还是比较注意观众的口碑。”陈思诚喝了一口助理递过来的咖啡,“我觉得大部分观众还是很感动。但现在我的一个担心,越是有生活经历的人感受到的东西越深刻。我不知道年轻族群或者说现在电影的大部分受众能从中得到什么。”
《北爱》的几个爱情故事从少年跨越到老年。第一段,陈思诚饰演了一个“没车、没房、没北京户口”的屌丝男面临的现实问题,女友的母亲甩了一句,“没房,绝对不可以结婚”。第二段拍的是王学兵和余男饰演的七年之痒的夫妻;第三段拍的是梁家辉和刘嘉玲扮演的结婚20年的夫妻重新寻找激情的故事。另外还有一段中学生单纯的初恋,以及最后一段一对老人暮年的爱情。“就像五个小的寓言故事。就像我说的打出了五朵涟漪,看到的是一池水。”陈思诚觉得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应该都能从中看到自己。
事实上,《北爱》是陈思诚写的第二个电影剧本。李亚鹏曾说,早在2002年他投拍《海滩》时,有个朝气蓬勃、稚气未脱的男演员对着大海说,“总有一天,我也要制作自己的剧。”这个人就是陈思诚。而青年导演潘安子也在微博上回忆,10年前陈思诚写了个叫《奇迹》的剧本,“狂妄地告诉我要喊姜文来演”。然后那个电影没能拍成。
那部陈思诚的剧本处女作是一个拳击少年的故事,因为资金等问题,最后黄了。他承认自己曾经有过的轻狂。“包括现在有的人还会觉得我所谓锋芒外露,觉得我这个人过于自负。”陈思诚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我后来总结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就像很多软体动物外壳都比较坚硬的一样,其实内部越柔软,外壳就越硬。我以前其实是不自信的。”
很多年前,他只是一个在沈阳做着明星梦的少年。后来终于入了这一行,最初,他或许需要用那样强硬的姿势保护自己脆弱的自尊。
陈思诚算是个关心社会的电影人。《北爱》中年轻人在物质与爱情中艰难抉择的故事是他执意要写的。但他不想写得过于残酷。情人节上映时,片子打出的广告词是“用爱情打败现实”。他给影片设置了一个完满的结尾。屌丝男和白富美结婚了,在医院抱着初生的孩子。“应该寄予爱情以希望,现在大环境的负能量太多了,这个城市需要温暖。”陈思诚这样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
这个关注现实的青年导演的文学启蒙来自于武侠小说。刚上初中时,陈思诚偶尔得到了一本撕掉了头尾,只留下一部分的《神雕侠侣》。但他还是痴迷地看了下去,然后就想尽办法把金庸的所有小说找来看。“金庸满足不了之后,就看古龙,温瑞安。梁羽生看了一两本觉得有点晦涩读不进去。后来武侠小说看完,觉得也没办法满足自己,初二初三的时候就写武侠小说,写着玩。”陈思诚回忆。
当时楚留香比较火,他自己就“特不要脸”地把自己想象成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模仿古龙的笔调写了个“陈留香传奇”。当时他还在沈阳。他家楼上有个比他高几年级的哥哥也在试着写武侠小说,两人还互相换着读。
“我那个时候就是文艺骨干了,也参加过歌手比赛,还在沈阳电视台做了几期《学生时代》的主持人,离文艺越来越近,后来心思都在文艺方面,对学业不感兴趣了。”陈思诚回忆。高中时,他一边看着《安娜·卡列尼娜》《呼啸山庄》《红与黑》等世界名著,一边做着明星梦。他父亲在机关工作,母亲是个工厂的科员,与他梦寐以求的影视圈毫不沾边。
读高二时,刚好当地的《辽宁广播电视报》上有一个整版的广告醒目打着“上海谢晋恒通明星学校招生”。陈思诚对他父亲说,“让我去试试吧?”他父亲回了一句,“别扯了,能考上吗?”
作为一个普通学校的高中生,没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结果他当时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这所艺术学校,而日后名噪一时的赵薇也从芜湖师范学校考了进来,两人成为同学。1996年毕业时,陈思诚考取了上海戏剧学院,赵薇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当时班上只有这两个人考上了大学。
一年后,陈思诚因为外出吃饭时与人发生争执,动手打架,不得已,学校将他开除。“我专业课特别好,后来五六个老师都来保我。”他回忆说。但专业课老师的求情还是没能改变学校的决定。而在他离开学校的时候,赵薇已经因为《还珠格格》成为了亚洲巨星。
因为是被学校开除,所以两年后才能再次报考大学。1999年,陈思诚又考取了中戏。这两次考取大学的经历,其实已经让陈思诚向进入影视圈的梦想靠近了很多。但这个来自沈阳普通家庭的男孩儿显然有着更实际的心思。“在上海戏剧学院时,想的更多是如何生活得更好,比如学校里的任泉、李冰冰、陆毅接了个广告多少钱。”陈思诚回忆说,“都是很物质化的东西,至少我有那种感觉,倒没想过明星梦。”
“进了中戏之后,对什么样才是明星算有了个认识。”他认为,2006年《士兵突击》播出以后,他或多或少感觉到明星的状态。电影方面,他觉得影响比较大的是《春风沉醉的晚上》,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最佳编剧奖时,他和导演娄烨等人在现场走过红毯,闪光灯对着他们闪烁不停。但那个电影无法与国内观众见面。
陈思诚和王宝强正是因为《士兵突击》结识。有时陈、王两对夫妇还会找时间吃个饭。“我现在不喜欢应酬,喜欢静一点。”陈思诚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的车上放着厚厚的一本亨利·基辛格的《论中国》。陈思诚的妻子佟丽娅说,她看了前面的部分,觉得写得挺好,但后半部分,她实在有些看不下去,就扔给了陈思诚看。“我其实也欠了太多的书。”陈思诚说自己买了一套《邓小平传》都还没看完。
早在大学期间,陈思诚就读了大量的书,尤其是当代中国小说,“像王朔、苏童、莫言、贾平凹、阎连科、余华的小说,我都读过。”当时中戏也有个课程叫《名著小说片段改编》,“因为中国的经典话剧并不多,除了像《茶馆》《雷雨》,所以我们反而跟小说走得更近。”
2001年,还在中戏读大三时,陈思诚出演了第一部电影《法官妈妈》。在其中,他饰演一个少年犯,从少管所出来后,在奚美娟饰演的法官家里居住,本来想报复,结果被后者感化。在那之前一年,他刚刚主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红与黑2000》,甚至还演唱了剧中的主题曲。
“谁都想扬名立万,也要想挣到钱。在上戏的时候,我知道生活或者生存这件事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他坦陈,“就算本子不怎么好,我也要拍。因为我知道毕业之后我要在北京生存下来。”当年,他被上戏开除,复习重考的那两年,陈思诚跟同学打地铺,过着苦日子,“但我有一个很强的信念就是考大学。”很显然,中戏确实改变了他的命运。
“大家都把很多改变归结于环境,我更偏向于宿命论。比如这个电影的票房,终究逃脱不了宿命评判。”陈思诚这么认为。其实,制片方剪了一个100分钟的版本,相比于《北爱》后来上映时的120分钟要短,这样一来,每天每个电影院就可以多排一场,算下来,光是情人节当天就能多出2000万的票房。“但我也是编剧啊,如果要改动,文本就要改了。”陈思诚坚持了自己的版本,他很清楚第一部电影对自己来说很重要,也算试金石。
他看重这部片子的文本也并非没有道理。事实上,五段故事的交叉,处处设下了伏笔,甚至以场景中的小细节相互勾连。比如,刘嘉玲在片中说,自己的遗憾是没有成为音乐家,而片中台湾的大提琴演奏家欧阳娜娜饰演的少女,似乎是在圆其少年时代的梦想,而到老年爱情那一段时,斯琴高娃饰演的角色是个老年合唱团的音乐老师。这是曾经喜欢读小说的陈思诚愿意设置的小心思。但是电影真的上映之后,他又明白了一个道理,“下一次讲故事的方法,还得通俗易懂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