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跨界农业的挑战

2014-03-03 21:21周政华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柳传志蓝莓农业

周政华

一转眼,陈绍鹏负责联想农业板块已两年整。之前,得知他工作调动消息,在农村老家的父母还担心他是不是工作没干好,被打发坐了冷板凳。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哪里知道,这家中国著名的IT公司早就瞄准了农业。2011年10月,陈绍鹏刚到联想农业投资事业部时,联想投资董事会主席柳传志说:“如果我去找农业领域的专家来操作,必然需要磨合。而绍鹏完全了解联想的理念和企业文化,他做的投资没有一笔遇到问题。”

柳传志眼光独到,选择了蓝莓和猕猴桃这两种在中国人餐桌上并不普及的水果,作为联想控股试水农业的切入点。2012年5月,联想控股在原农业事业部基础上成立佳沃集团,陈绍鹏出任总裁,一年后,佳沃集团的企业介绍中,就不动声色地多出了这两项描述:“中国最大的蓝莓全产业链厂商和最大的猕猴桃种植企业”。“销路基本不愁,可以说是供不应求。”陈绍鹏说,但是由于前期投入了十多亿,目前企业并未实现盈利。

陈绍鹏所面临的挑战,并非企业盈利,而是如何在更广阔的土地上去复制佳沃模式。

“做农业比造电脑难多了”

今年2月底,在北京朔黄大厦的8层会议室里,陈绍鹏一身笔挺西装、带着招牌式笑容出现,这位据称是联想史上最牛的PC销售,在华南区担任总经理时,曾创下年销售增长近6倍的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做农业比卖电脑难太多了。”陈绍鹏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专访时说,生产计算机,搭建一个两层高的标准车间,加上流水线设备,工作三班倒,机器日夜不休24小时连轴转,市场需要大了,我们再加点紧,很容易就能满足了。但是,农业就完全不同了,“我今年产一万吨蓝莓,卖完了就没了,你额外再要一万吨,抱歉,只能明年补上了。”

两年多的“务农”经验让陈绍鹏认识到,除了管理思维,计算机和农业几乎再也没有任何相似的地方。

艾格农业总经理扮演了联想的“外脑”之一。早在2010年,联想控股决定把农业列为未来重点投资领域时,柳传志请艾格农业咨询公司总经理黄德钧帮忙一起参考挑选投资领域。经过几个月的反复对比,两个团队从农业60多个子项目中圈定了水产和水果,这两大领域市场化程度高、集中度低,黄德钧同时建议,水产要走并购路线,水果则要白手起家。道理并不难理解。当年汇源果汁创始人朱新礼打算卖掉汇源,就是为了全身心投入到上游果树种植上去。而基于安全食品的考虑,最终,陈绍鹏和他的团队首先选择了聚焦水果切入农业领域,并且投入大量资金做了全球化、全产业链和全程可追溯的投资布局。

陈绍鹏刚到农业事业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农业知识扫盲。他让同事从大学里请来农业教授给员工讲课,大到国家的宏观农业政策,小到具体的植物学、果蔬生长原理,都要摸个大概清楚。理论知识有了,就去同行标杆企业考察,到任头三个月,陈绍鹏去过的企业不下30家,见过的企业家也有近70个。

但是真的要白手起家,从一棵果树种起,还真有点时间不等人。最终,佳沃集团还是选择了并购的方式,在山东收购了青岛沃林蓝莓果业有限公司,后来以此为基础又把蓝莓产区进一步扩大的东北、安徽等地。猕猴桃业务,也是通过并购了四川中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对上游的控制。

农业的季节性也要求,佳沃的并购之手必须伸向海外。每年3月,蓝莓在四川、山东、辽宁等不同纬度的佳沃种植基地渐次成熟,但是到了10月,国内蓝莓收获完毕,南半球的蓝莓刚刚才挂果,正好填补上国内销售的断档期。于是,2012年,佳沃集团花费数亿元,在南美洲的智利投资了5家种植园,其中4家控股、1家参股。佳沃收购智利的蓝莓种植园,还是中国驻智利大使馆给牵的红线。对于海外并购,柳传志十分支持,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柳传志说,“我们不急着挣钱,绍鹏,十个亿,二十个亿咱们投得起。”

IT出身的陈绍鹏,此前完全没有想到智利农业如此先进:远比中国肥沃的土地采用了先进的滴灌技术,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全部记录在案,所有的参数都可以进行定量管理。相比之下,中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还停留在靠天吃饭的地步。智利的蓝莓每亩平均产量在1吨左右,是中国平均水平的两倍。佳沃青岛蓝莓种植基地,基本上把智利的那一套管理流程都搬了过来,不过其产量是否达到了智利老师的水平,陈绍鹏说,“这是商业秘密,不便透露。”

碎片化的农地制度、贫瘠的土壤、落后的生产方式,种种限制,让农业成为中国为数不多尚未被现代科技深刻改变的领域。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去年做客一档海外电视节目时说,在世界十大农业国中,中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处于最末一档,与印度、印尼、尼日利亚相当,单个农民每年创造的价值仅300到500美元。但是,这也是让一些企业家看到投资蓝海的前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就告诉柳传志,农业与农村是中国经济的“冻土层”,只有把这个冻土层打破了,联想的饼才能做大。如果能由资本进入重新制定游戏规则,引入品牌与规模经济的要素,格式化此前农业经营方式,数千年的农业的生存状态有可能被彻底改变,而农业的利润空间也将实现几何式的放大。

这些年,除了柳传志以外,网易创始人丁磊、京东商城CEO刘强东、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这些商业大佬在不同场合,都透露过进军农业的计划,但真正做成的寥寥可数。早在2009年就宣称圈地垒猪圈的丁磊,至今“丁家猪”仍未上市。2011年2月,刘强东在老家江苏宿迁承包了5000亩地,种植有机大米,最初是供应给内部员工,后来放到京东商城上卖,又被消费者“吐槽”,“5公斤128元太贵”。但此后便无下文。

“再等那么一两年再扩张”

扩大规模,实现盈利,眼下并非佳沃的第一追求。

“我们品类扩张计划想再等那么一两年做去扩张,现在想把蓝莓和猕猴桃先夯实了,因为我们做的是放心食品,规模扩张起来比较困难,”陈绍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要选合适的地方,土壤没污染,水要好,然后完了气候适合。目前,佳沃的猕猴桃和蓝莓的年产量在一万吨左右,在陈绍鹏看来,“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规模。”

“公司+农户”模式,是迅速扩大规模的有效途径,国内很多农业公司都这样采取这种方式,满足飞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而且也为各级地方政府所支持。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农业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公司向农户提供果苗、农药、肥料,并在种植过程中提供指导和监督,最终回购符合条件的果实。但是,对于佳沃来说,“公司+农户”模式,难以满足其对质量的苛刻要求,更重要的是,一家公司对千家万户,耗费大量人力成本,在实际过程中很难操作。中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长景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表示,不论是初期的“公司+农户”和后来的“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执行过程都存在管理上的漏洞,利益主体不同,追求不同,容易出现各顾各的现象。

“我们觉得传统公司+农户在种植业做不通,首先是种植业的规模效应不好。所以说这种小农户根本不经济,你就想想种植业一亩地产出产量很小,可是一家一户就几亩地。”陈绍鹏说,这样做,单位产出小,也没有规模效益,一家一户这么去合作,作为一个企业管理来说,交易成本太高,高到了“投入产出不合算”。

因此,目前,佳沃的蓝莓和猕猴桃都来自于其在国内外的自有基地。基本上每个种植基地的面积是1000亩到3000亩,每个大的种植基地再会划分为100到200亩的小单元。据测算,佳沃每建1000亩的蓝莓种植园,固定投资都在两三千万元以上。首先是上滴管系统,修气象站、砌蓄水池,然后搭温室大棚,接着是改良土壤,往往是进行一米以上的深翻,之后等待土壤结构的发酵和改造,这期间还必须掺入大量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这个过程往往需要2到3年。由于中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水平在0.2%,而智利差的也有3%到4%。因此,佳沃改良土壤的最低标准,也是以达到4%为目标。

对于种植基地的选址,佳沃也颇为讲究,其中一条是,不能是深山老林里,买点种子、肥料还得开上几个小时的车才能进城。佳沃蓝莓在山东种植基地就选在青岛黄岛区的胶南,猕猴桃种植园距离成都仅一个小时车程。“只有在一些较大的中心城市附近,我们找到合格供应商的概率才会比较大。”陈绍鹏说。

果业的普遍规律是,三年挂果,五到七年丰产,赚快钱的心态往往是等不起的,因此,做农业也确实急不得。柳传志曾表示,农业是联想控股重点布局的行业,将从源头做起,要有长期不获利的准备,并需长期投资,因此,“做农业这个事情不仅仅需企业耐得住寂寞,还要有很强的管理底蕴。”

但是市场的需求增长得太快了。据艾格农业估算,中国蓝莓市场的需求远大于供给,2012年中国蓝莓总消费需求量达一万多吨,四年后将达到6万吨,规模增长速度快,市场空间巨大。因此,佳沃正在与一些大型种植园和规模化的家庭农场进行合作,“按照佳沃的标准对它们进行改造”陈绍鹏说,但是这个模式在做实验,可能要真正见到效果还是在三四年以后,现在全是我们自己基地产的。

“最大的难题和门槛是人”

农业种植历来风险高。佳沃蓝莓业务的核心技术负责人姜惠铁,从1998年开始在辽宁丹东开始蓝莓的产业化种植,在最初的那几年里,“每种1万亩蓝莓,最后能实现挂果、收益的大概只有1000亩。”姜惠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国内最早种植蓝莓也不过是在1983年,当时陆陆续续引进了300多个品种,但留下来的不到20个,且大部分都是作为深加工而非鲜食。佳沃选择的蓝莓和猕猴桃的种植成本都比较高,属于“娇气”水果。

但是这并不是陈绍鹏和佳沃面临的最大难题。“最大的难题和门槛是人,”陈绍鹏说。佳沃的一个基地的人员配置,一般是一个基地搭配三名技术员,“一”施肥、修建、采摘往往是在当地雇佣临时工,即便如此精兵简政,人手依然紧张,以至于,陈绍鹏不得不把智利的一些熟练技术工人,跨越太平洋,不远万里地请到中国来,当然,还得给这些洋师傅每个人配备一名翻译。

这并非佳沃独有的难题。在今年上海“两会”上,该市人大代表、家庭农场主沈忠良说,现在上海的市郊农场最缺的就是第一线的农业科技人员。据农业部统计,自1949年以来,中国培养的104万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万左右人才尚留在农业战线,平均每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6.6人。即便在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山东青岛,平均下来,该市4000户农民才摊上一个技术员。

熟练农业技术工作的缺乏还将导致一连串“不良反应”。佳沃蓝莓从种植到包装,一共有185个标准程序,涉及300人次的接触,他们每一步的执行,都必须要录入电脑。去年5月的一次宣传活动上,陈绍鹏拿起手机扫描一盒佳沃蓝莓包装上的二维码,很快手机上就显示,这盒蓝莓是由黄道区铁杉路75号工厂BL03的产线GR03班组生产的,负责人名叫高原,此外,还有有关这盒蓝莓产地土壤和水的监测数据。如此繁琐的程序,就是为了保证“全程可追溯系统”的实现,这也是目前国际上用于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这也给企业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一开始,种植园的工人都很不适应,周边农民种果树都是大水漫灌,农药、化肥也是估摸着用,哪里见过跟做化学实验还一样的阵势。这也让佳沃技术人员哭笑不得:“你告诉他185个,他就觉得我照着做95个就够了。你说疏花疏果,工人就会问把这枝疏掉和不疏掉有多大差别?你说你把这个都疏掉点果子会大,他说有这个道理吗?”一如果树的生长,国际标准与本地经验,最初的接触,难免产生激烈碰撞。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速度太慢了。”陈绍鹏说,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事情,只能靠自己一点点去培养。

猜你喜欢
柳传志蓝莓农业
蓝莓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周光召的大气度
中国“IT教父”功成身退75岁柳传志告别联想
任何时候都不要埋怨
甜甜的蓝莓果
蓝莓的光泽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一个人的影响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