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
过年了。这个时节,适合谈谈幸福,讲讲吃喝。
美食是出幸福的东西。餐桌上更是出故事的地方。
洪七公因为贪吃,误了大义,自断食指。因为“食指大动”,代表一种吃货精神。
但食指大动的来历,在本义上是一种有美味可食的预兆。
春秋时期,郑国的大臣子家和子公去拜见郑灵公。在宫殿外面子公突然食指大动。子公对子家说:“今天有美食吃。”子家问其缘故。子公说每次将有美食,食指就会颤动。
两人到了郑灵公那儿一看,果然,灵公为大家准备了楚国赠送的甲鱼汤。子家和子公相视而笑。灵公问二人笑什么。他们告之实情。灵公为了证明食指大动不灵验,让侍从故意不分给子公。子公便伸手到汤里,尝了尝味道扬长而去。这也是“染指”的来历。
事后引发了一场干戈,以血腥结局收场。
在官场,饮食的意义,往往在饮食之外。有时代表一种待遇,或者营造一种气氛,有时候承担一种舞台作用,总之很政治。
脱离了饮食的本义和根基,餐桌会变成翻腾欲望的地方。饮食成为一种道具,点缀辉煌或配合阴谋。
人与饮食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还是江湖来得纯粹。
大口喝酒、大块吃肉——是人们对江湖人的想象,并不合实际。在江湖讨饭,背后其实充满思虑与谨慎。
据说,旧时镖师护镖,路上马贼跳出来,横刀立马,喝问:吃的是谁的饭?
这边镖师拱手一揖,客气答:吃的是朋友的饭!
镖师和马贼,吃的都是江湖饭,都顾着面子和以后,能靠和平方式解决的,就绝不动武。
古典的江湖关系里,总是有这种奇异的规则感。看似不合常规想象,但很容易想通。只有明白自己真正的生存所在,才会谨言慎行,踏实求稳,尊重饭碗。
一年终了,也是盘点的时候。静下来盘点自己的一年,甚至是过去的生命,追问心灵,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幸福。
杂文家朱国勇写过一篇文章,讲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教授霍华德金森,回访20年前一批自认为幸福的人,发现: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据说,这被称为“破译了幸福的密码”。
我有所怀疑。
因为他根本没有说明,怎样才能达到身心的平静愉悦。
如今想来,一口踏实的饭,算不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