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瑶,郭子渊
安徽男子拳击队备战第12届全运会赛前训练期部分生化指标变化特点分析
陈瑶,郭子渊
为了解男子拳击运动员赛前训练期机能变化规律,对安徽省男子拳击队8名参加2013年全国运动会决赛的运动员进行连续6周的赛前训练生化指标监控。结果显示:1)安徽男子拳击运动员在本次赛前训练期的血红蛋白初期逐渐下降,中期明显回升,出发前达到最高水平;2)血尿素从第2周到第5周与第1周相比均有升高,每周变化幅度不大,赛前最后1周调整至较低水平;3)血清肌酸激酶在第3周和第5周出现两个高峰,呈“双峰”状态,赛前最后1周下降至平均水平;4)血清睾酮随运动负荷的变化呈阶段性变化,赛前最后1周回升到较高水平;5)每个优秀拳击运动员反应运动负荷和疲劳的各项指标波动范围各不相同,存在显著性差异。建议在进行具体评价时建立个人正常值参照系,训练和比赛中可进行比对,更客观地判断个体机能情况。
拳击;赛前训练;生化监控
赛前训练是运动队训练内容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准确掌握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是教练员实施训练的前提,赛前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如何,对于能否在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有重要的意义。在赛前训练中加强机能评定,合理控制训练负荷,确保运动员以最佳的机能状态参加比赛。安徽男子拳击队赛前训练期主要突出实战对抗,在对抗中应用技术和战术,提高比赛能力。在训练过程中,通常以自然周作为一个小周期进行训练。本文选取安徽省男子拳击队参加第12届全国运动会的8名重点运动员,测试他们每周一的生化指标,以此对他们的赛前训练进行监控和评定。
1.1 研究对象
参加2013年全运会决赛的安徽省男子拳击队优秀运动员8名,平均年龄18.3±5.4Y,平均体重68.7±22.3kg。其中,胡青是奥运第五、世锦赛亚军、亚运会冠军;曾经获得过全国冠军的运动员3人,前三名运动员4人,安徽省青少年锦标赛冠军1人。参加赛前训练和全国比赛期间身体健康,无影响测试结果的疾病发生,也未服用影响测试的药物。
1.2 研究方法
1.2.1 标本采集的时间与方法
采用真空采血管(促凝管)采集赛前6周每周一空腹8~12h静脉血5ml,3000r/min离心5min用于提取血清。
1.2.2 仪器与试剂
血红蛋白(Hb)测定用希斯美康(SYSMEX)KX-21N血液分析仪测定,试剂为原装试剂盒;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测定采用日立7100(HITACHI)生化分析仪,试剂盒为迈克公司生产;睾酮(T)测定采用德国雅培Axsym化学发光法仪,试剂盒为雅培公司原装试剂。
1.2.3 检测方法
检测标本前应对仪器进行质控分析,根据仪器的标准操作规程对留取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每份标本均在2h内检测完毕。
1.2.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各变量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独立样本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t检验。
2.1 赛前训练不同时期血清BUN、CK、T与Hb的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各运动员赛前训练不同时期血清BUN、CK、T与Hb的变化(x±s)
2.2 赛前训练各检测项目最高值、最低值、均值与总体均值变化情况(见表2)
表2 各检测项目最高值、最低值均值与总体均值一览表(x±s)
2.3 赛前训练期机能变化情况分析
从表1、表2和图1、图2、图3、图4可以发现:HB在赛前第2周呈下降趋势,第3周和第4周逐渐升高,第5周、第6周基本保持了整个集训期的较高水平,与第1周相比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第4、6周最高,第2周最低,整体均值为139.8± 8.61g/L,个体最大值为153g/L,个体最小值为126g/L。BUN在整个赛前训练期内每周呈现波浪式变化,幅度不大,处于正常值范围,第5周最高,与第一周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6周下降至赛前训练期平均水平,个体最大值7.6mmol/L,最小值为3.3mmol/L。CK在整个训练期内呈现“双峰”的变化,幅度不大,第3、4、5周和前一周结果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3周达到最高水平,赛前第2周最低,第6周下降到平均水平,整个赛前训练期均值为186mmol/L,个体最大值为580mmol/L,最小值为93mmol/L。赛前训练期T的变化范围不大,整体近似U型,第1周在整个集训期内处于较高水平,随后处于下降趋势,第3周最低,赛前最后一周开始出现明显回升,并达最高点,与前一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图1 HB变化曲线图2 BUN变化曲线
图3 CK变化曲线图4 T变化曲线
2.4 建立赛前训练期运动员的个人参考范围
表3列出了此次运动会8名男子拳击运动员赛前训练期Hb、BUN、CK、T的个人参考范围。包括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最高值和最低值。可以看出,不同运动员之间差异很大。在具体评定过程中,如果用统一的范围来评价他们的机能状态,肯定是不合理的。因此,建立运动员个人参考范围是准确评定机能状态的重要环节。
表3 赛前各运动员各测试指标及个人参考值一览表(x±s)
从比赛规则和训练、比赛测试结果分析,拳击属于以无氧供能为主、兼有氧和混合氧供能为辅的项目[1]。赛前训练的目的是使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充分恢复到最佳状态的前提下,保持兴奋性及较高的技战术水平,安徽拳击队的赛前训练计划的安排即是围绕这一思想进行的。在赛前训练中,主要安排高强度的训练负荷,一般是“双峰”模式,一周为一个小周期,同时训练的量基本上保持在一定水平。训练和调整相互结合进行,测试结果基本上也反映了拳击运动员在赛前随不同训练周期安排而呈现的不同机能变化特点。
3.1 赛前训练期HB的变化
HB的含量是影响身体机能的主要生理因素之一,HB含量越高,氧结合量越多,机体更能适应最大有氧代谢能力水平的要求,进而提高人体的恢复能力。运动员的HB含量受营养、运动负荷、休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的变化。有研究表明,拳击运动员赛前训练初期HB有上升趋势,中期HB下降并稳定在130g/L左右,调整期HB回升水平超过训练初期[2]。本次赛前训练初期的HB水平呈下降趋势,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开始时,易出现HB下降,经过一个阶段训练后,身体对运动量适应时, HB的浓度又会回升,此次赛前训练在第四周时出现了最高点,然后在第5、6周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这是运动能力提高、机能改善的表现,HB整体趋势呈U型变化特点。
3.2 赛前训练期BUN和CK的变化
运动负荷可通过BUN和CK反映出来,它们会随着运动量和强度的变化而呈正相关的变化。有研究发现,BUN在拳击运动员赛前训练中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尤其是控降体重的运动员与非控重运动员之间差异明显[3]。一般来说,BUN更多的是被作为反映运动量的指标,因为只有在大运动量的训练后,才会引起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大量分解供能,引起BUN上升。赛前大负荷训练期对BUN有显著影响,优秀运动员可以保持在8mmol/L左右[4]。而CK则对强度的反应更加敏感,因为大强度的训练更容易造成肌纤维的损伤。优秀拳击运动员赛前训练期CK的变化幅度不会很大,基本在200-450U/L以内波动[5]。在此次赛前训练中,BUN的变化幅度不大,随运动量的增加而有所升高;CK随强度的增加呈“双峰”状态,两者均在赛前最后1周恢复至正常水平。
3.3 赛前训练期T的变化
血睾酮是人体内活性最高的一种雄激素,因其是类固醇类化合物,大多与血清结合后才能运输,血清中游离睾酮很少,但生理活性最强,它与白蛋白结合后很容易被组织利用[6]。血清睾酮水平可用来了解运动员身体合成代谢状态,以此可以判断运动员疲劳恢复程度和竞技状态。大负荷长时间的运动会造成血清睾酮水平的下降,睾酮水平过低则合成代谢不足,从而造成运动员的恢复不佳。本监控发现,安徽拳击队员血睾酮指标水平随训练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在赛前训练中期结果偏低,稍有压制,到后期出现回升,在赛前最后一周达到最高水平,出发前队员竞技状态开始达最佳,对比赛有利。
1)男子拳击运动员赛前训练初期HB逐渐下降,训练中期明显回升,末期保持整个集训期的较高水平,赛前的HB比较理想。
2)男子拳击运动员赛前训练的整体负荷变化幅度不大,呈“双峰”强度模式。
3)血睾酮的变化幅度不大,赛前最后1周较高,出发前调整到较好状态。
4)运动员个体生化指标的差异性较大,应建立个人参考值范围。
[1]郭子渊,冯连世.应用血乳酸对拳击不同训练手段的综合评价[J].中国体育科技,2011,1(47):117-119.
[2]洪雷,郭子渊,等.胡青备战多哈亚运会赛前训练期HB变化特点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5(28):551-553..
[3]郭子渊,王辉,等.对拳击运动员赛前训练期个体机能变化规律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4,6(2):74-77.
[4]郭子渊,洪雷,刘晓辉,等.对胡青备战多哈亚运会赛前训练期BUN变化规律的研究[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6(9):769-771.
[5]郭子渊,洪雷,刘晓辉,等.对胡青备战多哈亚运会赛前训练期CK变化规律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学月刊,2008,9(18):9-11.
[6]冯连世、冯美云、冯炜权,等.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Analysis of Biochem ical Index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AhhuiMale Boxers during the Training Period before the 12th National Games
CHEN Yao,GUO Ziyuan
To grasp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male boxers'biochemical index during pre-competition training,the biochemical indexes of 8 major players in Anhui male boxing team are monitored during the training period before 2013 National Games.The results suggest:1)Hemoglobin declines regularly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 of pre-competition training,rises again during themiddle stage,and peaks just before the National Games;2)Blood urea rises from the second week to the fifth week compared to the firstweek training,it varies slightly every week,and drops to lower level during the last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week;3)There are two highest values in CK in the third and fifth weeks,thus CK displaying a state of“double peaks”.CK drops to the average level during the last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week;4)Testosterone value displays a phased change with the variation of training load and goes up to higher level during the last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week;5)All the indexes are very different in reaction training load and fatigue recovery of every excellent boxer and there exists noticeable differences.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individual reference frame for a comparison to future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so that amore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individuals can be achieved.
boxing;pre-competition training;biochem icalmonitoring
G886.1
A
1003-983X(2014)07-0614-03
2014-05-16
国家体育总局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2011B041)
陈瑶(1983-),女,安徽六安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监控.
安徽省体育科学技术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01 Anhui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ifei Anhui,2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