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春
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设计思考
蔡海春
比较分析新旧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目的,归纳出体育教学设计的内容和程序,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与更有效的服务。
体育;教学设计;思考
中小学体育课程是实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一门重要课程。世界各国都在酝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我国在世纪之交推出了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新的课程标准,其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和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全新的内容和形式已在全国施行。面对新的课程标准,新的体育课程,勿容讳言,传统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有许多方面已不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的需要,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势必引起改革和转变。本文就是通过对体育教学设计的分析和研究,为高效体育教学提供依据。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学校体育学》、《体育与科学》、《体育教学》、《现代教学设计论》、《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等资料。
1.2 调查访问法
调查访问了我市十所中学的体育教师与学生。
1.3 分析与比较法
通过对新旧课程理念的对比分析,得出新旧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的不同。
1.4 归纳与演绎法
通过分析与比较,归纳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内容与程序。
2.1 传统体育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现状分析
2.1.1 传统课程设计的形成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8次中小学课程计划调整,除上世纪50年代学习借鉴前苏联外,60年代开始形成自己的内容体系,直到1999年,基本保持不变,无论是按照人体运动基本能力还是按照运动项目或综合分类,都是以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要目的。旧课程关注的重点是知识、技术,因为只有掌握了知识、技术,才能“更好地促进身体锻炼和心理发展”。这是知识技术的典型表述,就是“双基”,“双基”教育目标的出现,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理论产物。
2.1.2 旧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体育教学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丰富的内容、复杂的对象、多变的环境、多样化的场地器材、固定的时间以及其他多种影响因素,要想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优质高效地达到预定目标,就要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安排和巧妙设计。因此体育教学设计无论是在体育教学理论中还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历来都得到高度重视。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把教学设计与备课甚至编写教案划上等号,片面追求规范化和格式化,从而使体育教学过程变得有“章”有“序”、有“条”有“理”,教学活动四平八稳,追求教学结果与教学目标的完全吻合。于是许多“目标明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的优秀体育课就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设计下产生出来了。这个现象会使整个教与学程式化、机械化与呆板化,一份体育教案,重复多年,课堂教学失去了个性和活力,阻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创新被埋没在这种教学规范之中,久而久之,体育教师都适应了这种按部就班的设计思路。在推广体育新课程的时候,面对在过去课堂教学中闻所未闻的许多新现象,许多体育教师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甚至产生排斥或否定态度,开始怀疑新课程,拒绝新课程,留恋从前,从而导致推广新课程阻力重重。
2.2 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思想分析
2.2.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课不但要增强体质,更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分体现体育新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强调要将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一个良好的运动兴趣与习惯是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基础。
2.2.2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它充分体现主体教育思想,从多层面、多功能角度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具有主动学习和主动创造的能力。技能学习已不是体育教学的唯一目标,它还包括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目标,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不仅是设计学生如何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设计出有效的课堂学习与交流活动。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力争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享受体育学习的权利,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中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2.3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设计的内容与程序
2.3.1 内容分析和教学主题设计
进一步要解决的实际上是教师“教什么”以及学生“学什么”的问题,“教什么”与“学什么”不能划上等号,学生对教师给出的学习内容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选择,从而转化为自己的课程。所以教学内容的分析既是对教科书中教学内容的动作要点、重点难点进行分析,也是教师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经验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构建。教学主题设计则是在学习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对技能本身的价值判断,设计出更具有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学习主题。
2.3.2 学生情况分析
对学生的分析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课堂教学的前提。一是分析学生的技能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为“为何教”寻求共性的实践依据;二是分析学生的差异状况,采用个性化教学指导提供设计依据,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潜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运动,在体育中寻找自己的乐趣。
2.3.3 教学目标设计
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建立在充分认识技能的教育价值基础上。因此,体育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指学生技能本身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能较准确地描述出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行为后,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能力与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策略的指定和教学媒体的选择,同时也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2.3.4 教学策略的设计
设计教学策略就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其中“学”是“教”的前提和依据,没有“学”的“教”是没有意义的。在新课程理念下,所设计的体育教学策略实现下列三方面转变:一是学习方式上,从以机械性的模仿练习为主要特征的接受式教学向以自主体验、互助交往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转变:二是教学方式上,从以规范动作的讲解示范为主要形式向以学生体验、感悟为主要形式的间接方式转变;三是师生互动方式上,由教师的教、学生学的单向传递转变为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发展。
2.3.5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把体现教学的流程通过某种方式表示出来,具体描述出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以及各个部分、各部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设计出直观而具有交流价值的教学设计方案。根据体育教学的不确定性特征,教学过程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将取代传统体育教学的“三段式”课堂结构,以主题教学为主要形式的生活化的体育教学活动,将在体育新课程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2.3.6 教学评价的设计
教学评价的设计就是对教学活动中评价方案的设计。体育新课程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评价重心从总结性评价逐渐转向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体育教学设计应把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学生间相互评价作为重要的设计内容,从而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有效的把握评价环节,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评价,能够使学生在教学评价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并对改进教学活动提供有效的信息,及时进行教学设计的调整,更有效地完善教学过程。
3.1 结论
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站在学生的立场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应用教学媒体和策略;设计出有效地课堂学习、交流与评价,使传统以技能传授为中心的“知识课堂”真正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生命课堂”;从教学规律出发,应用系统设计方法,客观地分析了体育教学规律和特点,设计出新的教学工作程序和环节,提高教学效率,使体育教学活动形成优化的运行机制。
3.2 建议
体育教师是体育设计的执行者、建设者和开发者,应该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设计课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主体性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选择搭配教材;在教学策略上,要依据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注重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力图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提倡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心理和行为。把教师的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学生间相互评价贯穿起来,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手段。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
[3]马凌.新课程理念与体育教学方式的转变[J].体育教学,2003(2):4-6.
Thinking of Sports Teaching Design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
CAIHaichun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purpose of teaching design in old and new curriculum,and sums up the content and program of sports teaching design.The article provides abundant resources and more efficient services for students'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sports;the teaching design;thinking
G807.03
A
1003-983X(2014)07-0641-02
2014-04-06
蔡海春(1974-),男,江苏江阴人,研究方向:中学体育教学与训练.
南菁高级中学,江苏江阴214400
Nanjing Senior High School,Jiangyin Jiangsu,2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