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房颤两种抗凝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对比研究

2014-03-03 07:33翟永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9期

翟永新

(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肇庆 526060)

阵发性房颤两种抗凝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对比研究

翟永新

(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肇庆 526060)

目的 分析探讨阵发性房颤采用华法林两种抗凝方案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18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不用或短暂服用华法林抗凝组88例,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组94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都观察随访1年以上发现:不用或短暂服用华法林抗凝组新发有症状的脑梗塞发生率为2.27%,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27%;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组新发有症状的脑梗塞发生率为2.13%;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为3.19%;两组脑梗塞、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用或短暂服用华法林抗凝方案在防控阵发性房颤脑梗塞、出血并发症等方面效果与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方案效果相近,有效性与安全性均有保证,值得推广应用。

阵发性房颤;抗凝方案;疗效;安全

房颤是一种常见心律失常病症,2004年一项统计结果显示,国内30-85岁群体中近0.77%的民众伴有房颤病症[1],其中8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高达30%以上,老年群体发病率极高。房颤患者极易发生血栓栓塞与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我国房颤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率为24.8%[2],该类并发症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现阶段,房颤临床上多行抗凝治疗,但是实践证明,抗凝治疗可增加出血性并发症风险。当前,科学使用抗凝药物、制定抗凝方案已经成为房颤治疗研究焦点。本文选取18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探讨了阵发性房颤采用华法林两种抗凝方案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血管科2012年09月至2013年07月收治的18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0例,女82例,年龄为50-75岁,平均年龄为(65.4±2.7)岁。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不用或短暂服用华法林抗凝组88例,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组94例。

两组均符合以下条件:(1)皆为阵发性房颤:曾心电图证实为房颤且发作持续时间<7天,包括既往有房颤史、但每次发作时间均<7天。(2)CHADS2评分≥2分的阵发性房颤患者。(3)经医师指导后,能坚持每日监测自己的脉搏及分辩出节律是否整齐的患者(患者能排除早搏)。(4)能按时复诊去看心血管科医生的患者(长期服用华法林者每4周查INR一次)。(5)一旦发现脉搏不整齐超过24小时(患者能排除早搏),第二日要看心血管科医生,检查心电图,并配合治疗。(6)除外以下情况: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史;出血性脑卒中史或2周内新发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疾病史或血小板减少;近期内(3个月)有外伤、手术、心肺复苏、穿刺史。

1.2治疗方法

1.2.1 不用或短暂服用华法林抗凝组患者经医师指导后,可自行监测脉搏并能识别节律是否整齐(患者能排除早搏),脉搏不整齐未超过24小时,继续在家观察;一旦发现脉搏不整齐(患者能排除早搏)超过24小时,第二日需检查心电图;经心电图检查证实为房颤者,如其房颤持续时间未持续超过48小时,不用胺碘酮复律治疗和抗凝治疗,因部分病人房颤可以自行复律;如其房颤发作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用胺碘酮复律治疗和抗凝治疗,初期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合用低分子肝素3天,患者心律整齐后停用胺碘酮,继续用华法林抗凝4周;初次服用华法林者第1周每3天查INR一次,1周后每周查INR一次,维持目标INR2.0~3.0。

1.2.2 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组常规治疗参照不用或短暂服用华法林抗凝组,并且长期服用华法林。患者经医师指导后,可自行监测脉搏并能识别节律是否整齐(患者能排除早搏),脉搏不整齐未超过24小时,继续在家观察;一旦发现脉搏不整齐(患者能排除早搏)超过24小时,第二日需检查心电图;经心电图检查证实为房颤者,如其房颤发作持续时间未超过48小时,不用胺碘酮复律治疗但坚持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因部分病人房颤可以自行复律;若房颤发作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开始用胺碘酮复律治疗,并坚持抗凝治疗,复律成功后停用胺碘酮,继续长期抗凝,长期服用华法林者每4周查INR一次,维持目标INR 2.0~3.0。两组中超过7天仍未复律者退出研究。

1.3观察指标

随访1年以上,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新发有症状的脑梗塞、出血性并发症(皮下出血、血尿、脑出血、消化道出血、其他内脏出血)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数据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记作()形式,计数资料记作百分数形式,分别行t、χ2检验,用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都观测随访1年以上发现:不用或短暂服用华法林抗凝组2例患者发生有症状的脑梗塞,发生率为2.27%,2例发生有症状的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27%;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组2例患者发生有症状的脑梗塞,发生率为2.13%;3例发生有症状的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为3.19%;两组脑梗塞、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从理论上来看,对于房颤持续时间小于48小时的患者,心房血栓形成率较低,药物或电复律法相对较为安全,因此无需抗凝治疗而可直接进行药物或电复律;但是,对于房颤持续时间48小时以上又未正在应用抗凝治疗的患者,容易心房血栓形成,复律前需要口服华法林有效抗凝3周,以维持目标INR在2.0~3.0范围内,且一旦复律成功,患者仍需继续抗凝4周,以有效溶解左房血栓[3]。但临床实践证实,长期抗凝治疗出血风险较大。近年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抗凝方案备受关注。

有研究发现[4],针对房颤未持续超过48小时患者,可不用胺碘酮复律治疗和抗凝治疗;如其房颤发作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该类患者抗凝治疗,维持目标INR2.0~3.0过程中,若仍长期给予抗凝治疗,出血性风险极高,在该种情况下,仅在复律后继续用华法林抗凝4周便可收到显著效果。我国的房颤诊疗指南要求CHADS2评分≥2分的所有房颤患者要长期抗凝治疗。而很少房颤发作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或者发作时间很少超过48小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冒出血性并发症风险继续每天服抗凝药有必要吗?本研究就是尝试回答上述问题。

本文统计结果显示,不用或短暂服用华法林抗凝组、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组两组有症状的脑梗塞、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种阵发性房颤抗凝方案有效性与安全性均有保证,值得推广应用。但本研究的队列人数较少,观察时间且短,因此研究结果尚需进一步在队列中扩大,延长观察时间等,才能做出结论。

[1]涂秋英.华法林对阵发性房颤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09,12(06):33-34,37.

[2]赵威瑾.心房颤动导管消融远期成功患者血栓栓塞情况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

[3]伊西春.华法林与阿司匹林用于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37(13):409-410.

[4]俞集会.华法林与阿司匹林用于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19(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