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霞 赵金莲 张秀云 牛战平 丁爱华
晚熟哈密瓜病害大面积发生原因及对策
郭艳霞 赵金莲 张秀云 牛战平 丁爱华
2013年,哈密地区以淖毛湖区域为主的晚熟哈密瓜病害大面积发生,7月份先发生了病毒病,8月份以疫霉病为主的根部病害大面积发生,细菌性角斑病也发生严重,各类病害相继或重叠发生,造成近 8 000亩哈密瓜受灾,严重影响了瓜农的收入。
1)连作。晚熟瓜区淖毛湖种植哈密瓜的地块都是连作10年以上,有些地块甚至达到20年,只有极少地块在前两年倒茬过一次。多年连作,土壤中各种微量元素不平衡,导致哈密瓜长势处于“亚健康”状态,易早衰,易感病。并且,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病原菌,为病害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2)投入不足。近几年,晚熟瓜区推行密植栽培。宽窄行株行距为0.4 m×2.5~0.4 m,株数增加,有机肥却增加不多,连作多年,微量元素补充少或未补充,导致哈密瓜植株长势衰弱,易感病。
3)技术落实不到位。连作多年,为防根部病害,要求播种前用药剂进行土壤处理。为防细菌性角斑病、病毒病,要求播前用药剂进行种子处理。生长期间雨后用药剂喷雾预防细菌性角斑病。及时整枝,防止田间郁闭,影响通风透光。及时垫瓜、套袋。这些技术措施没有落实到位,为病害大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4)气候。2013年,与往年相比,气候凉。28~35℃的气温更有利于各类危害哈密瓜的病原菌生长与繁衍,为病害大发生提供了充分条件。
5)防治不及时。病害零星发生后,技术人员提出了防治建议,但瓜农与当地部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病害形势估计不足,拖延防治或没有防治,将点片发生拖成了大面积发生。
1)以政府为主导,提高瓜农的防病意识。重点解决农民在生产中“有病才治,无病不管”的习惯思维,向他们灌输“一切病虫以防为主”的意识,纠正农民“未发病就是没有病菌,也就没有必要防病”的错误思想。
2)对瓜农进行培训。强调轮作的重要性,解决哈密瓜多年连作问题,应基本实现3年哈密瓜与1年其他作物轮作。落实土壤处理、种子处理,重施、深施有机肥作基肥,及时补充微肥和适时垫瓜、套袋等技术要求。
3)良种良法配套。推广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优质种子以及新型优质肥料,改变目前微量元素不足的现状。
4)改变技术服务方式。技术人员根据自己的专长,专业合作社根据需要服务的内容,签订服务协议,从以前的为千家万户服务变成为专业合作社服务,农民有问题找合作社。让农民从“被服务”变成主动要求服务,理顺服务关系,使服务变得及时、有效。
5)制订晚熟哈密瓜栽培技术标准,建立质量追溯体系。要针对晚熟瓜区哈密瓜栽培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配套的技术标准,加大对这一优势农产品的投入,落实技术措施,建立追溯制度,促使哈密瓜品质更优,瓜农收入更高,消费者更欢迎。
郭艳霞,赵金莲,张秀云,牛战平,丁爱华,新疆哈密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邮编839001。
2014-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