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2014-03-03 10:01朱剑松
关键词:政治环境思想

朱剑松

(西南交通大学 校团委,四川 成都610031)

“新媒体是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以电脑和手机等为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相关服务的媒体形态”〔1〕,其表现形式为短信、微博、微信、QQ、手机报、移动电视、交互网站等。当前新媒体以其信息的无限性、便捷性、交互性、超时空性等特征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是大学生们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普遍方式。随着新媒体应用的普及化和日常化,新媒体环境成为了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外部环境,它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价值取向和道德评价的形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2〕。而在这种新的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现出了适应性不强、对接不够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工作拘泥于传统的工作理念、模式和方法,对新媒体的机理认识和了解不够,对新媒体工具运用不够,由此导致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使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受到影响。因此,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进行观念意识的创新,解决思想认识和思维方法问题,并在理念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实践,从而开创出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增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树立主动介入理念,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工作平台

“环境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之一,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3〕新媒体环境作为一种虚拟环境,源自现实社会环境同时又超越现实社会环境,是对现实社会环境的映像与延伸,与现实社会环境共同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外部环境。新媒体环境因其具有新属性、新特征、新机理,对大学生影响更为直接、广泛、深刻,因此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更为艰难。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政治思想工作必须要有新观念、新思路,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受众优势,主动研究、介入新媒体技术,运用新媒体工具,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以营造出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政治思想教育氛围,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有效到达、全面覆盖,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介入新媒体环境、运用新媒体工具、疏浚新媒体渠道、占领新媒体阵地,最为关键的是要在科学把握新媒体的机理、作用的基础上来进行,按照“虚拟与现实结合、网上与网下互动”的原则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工作平台:一是要注重运用新媒体的信息即时互动功能,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共享、沟通交流,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互通互动良性关系;二是要注重采用图片、视频、音频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三是要重点培育一批文化内涵深、教育意义大、受大学生欢迎的精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项目,打造一批有吸引力、影响力、示范性的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品牌。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利用新媒体工具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回应学生实际诉求,真正做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能解决思想问题又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树立调整适应理念,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工作内容

新媒体环境下,国际国内各类信息在网上集中呈现、反映,各种网络热点事件、热点资讯、热点话题层出不穷,这些都吸引着大学生的眼球,触动着大学生的神经。在新媒体环境下形成的学生网上的“隐性舆论场”相对于高校官方的“显性舆论场”而言,对大学生更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他们更愿意在网上的“隐性舆论场”中获取信息、参与讨论、表达观点;高校官方的“显性舆论场”表现出的是自说其话,根本不能和学生产生互动,主旋律、正面消息、理性声音似乎是单方面的存在,是官方的一种宣传,在传播效果和宣传力度上都显得极其单薄,其效应根本不能和学生网上的“隐性舆论场”相比。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有新的切入点,教育工作者必须调整观念、适应环境,不单要进行“硬件建设”、“基础建设”,更要加强新媒体工作平台内容的建设,确保新媒体工作平台所承载的信息符合大学生的所想、所需、所求。只有抓住了大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和需求点,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具有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才能真正将学生吸引到学校官方的“显性舆论场”中来,从而达到传递教育信息、引导学生思想、促进学生成长的效果。

“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是现实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版’。”〔1〕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重构和再造,重点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网络化改造,结合新媒体信息传播特性,将各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以符合网络话语范式的语言表达出来,以符合网络呈现方式的形式展现出来,以符合网络传播规律的手段传递出去,逐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网络化改造,更新出一套与新媒体环境相适应、相接轨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工作内容;二是要对网络热点问题进行针对性回应,加强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和分析,紧盯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强化网络舆论的研判和引导,澄清事实真相,驳斥错误观点,加强正面引导,切实做到正面舆论在网上有声、有理、有据,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网络热点问题,并在关注网络热点问题、参与网络热点问题讨论中受到教育和提升认识能力。

三、树立主体性培养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工作模式

新媒体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处不网”成为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写照。新媒体深刻地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心理意识和话语范式,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从定格式的“被动接受”走向了动态式的“主动搜索”。由于大学生获取、选择、使用、发布信息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得到了释放,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的主体地位空前凸显,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扮演着更为独立、更为主动的角色。近些年来,以平等化、柔性化为特征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关系正在快速形成、不断巩固,并日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着深刻影响。面对环境的新变化、对象的新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方式必须要有所改变,要抓得住人、入得了心、管得到用,必须对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深刻变革。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上,应从“教师主导”转向“教学相长”,从“知识灌输”转向“能力培养”,突出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注重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力,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从知识传授转移到培养大学生正确获取、选择、鉴别、使用信息的能力上来。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必须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并对他们开展主体能力培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内容上要以全国统编教材为基础,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组织课堂教学,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点和学生关注点的结合点,既要重视书本的作用又要突出教师的引导,切实做到课堂教学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现实针对性;在教学方法上,应改变传统“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法,注重采用专题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加强师生课堂互动,促进学生在课堂参与中掌握认识方法、提高认识能力;在教学评价上,应改变传统简单地以知识考察为主的评价方法,注重从多个方面综合考察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真正变“给课程打分”为“给学生评价”。在日常的思想教育中,要注重运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现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典型育人,通过社会实践工作、志愿服务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选树优秀学生典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深入难、覆盖难、发展难等一系列难题。

四、树立专业化建设理念,完备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工作架构

新媒体是一个集成多门知识、多门技术的综合系统,具有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图像技术、视频技术、音频技术、信息营销技术、传播推广技术等技术手段。因此,对新媒体的应用必须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需要专业人才队伍、专业工作机构作为技术支撑。然而,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队伍素质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还很薄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网络技术知识、技能,这不仅是技术问题,还因阵地建设吸引力和影响力不足,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兴趣点’减少,所以出现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应‘钝化’的情况,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被大打折扣了”〔4〕。因此,要想推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就必须树立专业化建设理念,转变思想观念,加大专业投入力度,整合优质资源,从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高度用好学生教育网络“第三课堂”,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形成有效工作机制,培育专门技术人才,整体规划、系统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建设,为切实做好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工作体系支撑。

对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专业化建设,关键在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工作框架:一是要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有工作架构中,设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门工作部门,具体承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筹和技术支持两方面职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统筹指导组织、宣传、学工、共青团、教学、保卫、后勤等各相关部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还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设备,负责制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做好各类新媒体素材的设计、制作、发布、管理、维护工作。二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新媒体专题教育培训,将新媒体基本知识与应用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培训体系,集中开展新媒体基本知识、应用能力培训,整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运用新媒体的基本意识、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同时,择优重点培养一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骨干人才,加强培养培训、平台建设、条件保障的建设,逐步培养一批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又懂新媒体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为推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三是要发挥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单单依靠学校、部门、教师力量推动已经远远不够了,必须重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鼓励、支持大学生通过成立“网络文化工作室”等来开展网络文化精品创作、传播和应用转化,用学生喜欢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吸引学生,用学生喜欢的语言说服学生,从而打造出一批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校园新媒体站点。

〔1〕汪馨兰,戴钢书.创新与发展:新媒体环境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2):78 -79,78-79.

〔2〕王学俭,刘 强. 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10.

〔3〕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4.

〔4〕张 雷.对新媒体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度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81.

猜你喜欢
政治环境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思想与“剑”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