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书,王宏博,包鹏甲,李世红,陈胜红,夏永祺,汪海成,张 功
(1.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省牦牛繁育工程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50;2.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农牧局畜牧草原工作站)
甘南亚高山草原牧草产量及其营养成分变化研究
朱新书1,王宏博1,包鹏甲1,李世红2,陈胜红2,夏永祺2,汪海成2,张 功2
(1.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省牦牛繁育工程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50;2.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农牧局畜牧草原工作站)
为了解甘肃省甘南亚高山草原牧草产量及其品质,在甘南州临潭县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地,对草原植被的群落结构、牧草产量及其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牧草产量8月份显著高于6月份,其中:莎科草+禾本科牧草干草产量分别为91.42 g/m2和50.05 g/m2,差异极显著(P<0.01),总干草产量分别为215.11 g/m2和129.91 g/m2,差异极显著(P<0.01);牧草品质6月份显著好于8月份,其中:莎科+禾本科牧草粗蛋白分别为13.00%和10.24%,差异极显著(P<0.01),粗纤维分别为291.33%和315.20%,差异显著(P<0.05);杂草类牧草粗蛋白分别为14.99%和13.05%,差异显著(P<0.05),粗纤维分别为16.58%和21.50%,差异极显著(P<0.01)。
亚高山草原;牧草产量;牧草营养成分
草原是牧区畜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在牧区经济发展和维护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草原牧草产量直接反映草原的生产力,是评价草地资源最为重要的指标,研究草原牧草产量及其营养成分变化对指导草原管理、合理利用草原和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南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相连,西与青海果洛、黄南藏族自治州接壤,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原面积272.28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0.18%,其中可利用面积249.87万hm2,占草场面积的94.2%[1]。甘南草原的基本植被类型分为:亚高山草甸、高寒草甸、灌丛草甸和沼泽化草甸等,以亚高山草甸草原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是甘南州最主要的草原类型[1]。
样本采集区位于甘南州临潭县术布乡亦子多村,距离州府所在地合作市47 km,距离临潭县城28 km。地理坐标东经103°23′10″~103°13′43″,北纬34°73′56″~34°45′24″。全村91户,474人,纯藏民,分3个自然村(社),共有草场面积1 600 hm2,草场海拔2 800~3 200 m,属甘南典型的亚高山草甸草原。主要气候特点为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高寒湿润,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均气温1.7℃,无绝对无霜期,平均日照时数1 800~2 600 h,年均降水量400~800 mm,主要集中在5—9月份[2]。表皮土壤以棕黑色草甸土或泥炭土为主,微酸性土壤。牧草生长期约120 d,一般5月份开始萌发,9月份开始枯黄,枯草期长达7~8个月,约240 d[2]。
2.1 采样点设置
根据草场不同的海拔高度和草场的不同坡向,共设置了9个样品采集点,各个采样点间距不小于50 m。每个采样点9 m2(3 m×3 m),用水泥柱和铁丝围栏围起来加以保护,以确保采样点内牧草不被牛羊采食。
2.2 样品采集时间和方法
牧草样品采集和观察测定时间分别在2013年6月23—27日和8月13—14日分2次进行,是青藏高原牧草生长季旺盛期[3-4],在每个采样点设一个采样方(1m×1 m),首先对样方内主要植被成分进行分类,对主要牧草群落的高度、盖度进行观察和测定,再齐地面刈割所有地上部分植物,除去黏附泥土、沙石和以前的植物残枝落叶等杂质后称重,带回室内当天进行牧草分类,主要将莎草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与杂类草分开,分别称其重量。
2.3 实验室分析
实验室分析采用常规营养分析方法,把每个样点采集的样品分为2大类,即:莎草科牧草+禾本科牧草为一类,杂草为一类。分别分析其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纤维(CF)、干物质(DM)、钙(Ca)、总磷(P)、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等八大营养成分。检测依据:粗蛋白(%)依据GB/T6432—1994,粗脂肪(g/kg)依据GB/T6433—2006,粗纤维(g/kg)依据GB/T6434—2006,干物质(%)依据GB/T6435—2006,钙(%)、总磷(%)、粗灰分(%)和中性洗涤纤维(%)分别依据G/T6436—2002、6437—2002、6438—2007和20806—2006。全部牧草营养成分的分析工作在农业部动物皮毛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兰州)进行。
2.4 数据的统计分析
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不同采样时间对数据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
3.1 植被基本结构
根据在试验地观察测定,甘南亚高山草甸类草原建群植物的基本结构以莎草科的蒿草、禾本科的发草为优势种或亚优势种,另外莎草科还有甘青苔草、异穗苔草,禾本科有短柄草、垂穗披碱草等[5];杂草类牧草主要包括:多裂委陵菜、二裂委陵菜、风毛菊、蒲公英、车前、乳白香青、火绒草、豆科花苜蓿及金露梅等等;毒草主要包括:狼毒、毒芹、野生黄芪、龙胆草等[5]。
3.2 牧草产量
在青藏高原,牧草生长期较短,一般4月中下旬牧草开始萌动,5月中下旬牧草开始返青,随着水、热条件增加和累积,6月份牧草进入旺盛期[3],8月份牧草产量达到最高[4],9月中下旬牧草开始枯黄。根据6月份和8月份2次草产量测定,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莎科草+禾本科草鲜草产量分别为120.18 g/m2和215.85 g/m2,差异极显著(P<0.01),其干草产量分别为 50.05 g/m2和91.42 g/m2,差异极显著(P<0.01);杂类草鲜草产量为278.97 g/m2和423.81 g/m2,差异不显著(P>0.05);总鲜草产量分别为 399.16 g/m2和 639.63/m2,差异显著(P<0.05),总干草产量分别为129.91 g/m2和215.11 g/m2,差异极显著(P<0.01)。
表1 不同时间甘南亚高山草原牧草产量g/m2
3.3 牧草营养成分分析
通过对不同时期甘南亚高山草甸草原牧草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2和表3。其中,粗蛋白含量变化情况:莎科+禾本科牧草6月份为13.00%、8月份为10.24%,差异极显著(P<0.01);杂草类6月份为14.99 g/kg、8月份为13.05%,差异显著(P<0.05)。粗纤维变化情况:莎科+禾本科牧草6月份为291.33 g/kg、8月份为315.20%,差异显著(P<0.05);杂草类6月份为165.83 g/kg、8月份为215.00 g/kg,差异极显著(P<0.01)。中性洗涤纤维变化情况:莎科+禾本科牧草6月份为57.80%、8月份为58.32%,差异不显著(P>0.05);杂草类6月份为29.48%、8月份为41.44%,差异极显著(P<0.01)。粗脂肪、钙、磷等营养成分含量在6月份与8月份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表2 不同时期甘南亚高山草甸草原莎科+禾本科牧草营养成分
表3 不同时期甘南亚高山草甸草原杂草类牧草营养成分
1)甘南亚高山草甸草原牧草产量8月份显著高于6月份。其中,莎科草+禾本科牧草鲜草产量8月份比6月份高79.60%(P<0.01);干草产量8月份比6月份高82.65%(P<0.01);杂类草鲜、干草产量8月份分别比6月份高51.91%和54.86%,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总鲜草产量8月份比6月份高60.24%(P<0.05);总干草产量8月份比 6月份高65.58%(P<0.01)。
2)甘南亚高山草甸草原牧草品质6月份明显好于8月份。其中,莎科+禾本科牧草粗蛋白含量6月份比8月份高26.95%(P<0.01);杂类草粗蛋白含量6月份比8月份高14.86%(P<0.05);莎科+禾本科牧草粗纤维含量6月份比8月份低7.57%(P<0.05);杂类草粗纤维含量6月份比8月份低22.86%(P<0.01);杂类草中性洗涤纤维含量6月份比8月份低28.86%(P<0.01)。
[1]王文浩.甘南草原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人民长江,2009,40(7): 36-37.
[2]临潭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临潭县志(1991-2006)[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3]石岳,马殷雷,马文红,等.中国草地的产草量和牧草品质: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J].科学通报,2013,58(3):226-239.
[4]朱宝文,周华坤,徐有绪,等.青海湖北岸草甸草原牧草生物量季节动态研究[J].草业科学,2008,12(25):62-66.
[5]王树茂.甘南野生饲用植物[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S54
A
2095-3887(2014)06-0041-03
10.3969/j.issn.2095-3887.2014.06.011
2014-08-17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62);现代农业(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38)
朱新书(1957-),男,副研究员,大学本科,主要从事牦牛、藏羊资源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