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继顺,杨家军,惠文巧,朱德建,苏世广,陈 胜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合肥 230031)
养殖模式对母羊繁殖性能及初生羔羊成活率的影响
汤继顺,杨家军,惠文巧,朱德建,苏世广,陈 胜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合肥 230031)
为了探讨两种养殖模式对母羊繁殖性能和初生羔羊成活率的影响,测定放牧(Ⅰ组)与舍饲(Ⅱ组)两组母羊配种前体重和产前体重、妊娠时间、难产率、流产率、平均产羔数、羔羊初生重和羔羊病死率等,并采集血液分析母羊和羔羊血常规和部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Ⅰ组妊娠母羊相比,Ⅱ组母羊妊娠期平均日增重、平均产羔数和羔羊初生重极显著或显著提高(P<0.01或P<0.05),RBC、HGB和PCV指标极显著提高(P<0.01),血液中GLOB含量显著提高(P<0.05);但WBC和UN水平下降(P<0.01或P<0.05),平均妊娠时间延长(P<0.05),难产率提高,但流产率降低。与Ⅰ组羔羊相比,Ⅱ组羔羊的RBC、HGB、PCV和MCH指标以及血液中的TP、GLOB和ALP含量提高(P<0.05或P<0.01),但UN水平和WBC降低(P<0.01),羔羊病死率下降。由此得出,受不同营养水平的影响,两种养殖模式下母羊繁殖性能差别较大,在科学合理的舍饲养殖模式下,母羊的繁殖性能得到提高,妊娠母羊对营养的需求得到满足,产羔率、初生重和羔羊成活率得到提高。
妊娠母羊;放牧;舍饲;繁殖性能;成活率
近年来,随着羊肉消费量的增加和价格的稳定上涨,安徽省肉羊养殖快速兴起,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肉羊养殖。但小规模养殖农户受资金限制和自繁自养模式的影响,各养殖户/场引进母羊数量有限。能繁母羊数量是各个羊场发展的基础,其繁殖性能的好坏决定着羊群的发展与壮大。安徽省大部分养殖户饲养的是波杂山羊,是利用波尔山羊改良地方白山羊的杂交品种,具有耐粗饲、繁殖力高等特点,但据调查,母羊常表现发情迟、不发情或者屡配不孕等繁殖力低下等问题。目前,安徽省中小规模养殖户普遍采用全放牧+适当补饲的养殖方式,受季节和牧草营养成分的影响,母羊获得营养不均衡,体况和膘情不理想。因此,放牧条件下,母羊的繁殖性能受季节影响较大。景炜等[1]指出,秋季母羊的繁殖性能较好。在波杂山羊饲养普及的情况下,关于母羊的繁殖力低下是否可以从饲养管理模式和饲喂营养水平上去考虑,需要进一步探讨与验证。
针对目前普遍的放牧养殖模式,特安排全舍饲的养殖模式加以对照,通过两种养殖模式下的繁殖母羊的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对比,分析妊娠母羊和初生羔羊的血常规和一些生化指标,以及1周龄内羔羊成活率等,讨论不同饲养水平对妊娠母羊的繁殖性能以及羔羊健康和成活率的影响,为肉羊规模化舍饲养殖,提高母羊繁殖性能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1 时间与地点
试验时间2013年5—11月。安徽省寿县某肉羊养殖场,养殖规模400只左右,其中能繁母羊200只,养殖肉羊品种为波尔山羊与安徽白山羊杂交后代。
母羊来源:选择波杂F3母羊60只,均通过自然本交配种并确认妊娠,要求膘情相当,年龄无差异,健康。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Ⅰ组和Ⅱ组,每组30只。Ⅰ组母羊全放牧饲养;Ⅱ组母羊全舍饲饲养。母羊年龄12~14月龄。
羔羊来源:试验母羊所产1周内羔羊。
1.3 养殖方式
Ⅰ组每天放牧2次,专人放牧,分别是早上6:00—7:00至9:00—10:00,下午4:00—5:00至6:00—7:00,随季节和天气变化可作调整,根据羊只饥饱程度,放牧时间自由掌控。羊只回圈补充少量食盐,自由饮水。圈舍定期打扫,消毒。
Ⅱ组每天饲喂2次,专人饲养,分别是早上6:00—8:00,下午5:00—7:00,随季节和天气变化可作适当调整。母羊圈带有运动场,保证母羊能自由运动。每只母羊每天饲喂配合精料0.3 kg+2 kg种植牧草,精料配方见表1。添加4%的繁殖母羊预混料,补充母羊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自由采食优质干草,保证母羊充足饮水。
表1 母羊精料配方与营养水平
1.4 血样采集
Statistical downscaling forecast and reconstruction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correlation of the precipitation
采集怀孕4个月左右母羊及其妊娠期结束后所产羔羊血液进行血液生化分析。具体操作方法:采血当天清晨每只试验羊空腹,从颈浅静脉无菌采集血样2份,1份枸橼酸钠抗凝,1份不抗凝,使用一次性血液采集针,末端连接5 mL真空管抗凝管采集血液2 mL,立即轻轻混匀,用来测定血液常规生理指标。未加抗凝剂的5 mL真空管采集血液4 mL,分离血清,存于4℃冰箱,用于分析几种血液生化指标。
1.5 测定指标
测定母羊配种前体重和产前体重、母羊流产数、难产数、妊娠时间和羔羊发病与死亡只数,计算母羊妊娠期平均日增重、流产率、难产率、平均产羔数和初生羔羊平均体重。
1.6 方法
1.6.1 血液生理指标的测定 血常规:抗凝血测定,包括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 血 红 蛋 白 浓 度(hemoglobin,HGB),红细胞压积(packed cell volume,P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测定仪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XE2100)。
1.6.2 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生化指标采用全自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测定,包括以下血液生化指标: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尿素氮(urea nitrogen,UN)、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科技有限公司,TP采用双缩脲法,ALB采用溴甲酚绿比色法,UN采用脲酶法,ALP采用连续监测法,球蛋白(GLOB)为总蛋白与白蛋白之差。
1.7 数据分析
应用EXCEL软件整理数据,数据均以x±SD表示,采用SAS9.0统计软件中的ANOVA过程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Duncan's法。
由表2可知,Ⅰ组和Ⅱ组繁殖母羊的配种前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妊娠期母羊平均日增重极显著提高(P<0.01),平均产羔数和羔羊初生重显著提高(P<0.05),但Ⅱ组比Ⅰ组母羊妊娠时间延长,且差异显著(P<0.05),母羊流产率和羔羊病死率也低于Ⅰ组,而难产率高于Ⅰ组。
表2 两种养殖方式对繁殖母羊妊娠期体重与产仔数的影响
由表3可知,从RBC,HGB和PCV指标可以看出,Ⅱ组母羊高于Ⅰ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WBC指标却低于Ⅰ组,差异也极显著(P<0.01);Ⅱ组母羊的MCH指标高于Ⅰ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表3 两种养殖方式对繁殖母羊血常规的影响
由表4可知,Ⅱ组羔羊的RBC、HGB、PCV和MCH指标均高于Ⅰ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但WBC指标低于Ⅰ组,差异极显著(P<0.01)。
由表5可知,从两组妊娠母羊来看,血清中TP、ALB和AKP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Ⅱ组母羊血清中GLOB含量比Ⅰ组母羊高,差异显著(P<0.05),UN水平低于Ⅰ组,差异显著(P<0.05)。
由表6可知,Ⅱ组羔羊血清中的TP、GLOB和AKP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但UN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
表4 两种养殖方式对羔羊血常规的影响
表5 两种养殖方式对繁殖母羊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表6 两种养殖方式对羔羊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1 不同养殖方式对妊娠母羊和羔羊血常规的影响
血常规是常用来分析妊娠母羊营养状况的重要参考。HGB和MCH是分析贫血的指标,RBC总数和PCV的变化可以辅助诊断羊是否脱水或贫血,WBC可用来判断妊娠母羊和羔羊的健康状况和机体免疫情况[2]。妊娠母羊出现贫血,营养不良是重要原因之一,最终会对母羊的繁殖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母羊贫血与否决定妊娠能否正常继续进行,胎儿能否正常发育,羔羊出生后成活率和体质状况等。因此,妊娠早期通过对母羊血常规的测定,是分析贫血不可缺少的依据,也可了解母羊机体的营养状况,进而推测母羊的繁殖性能是否正常。
通过血常规分析,舍饲的妊娠母羊和1周龄内羔羊血液中的RBC、HGB、PCV和MCH水平要高于放牧舍饲。从饲料营养方面考虑,舍饲养殖要比放牧养殖更科学,提供的精料配方和精粗料配比能满足妊娠母羊自身生长和体内胎儿发育的营养需要。但WBC低于放牧组,说明圈养的母羊受场地限制,运动量没有放牧母羊大,所受的体内外寄生虫感染以及意外伤害的几率较放牧组低。但王党伟等[3]在研究舍饲和放牧对湖北乌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时发现,舍饲组血液中WBC、HGB、PCV和MCH与放牧组间无显著差异,而RBC极显著高于放牧组。这可能与试验管理方法和血常规测定方法不一致有关。
3.2 不同养殖方式对妊娠母羊和羔羊的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生化指标有利于了解妊娠母羊和初生羔羊的营养状况。TP、ALB和UN是反映机体蛋白质代谢情况的指标,能反映肉羊蛋白质摄食量的多少[4]。ALB还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恒定、运输功能等主要生理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GLOB是机体体液免疫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多少反映了肉羊机体抗病力的强弱[5]。UN水平是血液中非蛋白氮含量高低的体现,决定着肉羊体内组织蛋白的分解与沉积。ALP是体内重要的促生长酶,主要来自肝脏和骨骼组织[6],能直接调控钙、磷代谢水平,是体内钙、磷盈亏状况的敏感生化判断指标[7]。
从本次试验分析中得知,舍饲组母羊血清中的TP、ALB和ALP水平与放牧羊无显著差异,但GLOB比放牧母羊高,血清UN水平比放牧母羊低。舍饲母羊所产羔羊的TP、GLOB和ALP比放牧母羊所产羔羊显著增高,但血清UN水平比放牧母羊所产羔羊低。造成放牧组羔羊血清UN升高的原因是初生羔羊生长快速,从母羊处获取营养有限;虽然放牧组妊娠母羊属于成年羊,能从外界获取营养,但不能完全满足自身和初生羔羊营养的需要,从而迫使母羊和羔羊体内蛋白质代谢进行较大的调整,动员组织蛋白分解较多较快,导致血液中的非蛋白氮升高。而舍饲组由于饲喂营养搭配较为合理,能满足自身和胎儿的营养需要,防止机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的过度消耗,降低了组织蛋白的分解。GLOB含量较高说明舍饲组的机体免疫状况好于放牧组,这也是舍饲组羔羊初生较重和出生后死亡率低的原因之一。
3.3 养殖方式不同对妊娠母羊繁殖性能和体内胎儿发育的影响
肉羊养殖方式主要有放牧和舍饲圈养两种,是目前中小规模养殖场采用的主要饲养模式,差别就在于营养供给是否全面科学合理,进而影响母羊的繁殖性能。在母羊妊娠阶段,除用于自身的维持需要和生长之外,大量的能量还要用于满足胎儿的生长,此阶段的营养水平非常重要[8]。一旦饲料营养不足,母羊体况差,胎儿无足够营养,往往会造成流产。因此,配种前期母羊的膘情对发情、配种、受胎、胚胎发育是否正常进行以及羔羊初生重和羔羊成活率等起决定性作用[9]。刘占发等[10]指出,母羊妊娠后2个月,80%~90%的胎儿重量在此期形成,营养供应非常重要。叶勇等[11]指出,蛋白质水平在9.91 %,日粮能量水平在10.15 MJ/kg时,最适合中卫山羊妊娠母羊的生长。刘光华等[12]在研究青山羊繁殖性能中指出,采用包括放牧和不同舍饲方式的饲养后会对妊娠母羊的产羔率有显著影响。
本次针对不同养殖模式的妊娠母羊饲养对比,发现舍饲母羊在整个妊娠期平均日增重、产仔数和平均窝重要高于放牧组,流产率降低,初生羔羊成活率也相对提高。通过对两组妊娠母羊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结合养殖观察,合理科学圈舍饲喂能让母羊获得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虽然养殖成本增加,可母羊发情早、排卵多,且发情较整齐、产羔集中,受胎率和多胎率提高,能提高产羔数、羔羊初生重和成活率,这与孙旺斌等[13]结论不一致。但舍饲的缺点是圈养母羊怀孕期间运动量减少,胎儿生长发育较好较大,母羊妊娠期相比放牧母羊有所延长,难产率提高,需要进一步改进舍饲的饲喂技术,根据母羊妊娠月龄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喂量。
山羊喜放牧,全舍饲是对传统养殖方式的一种挑战和尝试,但通过试验对比发现,科学合理的全舍饲养殖比全放牧要好,妊娠母羊膘情良好,提高了母羊的繁殖性能,具有较强抗病力(寄生虫病感染率降低),能提高产羔数和初生羔羊的平均体重,成活率也大幅提高。
[1]景炜,蒲雪松,卞欣欣,等.日粮不同能量和蛋白水平对多浪羊繁殖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草食动物,2010,30(5):21-24.
[2]刘幸君.不同羊品种血液细胞计数、生化指标和脂肪酸含量的比较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2.
[3]王党伟,刘桂琼,黄勇富,等.舍饲和放牧对湖北乌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C]//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2012:386-388.
[4]王晶,王加启,国卫杰,等.全混合日粮裹包贮存效果及对奶牛生产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14(3):69-74.
[5]田兴贵,朱红刚,主性,等.贵州黑山羊母羊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分析[J].家畜生态学报,2010,31(11):59-60.
[6]杨丰利,李小杉,高玉梅,等.南宁郊区奶牛、水牛和土种黄牛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值的比较分析[J].中国兽医杂志,2009,45(3):36-38.
[7]王玉琴,王清义,王占彬,等.河南奶山羊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分析[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461-465.
[8]冷静,王刚,朱仁俊,等.不同补饲水平对妊娠努比亚羊母羊体重体尺变化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1(1):126-127.
[9]康晓龙,张英杰,刘月琴,等.不同能量水平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07,43(21):37-39.
[10]刘占发,穆巍,刘立刚,等.妊娠后期营养水平对中卫山羊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10,37(1):198-200.
[11]叶勇,刘立刚,张振伟,等.不同能量蛋白水平日粮对中卫山羊妊娠母羊生产性能的影响[J].饲料博览,2011(1):25-27.
[12]刘广华,田蕊,王新奎,等.不同饲养方式对妊娠期济宁青山羊繁殖性能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0):2931-2933.
[13]孙旺斌,毕台飞,李凤娇.不同营养水平对陕北白绒山羊成年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5):418-420.
S826.4
A
2095-3887(2014)06-0019-04
10.3969/j.issn.2095-3887.2014.06.005
2014-08-20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项目(13A0412)
汤继顺(1979-),男,助理研究员。
陈胜(1974-),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草食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