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感知幸福

2014-03-01 05:30胡月星
人民公仆 2014年9期
关键词:锦囊富翁智者

■ 胡月星

善于感知幸福

■ 胡月星

胡月星,现任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领导科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国家首批领导科学专业方向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领导干部考试中心合作专家,中国博士后项目基金评审专家。在国家行政学院以及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大型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班上主讲《领导胜任力》、《领导干部心理调适》、《领导人才选拔方法技术》以及《领导心理潜能开发》等课程。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怎样才能快乐与幸福?如何实现幸福人生,首先要能够感知幸福,才有可能实现幸福。

幸福是什么?

什么是快乐与幸福?有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很幸福,有的人被别人认为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先哲就在探求幸福的本质和实现途径。历史上很多大哲学家对快乐和幸福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精辟的论断。古希腊的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乃是幸福生活的目的。”斯宾诺莎认为,一个人的幸福,在于他能够保持他自己的存在。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就是幸福。他说:“行为所能达到的全部善的顶点又是什么呢?几乎大多数人都会同意这是幸福,不论是一般大众,还是个别出人头地的人物都说:善的生活,好的行为就是幸福。”

在此,没有罗列幸福概念的意思,如果要搞“幸福定义集”,则不是一本书所能完成的。但是,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问,什么是幸福?也许这是一个无法直接做出具体回答的问题。德国哲学家康德也承认,人们难以提出一个确切的“幸福”概念,“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致虽然人人都在想得到它,但是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 具有不同人生观与幸福观的人,对于什么是幸福的具体回答,是截然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具体的人,其所处环境不同,主体素质不同,人生经历不同,所遇到的人生矛盾不同,对于幸福的感受也会不同;有人说劳动最幸福,有人说健康最幸福,有人说平安最幸福,有人说悠闲最幸福,有人说有钱最幸福。对于一个富足商人来说,我现在很穷,除了有俩钱,什么都没有了。对于一个没有金钱的人来说,拥有财富就是幸福。对于一个想有名有利的人来说,拥有名利和地位就是幸福。对于一个相貌丑陋而又渴望美丽的人来说,拥有美色就是幸福。对于一个乞丐来说,能吃到一碗红烧肉,就是他的幸福。对于一个一辈子没有下过饭馆的人来说,每天都能吃到山珍海味,那就是幸福。对于一个长年累月忍受疾病折磨的人来说,能恢复

健康,拥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就是幸福。对于一个为理想奋斗的科学家、发明家来说,实现理想、为人类做出贡献,就是幸福。对于一个遭受战争苦难的人来说,能和平地生活就是幸福。当寒流袭来的时候,温暖可以带来幸福;当饥饿濒临的时候,能填饱肚子的粮食就可以带来幸福;当干渴威胁的时候,雨露就可以带来幸福。凡此种种对幸福的理解,不一而足。但在千万种对幸福的不同理解之中,有一点共同之处,那就是幸福是人追求得到实现时内心产生的满足感,它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许多人一生不富有,却有丰富的心路历程,拥有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深感幸福。有的人受到亲朋的关心爱护,拥有温馨的情怀,他们也觉得幸福。幸福不是一种实体,而只是人心对周围事物的反应,是人的感觉。在阳光下小坐憩息,和友人相对倾谈,到傍晚在小路上散步,或者只是站到窗边看远山的草木……只要是心情适意安宁,便是一种幸福。可见,对于幸福和快乐的理解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你有你的幸福,我有我的快乐

国学大师南怀瑾在他的《老子他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末明初时期,有一个商人,生意做的很大,但每天忙忙碌碌,很是烦恼痛苦。在他家的高墙外面,住了一户很穷的人家,夫妻俩做豆腐为生,每天凌晨一早起来磨豆子、煮豆浆、做豆腐,可是两个人天天有说有笑,快快活活。这位富商的太太说:“老爷!看来我们太没意思!还不如隔壁卖豆腐这俩口子,他们尽管穷,却活的很快乐。”这位富商听了太太这样讲,便说:“那有什么难,我明天就叫他们笑不出来。”于是他就开了抽屉拿了一锭十两重的金元宝,从墙上丢了过去。那夫妻俩正在做豆腐,又唱歌,又说笑,听到门前“扑通”一声,掌灯来看,发现地上平白地放了一个金元宝,认为是天赐横财,悄悄地捡了回来,既不敢欢笑,更不想歌唱了,心情为之大变。心里想,天上掉下黄金,这怎么办!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不能泄露出去给人家知道,可是又没有好地方储藏,放在枕头底下不好睡觉,放在米缸里也不放心,直到天亮豆腐也没有磨好,金元宝也没有藏好。第二天,夫妻俩私下商议,这下发财了,不想再卖豆腐了,打算到哪里买一幢房子,可是一下子发的财,又容易被人家误以为是偷来的,如此商量了三天三夜,这也不好,那也不对,还是得不到最好的办法,夜里睡觉也不安稳,当然再也听不到他俩口子的欢笑声和歌唱了!到了第三天,这位富商告诉他的太太说:“你看,他们不说笑、不唱歌了吧!办法就是这么简单。”快乐就这样被轻易地击碎了!一个很小的故事,却值得深思。也许故事的原意并非是想告诉大家,金钱是人们痛苦的根源,有了钱就一定不快乐。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有了钱并不一定就快乐。姑且不去讨论他的观点是对是错,但这个故事,足以引发我们对什么是快乐与幸福的思考。

领导要善于感悟幸福

对于幸福的正确看待,对于领导干部自身,对于社会都有很大影响力。应该说,领导者是最容易获得幸福,又很容易失去幸福的一个特殊人群。 “只有饱受寒冷的人,才深感太阳的温暖;只有失去自由的人,才懂得自由的可贵。希望身居领导岗位的人,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地位,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千万不能有私心、贪心,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要知道,粗茶淡饭不是亏,平平安安才是福啊!”这是马其伟(湖南省原交通厅副厅长,兼任省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因犯受贿罪被湖南省高级法院终审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幸福所发出的肺腑之言。他的这种观点也许能代表大多数入狱官员的心声。在心理咨询中,当心理治疗师问病人,是否明白自己观念的不理智时,病人都会承认自己意识到观念的不对,可是下一次同样的问题照旧出现。而实际上的原因是病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观念的不对,如果真的意识到不对,下一次问题就不会再出现。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贪官就如同具有心理问题的病人一样,认为自己理解了幸福的含义,其实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什么是幸福,不然便不会最后落个悲惨下场。对那些监狱的贪官进行深度访谈,询问他们对于幸福的理解,也许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并且能得到富有说服力的材料。曾经有这样一个笑话,对领导干部进行培训,最好的办法是在领导干部上任之前,把他们在监狱里面关上一

段时间,他们便明白幸福的含义,不敢以身试法。这只是一个笑话,但从笑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有了牢狱之灾的经验,一定能真正理解到幸福的意义。只是,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到那个时候才真正明白未免为时太晚。

1、感悟幸福要惜福

正确理解幸福是领导干部追求幸福快乐的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对幸福有了深刻的感悟,就会知道幸福就在身边,幸福只钟情于那些能够感受幸福的人,只要稍加留心,便随时可以在生活中开采到。总是认为自己和某某一样就会很幸福,那么这种人就会很难获得幸福。这个时代,人们的感觉被形形色色的事物填充,感知变得麻痹,不善于去感知幸福。其实,感知幸福也是一种能力,心理健康者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心中有爱者才能感知生活的幸福。人的幸福主要不在外物,也不能由别人给予,幸福的源泉原本就在内心深处,幸福的拥有在于通过对人生的审视,开拓对生命的悟性,提高对幸福的判断力。毋容讳言,人的幸福与其所实际得到的社会荣誉、物质财富的多寡具有正相关关系。但幸福并不等同于这些,幸福不是金钱,幸福不是权力,幸福不是物欲的满足,同时又与这些并不对立。与其说幸福是孜孜以求,费心尽力得到的报偿,不如说幸福是一种智慧,一种超脱,一种闪耀星光的理性,一种饱经世事沧桑的充实和自信,一种从烦恼、伤感、庸俗中萌发的长青树,更是一种心灵的感悟。有家是幸福,身体健康是幸福,家人平安是幸福,夫妻同居是幸福,家庭和睦温馨更是幸福……当领导干部能播种一颗平常心,用幸福眼看世界,那么他就将会拥有幸福。

领导干部要学会感知自己所拥有的幸福,要知道幸福其实都蕴藏在身边平凡的事物中,而不是把幸福寄托在金钱财富和新奇时髦的事物之上。年迈父母的健在,爱人笑容的温馨,灯下读书的宁静,雨中散步的浪漫,郊外踏青的欢乐,种花养鱼的情趣等等,幸福都是在不经意间悄悄地流淌在周围。在这个世界上,幸福有时并不是什么稀有“金属”,而是那些很普通的“矿石”里所蕴藏的“元素”。关键是要善于提炼快乐,感知幸福。让快乐和幸福在自己心中存放的时间长一些,滋润的面积大一些,发现自己已有的幸福和快乐。珍惜家庭的幸福、工作的快乐、朋友的友谊,幸福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它不分高低贵贱地等候着每一个人。罗曼·罗兰说得好,一个人幸福与否,决不依据获得了或是丧失了什么,而只能在于自身感觉怎样。领导干部应该掌握幸福的韵律,就像让耳朵学会倾听音乐一样,让自己时时刻刻去感知幸福。感知幸福从珍惜每一天做起,珍惜每一个工作日,珍惜每一个休息日,珍惜每一刻与家人相聚的时刻,珍惜每一个与同事朋友交往的机会。

2、追求奉献就知福

人总是在追求幸福的。追求幸福,就是追求希望、追求未来。人类的一部发展史就是这样一部对幸福的追求史,就是一部通过对幸福追求而不断探究人的存在意义、存在方式、存在内容的反思史。有一种观点认为,个人存在若以幸福为目的,则将沦为自私自利之徒,幸福作为人类整体的价值追求目标是应当的,但是对于个人而言,若以幸福为人生目的,则是一种道德上的卑劣,个人不能以幸福为人生追求目的,只能以牺牲、奉献,以人类进步解放为目的。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它将个人追求幸福简单地等同于追求狭隘的个人物质享受,简单地等同于利己主义,而没有将幸福作为一个具有总体性意义的范畴来把握,忽视了个人追求幸福的神圣权力。当然,奉献,并不仅仅是一种付出,在付出时,主体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回报。只不过这种回报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领导干部在奉献时,并非是没有回报,而只是很多回报并非是物质上的,但谁能说,心理上的回报就不如物质的回报重要?这也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为什么国外有那么多的人乐于从事“义工”的工作,固然与其社会制度、风气、传统有关,但更深层的心理因素,应该和这种心理回报有关。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们的每一次帮助他人都会提高自己的自尊水平及对自我的评价。人们也许都会有这样的情感体验,每一次帮助别人,小到在公车上给老人让座,给路边的乞丐一元钱,大到长时间的义务付出,几十年如一日的帮助他人,心里都会有一种平时没有的快乐和满足之感,在帮助的那一瞬,在帮助之后

的回味,都让人心情愉悦。

3、社会重要感就得福

人是社会的人,往往因为他人的需要而存在,当别人不需要时,会感到孤独、寂寞,幸福感也就无从谈起。当人们为了他人、家庭、社会、国家的需要而追求和奋斗时,人生的意义就更有价值。在这个意义上,幸福具有了丰富的内涵。或许可以这样说,客观上为了他人的需要而自觉地做出努力,是幸福的高层境界。这种境界要比单纯的为了自己挣钱和享乐开阔一些,高尚一些。一个卖菜的小贩如果认识到,他在赚钱的同时也解决了别人对蔬菜的需要,他就会觉得他的存在更有价值和意义,更有赚钱的热情,因为,在这时,促使他努力赚钱的动机不光是原先的养家糊口、享受生活,还多了一个帮助他人的快乐。同样,领导干部,也是如此,幸福的更高境界,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爱祖国、爱人民,竭尽所能,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奉献中得到欢乐,在奋斗中体会幸福。这种奉献幸福观的领导干部不是不讲个人利益,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要把爱自己和爱他人统一起来。面临选择时会权衡,选择最适合社会与自己的幸福生活。

最后,我们同样以一个小故事作为本篇的结尾。从前有一位富翁非常有钱,却觉得自己从没有体验过真正的快乐。他常常想:“如果能用所有的钱买到一次全然的快乐,我死也无憾了。”于是,他变卖了家产,换成一小袋钻石,放在一个锦囊中。他想:“如果有人能让我体验全然的快乐,即使是—刹那,我也要把钻石送给他。”于是便开始旅行,到处询问,哪里可以买到快乐。得到的答案都不让他满意。这使他非常疑惑,“难道这个世界没有快乐吗?”有一天,富翁听说有一位智者,无所不知。他就跑去找那位智者,“人们都说你是无所不知的,请问在哪里可以买到快乐?”“你为什么要买快乐?”智者问道。富翁说:“我很有钱,可是这一生从未感到纯粹的快乐,如果有人能让我体验一次,即使只是一刹那,我愿把全部的财产送给他。”智者说:“你准备了多少钱,可以让我看看吗?”富翁把怀里装满钻石的锦囊拿给智者,没有想到智者,一把抓住锦囊,就跑掉了。富翁大吃一惊,大叫:“抢劫了!救命啊!”他死命地追赶智者,跑得满头大汗、全身发热,也没有发现智者的踪影,他绝望地跪倒在山崖边的大树下痛哭。没有想到费尽千辛万苦,花了几年时间,不但没有买到快乐,钱财又被抢走了。富翁哭的声嘶力竭,当他最后站起来的时候,突然发现被抢走的锦囊就挂在大树枝上。他取下锦囊,发现钻石都在,不禁喜出望外,万分高兴。正当他陶醉在全然的快乐中的时候,躲在大树后面的智者走了出来,问他:“你刚刚说,如果有人能让你体验一次纯粹的快乐,即使只是一刹那,你愿意送给他所有的财产,是真的吗?” 富翁说:“是真的!” “刚刚你从树下拿回锦囊时,是不是非常快乐?”智者又问。“是的,我刚刚十分快乐。” 智者说:“好了,现在你可以给我所有的财产了。” 智者一边说一边从富翁手中取过锦囊,扬长而去。

猜你喜欢
锦囊富翁智者
初入职场,不妨怀揣这10个锦囊
银狐家的100个锦囊
读后续写词汇锦囊之“行”
智者说
超级富翁帮你追星
智者说
富翁
“悦读”小锦囊
智者善比
酷图爆语(3)